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构建“审计案例库+情景互动式”审计学习方法论文

发布时间:2021-04-23 08:51:4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审计学是一门集理论性、综合性、专业性于一身的学科,已成为各高校经管类专业的必修课。它涵盖知识面较广,需要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多个学科的知识铺垫;同时它的实践性很强,如若单靠教师的课堂讲授和书面上的理论文字根本无法满足审计学习的需要,因此,必须加强实践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提高实际应对能力。

教与学是课堂开展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现有文献大多集中在教师如何教学上,少有文献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以学生视角探讨审计课堂的开展。因此,探讨审计学习方式的研究意义重大。转变课堂的主体,真正使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使其积极参与其中,成为学习的主角。

关键词:审计学;实践性;审计课堂

本文引用格式:董忱忱等.构建“审计案例库+情景互动式”审计学习方法[J].教育现代化,2019,6(89):169-170.

一 审计案例学习法

案例学习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要求老师和学生关注经济动态、积累实务案例,并串联审计理论,使得学生更好地把握知识的系统和脉络。这一过程的开展需要经历如下几个阶段:

前期,准备与学生认知水平较吻合的案例,设置启发性的问题;课堂中,以有趣的方式呈现,引导学生思考与交流,适当地指导学生使用正确的思维方法解决问题,让学生更易理解和接受其中涵盖的审计理论;最后,对案例效果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与评价,切实的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因此,这一过程的关键是案例的筛选与学生的配合上。

(一)教师筛选案例

在实际的案例教学中,选取趣味性强、有针对性、综合且典型的案例尤为重要。生动具体、趣味性强案例能够增强学生的兴趣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用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案例,能够加深学生对相应审计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激发学习热情,提高认知水平和感悟能力。

要想全方位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判断能力、综合素质水平,就不能够拘泥于课本的知识点,而要全面的广泛涉猎到法律、政策、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知识。找寻以及筛选案例成为案例学习法能否成功开展的先觉条件。

案例即具体事例,指现实发生的第一手资料,必须是真实、有背景、有情节,情节跌宕起伏者为最优选,能够激发心理上的悬念,激发认知冲突。笔者认为,案例的搜集及整理工作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

 
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即将要讲授的知识,提前一定时间让学生预习,通过预习学生对即将要学习的专业知识有一个概念上的认识,带着知识铺垫与疑问搜集案例。比如,在讲授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相关内容时,可以提前一到两周让学生预习,让学生先自行对内部控制、交易环节、收入舞弊风险等关键概念有一个认识,带着这样的“关键词”去搜索案例。这一步骤可以以小组形式开展。

接下来,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网络检索等方式找寻与“关键词”相关的实务案例,组内先进行讨论,从众多案例中筛选出与“关键词”最匹配的案例,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使组内成员对实务案例有更加清楚的认知,也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掌握课外知识。

然后,组与组之间互相讨论筛选,这一过程可在课堂中进行,教师在一环节需要引导学生讨论的方向。以销售与收款循环为例,学生通过查阅文献、网络检索等方式可以搜集到许多上市公司财务收入造假的实务案例,但是这些案例往往仅介绍案例发生的背景及结果,少有对公司及会计师事务所的分析。因此分析工作需要老师指导学生完成,公司的治理结构、内部控制、职责分离等关键点在师生共同探讨下完成。

最后,总结凝练实务案例中的审计理论,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不断锻炼和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既有案情又有场景和人物活动的案例,会使学生身临其境,切实的感受并真实经历此次审计事件。审计学课本给予的抽象的理论与复杂的过程,通过审计案例便能够轻松理解与记忆,对重难点问题的解决贡献巨大。案例不仅能够调动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够为后续工作中实际碰到类似事件总结和积累经验。

(二)教师引导、学生互动

一次教学的成功,离不开教师的辛勤付出。但不可忘却的是学生也需全身心的投入学习,积极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在案例教学过程中,需要积极主动地和教师沟通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虚心采纳他人给予的意见和建议。课前预习课程,课后复习总结。注重综合训练和实践运用。分析审计案例能够学会先找到问题的突破口,继而从不同角度变换分析问题,过程中,形成整体意识,时刻学会从整体出发,关注审计全过程。与同学组成合作小组,共同合作解决审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享和讨论自己的看法,培养团结互助、互利共赢的合作意识,全面提高案例的共享性。

通过网络检索的案例往往停留在表面,大多故事性的叙事财务舞弊案例的发生,较少有专业的分析。因此,从案例中怎么样提取关键词,凝练总结与教材相结合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这一环节需要教师的主动引导,指导学生透过实务案例的现象看本质,结合审计专业知识分析遇到的问题。

二情景互动式学习法

情景互动式学习法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模式的创新性学习法。它不局限于掌握审计课本理论,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情景互动是对以往“灌输式”学习法的彻底颠覆,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全身心地投人课堂,参与课堂活动,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地课堂教学,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人,切实感受成为学习主人的乐趣和与老师同学共同探求知识的幸福感。情景互动式学习法是审计学史上的创新,但我们仍需明确采用此方法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完成学习教学目标,而是为了在教师的同步指引下,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同时能够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锻炼社会沟通能力与表达能力。

(一)情景案例的特点

创设的情景及案例应该是日常生活中实际真实发生的事件,使课堂更加贴近生活,给学生模拟实际的工作情况,提出实际工作中的问题,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景案例应立足于知识本身,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让学生“声临其境”的感受情景案例发生的全过程,激发好奇心与新鲜感,调动学习与探索知识的主动性,由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的全面升华。学习是需要循序渐进的,因此,创设的情景难度应由简单到复杂,针对部分较难知识点,教师应该科学合理的设计教学情景,注重案例间的过渡与衔接,把握整体方向,实施情景嵌套,让学生能够自动在脑海里勾勒出知识框架。

(二)情景互动式学习方法的实施

教师起着引领与指导的作用,将学生分组,设定为不同角色,并轮换分组,使得多方参与,让学生体验不同角色身份。

比如,一组设为会计师事务所,其中分别设立项目负责人、注册会计师、助理等角色,并提供需要分析的表格: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分类汇总表等,执行审计程序;另一组设为被审计单位,其中分别设立会计人员、出纳、相关负责人等角色,给出相应的会计信息与公司内部管理制度。然后,提供公司基本情况、风险评估的情况、未更正错报汇总情况及理由、利润表及资产负债表等,并借此引出案例。各组进行开放式的讨论与分析,再由教师提出讨论问题,双方学生进行辩论,后由教师总结评论并安排后续任务,再由各小组编写资料、组织相关角色排演。此类情景学习促进了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开拓思维,等再次遇到此类场景时可以快速融入。

通过情景案例模拟,创设多样化的情景案例,依据不同知识点创设与之对应的情景,能够有针对性的巩固相关审计知识点,提高实战经验。通过案例分析,要求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完成相应的表格填制,在实践中,同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小组讨论,共同合作完成任务,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

 
参考文献

[1]闫焕民,魏珊珊,周熙登.研究性学习与案例教学的耦合嵌入及应用——以审计学课程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8,5(27):17-20+30.
[2]胡伟清,赵建立.高校在经济责任审计中构建容错纠错机制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8,5(38):210-21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60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