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高职物流专业仓配客创一体化产教融合模式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1-04-22 09:13:2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想要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就要不断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为经济市场中产业优化升级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在高中物流专业中,构建仓配客创一体化产教融合模式,既能为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实训基地,同时也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对口人才,继而解决当前企业物流管理以及技术瓶颈等问题,以推动经济市场的发展和进步。本文主要研究高职物流专业仓配客创一体化产教融合模式的应用。

关键词:高职教育;物流专业;仓配客创一体化;产教融合模式

本文引用格式:刘新贵.高职物流专业仓配客创一体化产教融合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90):19-20.

高职物流专业仓配客创一体化产教融合模式,主要是在高职院校内部建立完善的物流仓储产业园,让学生能够在理论基础的引导下体验仓储、物流以及客户服务等创新实践模式,积累实战工作经验的同时,不断完善自身素质,并在校企联合的基础上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和实战型人才,打造学校、人才、企业的多赢作战模式。

一 仓配客创一体化模式的基本构成

在以往技术水平有限的情况下,仓配客创一体化是以B2B为核心的“仓储+配送”模式,但是由于物流服务体系的不完善,再加上大部分企业本身提供仓储服务,但是配送和运输等环节则要外包给其他第三方服务机构,一旦各环节的连接不通畅,或者延迟性大,必将损失企业的利益,不利于经济市场的循环升级式发展。基于此,衍生了仓配客创一体化系统,即为企业提供最便捷的运输和配送服务,保证仓储、配送的无缝对接,让客户体验一站式服务模式,不仅缩短了物流时间,而且优质的售后服务还能最大程度上保障客户的权益,使整个流通效率大大提升。

该模式从细节上来讲,是将物品收货、仓储、包装、配送以及客户服务等全部职能都集中起来,由除生产制造企业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实现。对于客户来说,在互联网或App下单之后,无需操心后续配送环节,只要等待配送即可;对于电商来说,在接到消费者订单之后,将其他业务交由第三方物流企业完成,不用花高价自建仓库,只要出具保险也不需要担心物流配送问题,方便省心。

\

 
二 高职物流专业产教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一)利益协调机制不规范


从职业院校的角度出发,与企业相互合作,不仅保障了人才培养的效率,同时也是实现利益以及促进资源再分配的重要手段。产教融合更是在传统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实现了双向整合和双向沟通,作为产教融合的主体,企业与院校都应该在有效分析自身利益的基础上,极力满足物流专业学生学习、实习以及就业发展的需要。但是当前在产教合作的过程中,院校和企业没有实现利益的均衡,为学生安排的实习机会与专业不符,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效率。企业往往也以自身利润为基准,在合作意识相对匮乏的情况下仅将院校作为人才选拔的途径,既不关注物流仓储人才培养的过程,也没有将人才评估融入到企业发展流程当中,导致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流于形式,后续的信息对接和人才输出职能也无法有效发挥出来。

(二)协同执行效率不高

基于产教融合的理念下培养高素质的高职物流人才,要求院校以及物流企业之间建立完善的协同运行机制,为物流专业学生传授最前沿的专业技能和创新知识,优化物流课程体系,修订完善具体的物流仓储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形式。但是当前在物流产教融合中,企业与院校在修订协调发展机制的过程中,没有突出物流专业学生的主体地位,过于重视自身的利益,导致协同机制中大多都是从企业发展或院校投资等内容,极大地损害了仓配客创一体化产教融合模式的发展路径,也不利于物流专业学生后续的就业发展。

(三)信息对接不通畅

高职院校开设物流专业的目的,是为物流企业提供人才,用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形式推送物流产业的发展。因此,课程的设置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等多角度来设计,使物流专业各学科与物流企业的相关运营案例结合到一起,以输出对口型专业人才。但是当前企业在与院校合作的过程中,资源的共享度非常低,不仅信息的对接十分不通畅,而且还存在信息失真或信用不良的情况,学生所接触的物流生产案例不典型,资源的利用率也不高。而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基础设施的配置也不完善,所培养的人才无论是职业指向还是技术指向都过于宽泛,学生毕业之后难以为企业输送直接的经济价值,还需要再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企业资源。

三 告知物流专业仓配客创一体化产教融合模式的应用研究

(一)仓配客创一体化产教融合模式的基本构想


在优化高职物流专业仓配客创一体化产教融合模式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和资源共享等原则,学校提供为产教融合提供场地,邀请优质的物流企业整体入驻,建立物流仓储颗创产业园,一方面院校协助企业完成仓储、物流配送和客户服务等职能,另一方面企业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实践性教学,并在实战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接触企业业务。在产业园中,企业拥有了资金、资源、设备和客户等,实现了运用功能;院校提供场地、人力资源和设施,实现了实训和教育功能。双向融合实现资源互补和互通的同时,学生毕业后直接成为企业一线服务的员工,协同共赢的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资源资金的利用效率,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和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

(二)仓配客创一体化模式产教融合方案

首先应该设立项目组织机构。企业在拉倒项目之后,由负责人挑选物流专业教师成立项目共建小组,共同制定项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构建模式以及项目实现方案等,其中内容包括以项目为中心的方案规划、任务分配管理、质量控制跟踪等,以物流专业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师资队伍选择、教学内容选取等,组织内各成员各司其职,建立完善的信息互通和方案对接机制,提升项目的完成效率以及人才培养的质量。

其次应该设计专业的项目日常运营方案。为了改变以往校企合作中各主体权责纠缠不清的情况,在仓配客创一体化产教融合理念的引导下,刚入学或入学时间短的学生依然要以理论夯实为主,基于校内产业园等实训平台,引导学生利用课下或寒暑假的时间体验岗位任务,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为正式实习和就业奠定基础。而针对即将毕业的学生,其身份可以直接转化为产业园企业内的员工,服从企业的管理并获得薪资报酬。

教学内容的转变则需要以企业实际生产需要为基础,将理论知识点与企业实际操作过的项目以及实训案例结合到一起,建立与学生能力素质发展需要以及企业需求相关的教学系统。院校教师可以与企业负责人直接编撰教材,共同开发课程内容,让学生接触到真材实料的物流产业知识。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和企业负责人也需要将教学环境与企业运营环境融合到一起,教师根据学生的性格、意愿和学习情况等将其有计划地安排到特定的岗位实习,实现岗位定编,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物流操作、商品采购、客户服务以及市场营销等企业运营知识,进而为物流企业的发展以及物流产业的更新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基础。

(三)仓配客创一体化产教融合模式的创新性

首先,高职物流专业仓配客创一体产教融合模式的发展并不能依托简单的校企合作,应该给予集约的角度,保证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中能够有计划地接触到订单服务、采购、配送以及客户服务等业务,使学生成长为经验丰富、技能过关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其次,仓配客创一体化产教融合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高职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的严谨性和完整性,向传统的理论课程体系中增加物流信息监管、物流客户关系管理、配送管理、仓储管理以及采购管理等知识。同时,院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完善的物流人才培养目标,满足教育定位以及企业发展效率[3]。

\

 
四 结语

随着物流产业体系的优化更新,高职院校开设物流专业极大程度上满足了企业对于物流人才的需求,但是以往校企合作中由于利益链的崩塌导致合作主体信息对接不通畅,难以培养出高端物流人才[4-5]。基于此,构建仓储配客创一体化产教融合模式,更新校企合作的方式,企业为人才的培养提供资源和机会,院校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场地和人力支持,强化校企合作力度的同时,为人才创新、院校发展和企业进步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王雪红,刘兴星.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参与校企合作育人的实践探索——以四川现代职业学院为例[J].青年与社会,2013(3):118-119.
[2]刘明伟.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与实践[J].科技资讯,2019,17(15):225-226.
[3]白海霞,阮旭艳.高职物流专业仓配客创一体化产教融合模式探讨[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34(04):90-94.
[4]李秀丽.高职物流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创新研究——仓配客一体化[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7(08):180-182.
[5]张临政子.基于行动导向的高职物流教学模式的构建[J].教育现代化,2018,5(20):269-27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49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