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关于C语言中if选择语句的课程设计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1-04-23 09:16:2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算法与程序也开始向更高层次的信息技术迈进了,当我们享受着信息技术给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当学习C语言的程序设计并试图用它解决问题的时候,是否感叹过计算机程序的无穷魅力?是否想过为什么通过编程会使计算机完成任务呢?C语言这门课程将帮助我们揭开这神秘的面纱,为了兼顾同学们的学起和爱好,保持对程序设计的兴趣,同时提高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if选择的程序设计也是学好算法的必要条件,如何设计好更高层次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能轻松的接受,以此为主线进行课程设计和研究。

关键词:C语言;设计分析;目标;激发兴趣

本文引用格式:孙伟平.关于C语言中if选择语句的课程设计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99):153-154.

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通过对课堂中学生编程思路的观察、与学生的交流、实践总结的填写、及完成项目的情况,发现大部分学生上课对if选择语句的理解和简单的应用没有太大的问题,可真正自己动手操作解决实际问题时却脑子却一片空白,无从下手,出现了听得懂、编不出的现象[1]。基于这种情况,作为教师,通过选择语句的应用进行精心的设计和研究,让学生更主动的融入到课堂的学习中来,大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程序设计中来作为更好的开端。

一if选择语句的课程地位及教学目标分析

本节课采用的教材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C语言编程基础》(第2版),第五章第2节的内容,if选择语句的应用是C语言结构设计的第二种编程形式,它是建立在顺序结构的基础之上,并为以后循环结构的学习作以铺垫。所以说,为了能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对程序设计游刃有余的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if选择语句这个良好的开端是迈出程序编辑的第一步。

首先教学目标的确立是教学设计中的重中之重,根据教学内容的详细解析我确立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要求熟练的掌握关系运算符和逻辑运算符的应用,为选择语句中条件的设置和判断打下良好的基础,尤其是逻辑与、逻辑或运算符的应用。掌握if选择语句的第一种格式和功能,由于选择语句的if-else是建立在第一种的基础之上的。同时能够熟练的掌握它的具体执行过程,及其所出现的几种特殊情况。在解决实际的问题中需注意思路分析和确定解题方法[2-3]。

2.能力目标中首先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C语言程序的编辑和数学的思路是密不可分的,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同时,更应注重基础知识学习,这样才能够更深入的研究解决实际问题。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但要想办法让学生参与进来,感受到其中的乐趣,更要培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3.想要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从而掌握if选择语句的格式和执行方法,并将其进行合理运用。

\

 
二 根据学情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中等职业学校所面临的教学对象是高中生,相对于初中数学基础弱一些,理性逻辑思维并没有真正的建立起来。而C语言又是学生接触的第一门计算机语言,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的,所以这是一个需要慢慢适应的过程,学生需要逐步的理解和吸收,针对学生的这一基本特征,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学生能达到课程设计的教学目标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选择运用课题导入法、任务驱动法、小组讨论法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4]。

学生本身存在的实际问题和教学方法之间存在着相互的关系。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选择不但要受到他们所具有的基础知识水平条件和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的制约。不同年级或不同班级的学生对不同的教学方法的适应性都可能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就要求我们能够科学而准确地分析研究学生的特点,并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掌握学习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不断的促进学生的身心向更高的水平和更高的阶段去发展。学生对于一些选择语句的使用、语法的规则,掌握不够透彻,随着学习的深入,经常是新知识掌握了却把旧知识遗忘了。比如,少数学生对于使用频率高的变量仍不能正确的定义与使用;学生完成了难度较大的贪食蛇,再做通讯录时,却不能正确运用标准的输入输出函数。其次,C语言主要强调的是模块化的思想,而学生习惯于顺序结构编程的思维方式。而个别学生比较依赖老师,老师讲多少就会学习多少,这样就会使学生的编程思想嵌入固定的模式中,因而学生就减少了思考的机会。再次,学生在学习C语言程序时,开始是积极的,但随着内容的深入,有的内容需要记忆和思考,难度增大了,兴趣就逐渐减退了,调动不起积极性,觉得学习C语言很难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不断的在改进自己教学的方式方法,吸取小组内其他成员的教学方法,并总结如下:

(一)思路式教学方法: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程序设计的讲解,引导学生应用已学知识并结合本程序的新知识,分析程序,设计算法。在分析程序,设计算法的过程中,适当地、有重点地让学生尝试一些困难,试着用语言描述去描述解决思路的,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在自己探索解决编程的过程中,全面且有效地掌握知识;

(二)精讲多练,加强实践能力

在学生理解程序思想、确定思路和算法后,有针对性地对程序中涉及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对于那些学生自己能完成的部分,少讲、只做提示,甚至是不讲;每次课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进行实践操作,同时加强巡查和辅导,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问题所在。对于出错率较高的,适当的进行集中讲解。

(三)提问式的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入手,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根据程序设计演示结果,来提出问题,启发性引导学生去分析问题并提出问题,提问以达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思想觉悟为目的。在新旧知识的衔接点上提出新问题,以旧知识来引出新知识,引导学生地思考,回忆旧知识,并在旧知识基础上渐渐的理解新知识。实践课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不但要勤于动脑,而且要亲自实践,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奥妙。在开始设计一个选择程序时,同学们普遍认为比较难,此时对于学生在编程过程中好的算法和想法,一定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并鼓励学生,毕竟有难度才有挑战,把完成任务的当作学习,也当作对自己能力的培养。完成一道简单的编程题,同学们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原来这个程序是如此简单。虽然开始是有难度的,但是只要跟上老师的步伐,多思考,多看书,对自己的程序反复调试,问题都会轻松解决。

三 if选择语句的教学设计思路和教法

首先通过寓言故事《渔夫的选择》来开始本次的教学,有一个富翁在出海观光时不幸遇难了,被渔夫救起,富翁为了报答渔夫想给他一大笔钱,于是给了他两个方案:①现在资产的5%赠予渔夫。②十年之后,给他资产的20%。(渔夫被这两个选择弄的神情恍惚,焦头烂额,在次日出海是被海浪吞噬了,最后丧失了所有的选择权。)在讲解的过程当中通过与学生互动,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对计算机是如何作出选择的好奇心进入到今天的新课当中。接下来采用的主要是任务驱动法,让各小组通过领取任务卡,自主学习if选择语句的三种应用格式,达到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教学,各组同学面对不同的任务,自设主题,将学生分为3个小组,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探究的方法,尝试用旧知识的学习经验来回应新问题。分组通过幻灯片讲解,把课堂真正的交给学生,让他们感受到主体的地位。

再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各组抽取任务卡——分组独立完成——通过展台展示给大家——评比各组同学的任务完成情况,练习中出现的小状况,大家共同帮助分析解决,群策群力,同时体现出情感目标当中的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分析解决问题的好习惯,达到团结协作,互助意识。最后属于课堂的升华部分,通过前几个环节以自主学习,小组探究的教学为主,小组讨论、小组协作、互帮互助,让学生掌握if选择语句的应用,并认识到它的重要性[5]。本环节要体现学生的团结协作,通过对新知识的学习,让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问题解决当中,三个小组合作完成。

四 结语

《C语言程序设计》的程序编辑,作为计算机程序设计中的基础课程,它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设计能力、思维能力,还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将对学生日后深入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有很大的帮助。通过本节课程的精心设计,让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让所有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引导学生边学边练,让课堂活跃起来并将三组同学的编程情况通过展台的形式展现给大家,对学生而言是一种课堂成果的检验,同时也体现其自身的价值。

\

 
参考文献

[1]王小荣,刘双喜.C语言中if语句的教学探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5(24):6700-6722.
[2]汪红兵,姚琳,武航星,等.C语言程序设计if语句人教学探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4(09):50-55.
[3]宋灵香.C语言中程序设计if语句的教学探究[J].软件导刊,2013,12(03):178-180.
[4]原立涛,李凤玲,邸抗.C语言中if-else语句的嵌套分析[J].软件工程师,2012(11):46-47.
[5]胡晓辉,吴嘉昕,陈永,等.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育现代化,2019,6(10):38-40+5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61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