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人才培养实训体系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1-04-22 08:50:1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构建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人才培养实训体系,不仅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更优越的实训环境,同时还能够给他们创造一个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优势平台,让他们可以借助于这个优势平台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为此,笔者从构建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人才培养实训体系的必要性入手,对其进行了全面而深入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全方位、深层次地剖析了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人才培养实训体系构建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根据其存在的问题探究了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人才培养实训体系构建策略。

关键词: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人才;实训体系;必要性;策略

本文引用格式:谭智.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人才培养实训体系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86):36-37.

一 构建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人才培养实训体系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自动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有很多高危岗位已经逐渐被工业机器人所替代。但是,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业机器人技术有待提高,很多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范围比较窄,难以实现普及化应用,在一定程度上甚至限制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降低了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人才是推动一个行业的保证,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兴起的今天,我们需要非常多的高精尖型人才为其注入发展活力,进一步完善相关工作。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工业机器人专业又是很多高职院校特色专业之一,每年都会给工业机器人领域输送大批量的人才,有效推动了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健康发展。但是由于该专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很多人才培养工作都处于一种摸索的状态,不能有效提高人才培养效率和人才培养质量,也限制了工业机器人发展的速度。其中,最为突出的现象就是很多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学生只会“纸上谈兵”,在遇到一些问题时也不知道如何才能花费最小的成本却可以将问题妥善解决。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当前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缺乏有效的实践教学环节,或者说实践教学缺乏有效性,不能让学生借助于这个过程提高他们实践应用能力,最终使整个人才培养工作的有效性被降低。

针对这种情况,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构建一套完善而合理的人才培养实训体系,一方面为实训教学指明方向,规范教学行为,另一方面也可以优化实训教学工作,让学生可以真正地在实训教学中掌握知识,提高他们在未来就业过程中的竞争力,为中国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对于该专业学生而言,他们对于工业机器人方面的知识非常感兴趣,而且他们正处于一个好奇心比较重的年龄段,在学习工业机器人方面的理论知识时往往会迸发出一些比较新奇的想法,这些灵感一般都具有“时效性”,如果学生不能及时把这些灵感、思路变成现实,那么很可能它们会自动消失。因此,构建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人才培养实训体系,不仅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更优越的实训环境,同时还能够给他们创造一个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优势平台,让他们可以借助于这个优势平台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不仅如此,只有构建出有效的实训体系,整个教育活动才能按部就班地发展,才能真正地满足素质教育的需求,让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不断升华。

\

 
二 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人才培养实训体系构建需要注意的问题

对于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人才培养活动而言,构建实训体系非常有必要,而且如果不考虑其有效性、实效性,而是简单地随便构建一个形式化实训体系,那将是一个非常容易的过程。但是,如何才能保证所构建的人才培养实训体系满足实效性、有效性的要求则是我们培养出高质量、综合型、应用型、创新型工业机器人技术人才必须考虑的内容。也就是说,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人才培养实训体系构建工作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需要考虑很多的问题,不仅要兼顾学生的利益,同时还要考虑学校以及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这样才能实创造出一种“多赢”的局面。

(一)必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构建实训体系之前,相关负责人必须首先做好学生调研工作,通过了解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安排相应的实训内容,同时也要保证实训进度与理论授课进度保持一致,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发展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考虑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比如知识基础的差异性、性格的差异性、学习能力的差异性,这样才能保证他们所构建的实训体系能够满足所有学生的情况,从而保证实训体系的有效性。而学生也可以阐述自己的看法,为构建实训体系积极献言,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创造出一套完整、优化的实训体系。

(二)必须要遵循工业机器人技术领域的发展原则

工业机器人并不是万能的,有些领域并不需要工业机器人的帮助,所以这就要求实训体系所包含的内容应该贴近工业机器人技术领域发展实际情况,不能盲目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计算机领域发展速度非常快,而工业机器人很多功能的实现都依赖于计算机编程,所以事实上,工业机器人技术实训体系并不是单独运行的,其往往需要考虑很多外在因素。比如,为了达到同样的效果,不同的人在编程时可能使用的语句甚至是编程语言都是不同的,而如何才能提高工业机器人的工作效率,并且降低编程语言出错的概率,延长它的生命周期,同样也是实训体系应该包含的内容。总之,在构建工业机器人技术人才培养实训体系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工业机器人技术的特殊性,这样才能让后续的实训教学工作能够高效开展。

三 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人才培养实训体系构建策略

工业机器人技术领域飞速发展的今天,为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提供了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但与此同时,也为整个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让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抓住发展机遇,提高其竞争力,除了要保证理论教学质量以外,更重要的是通过构建合理有效的实训体系来优化实训教学环节,借助于这个过程使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不断提高,让每个学生都具备学以致用的优良品质。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对实训基地的建设

实训基地是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开展实训教学的重要基础,所以加强对实训基地建设,不断完善其中的硬件设施、软件系统是构建实训体系的重中之重。当然,硬实力的提升虽然很重要,但是教师作为实训基地软实力的象征,其价值更是不言而喻。所以,这就要求学校能够重视工业机器人技术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建设,不但要加大投资力度,完善各种基础设施,同时还要注重对实训基地教师的选拔过程,保证教师队伍的质量,不能随意认命一些“外行”负责相关工作。在建设实训基地的过程中同时还要考虑其功能,比如要使其具备基本技能训练的功能、仿真训练、实践训练以及创新训练等功能,这样才能把其价值最大程度上地体现出来,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二)加强对社会资源的利用

工业机器人技术领域发展速度非常快,所以如果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选择闭门造车的培养模式,那么显然是不行的。企业生产往往能够代表这个行业大致的发展方向,所以如果学校能够积极地与企业进行交流与合作,从而实现信息共享,那么必然可以构建出一套更合理、更有效的实训体系。因此,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企业等社会资源,不仅可以安排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顶岗实习,同时还可以定期邀请企业技术专家到学校给师生讲座,让他们可以从实际生产的角度看待实训教学,从而弥补传统“校中厂”实训教学的不足。

(三)保证实训教师综合能力

教师不仅是构建实训体系的主力军,同时也是提供实训教学服务的主体,所以他们的作用和价值不容忽视。为了提高构建实训体系的效率和质量,并且为后续教学工作奠定基础,学校应该保证实训教师的综合能力,使他们能够胜任这些工作内容。一方面,学校可以给安排一部分教师到其他学校参观学习,借鉴他们的构建人才培养实训体系的经验,然后因地制宜地引入到本校实训体系构建工作中;另一方面,教师之间也可以展开讨论,相互交流意见,共同制定实训体系构建方案。

\

 
参考文献

[1]段向军,朱方园,赵海峰.新工科背景下高职工业机器人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9(05):52-56.
[2]张映红,朱瑞丹.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建设与探讨[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06):115-120.
[3]吕浔倩.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践与探索[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17):130-131.
[4]王琳辉.对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探讨[J].才智,2019(04):191.
[5]刘涵茜.浅谈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建设——以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8,5(49):200-20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48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