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人文素养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高校人文讲坛作为传统课堂的有益补充,是培养和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阵地。人文讲坛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体现在知、情、意、行四个方面,这也可以作为其提升作用的评估框架。通过对九江学院濂溪讲坛的问卷调查发现,人文讲坛有助于扩展大学生的知识面,提升认知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升意志品质;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处世方式,提升职业选择和职业行为的适当性。
关键词:人文讲坛;人文素养;知情意行
本文引用格式:袁宜如,等.高校人文讲坛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路径与评价框架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6(91):134–135.
一高校人文讲坛与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研究背景
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基础。人文讲坛作为课堂知识传授的有益补充,成为学生开拓人文视野、扩充知识面、陶冶情操、增强人文认知的有效途径,各高校均有不同形式的人文讲座,有的已经在高校内部或地区乃至全国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力。我校九江学院濂溪讲坛取自周敦颐在九江创办的“濂溪学堂”,将厚重的传统历史文化与当前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相融合,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传播阵地[2]。
诸多学者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人文素养的养成对于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的创新思维、科研能力和幸福生活能力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3],基于指标评价体系的视角,对大学生人文素养与发展潜力的关联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发现大学生人文素养与发展潜力具有高度关联性,尤其是大学生道德素养与发展潜力的关联度最大[4],认为人文素养培育是丰富“人性”外延,实现“人性”完满的重要因素,高校应当在彰显人的主体性、融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确立人文素养培育的文化归属等方面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5]。关于人文讲坛对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认为人文讲座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6],提出高校人文讲坛作为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在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强化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实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7]。总体来看,目前相关的文献大多对人文讲坛在促进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而关于如何从技术方法体系上衡量和评价高校人文讲坛对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作用,并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则有待丰富。
二 高校人文讲坛的特点及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
(一)高校人文讲坛的特点
高质量的讲座已经成为高校传播思想和推广知识的重要途径。首先,人文讲座与课堂教学不同,人文讲座在组织管理上打破了统一专业、年级和班级建制的局限,学生可以根据兴趣、需求和时间安排选择是否参与,同时没有强制性的知识考核考试要求;其次,报告人在讲座的内容上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旁征博引和充分发挥;再次,讲坛的内容突破了学科专业的限制,形成丰富多元的综合性跨学科知识,实现学科领域知识的深度融合。另外,人文讲坛还具备知识上的前瞻性,大学生可以获取学科领域的前沿发展及人文社会领域最新思潮。
(二)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
关于什么是人文素养,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通常认为人文素养的核心内容是人文精神[8],即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
人文素养体现在人的灵魂塑造上,而不仅仅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本质上是一种认识世界的价值观和为人处世的人生哲学,使得人文素养的培养仅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很难实现,一方面人文素养的培养需要多样化的教育媒介,需要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共同作用;另一方面人文素养的培养不能依赖单一的学科文化知识,需要突破课堂知识传授的局限,从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多个维度来提升,而高校人文讲坛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多样性为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也为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塑造提供了更多的判断路径和参照。
三 高校人文讲坛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路径与评价框架
(一)高校人文讲坛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路径及评价框架
本文尝试建立一个效用评估框架来评价高校人文讲坛对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为高校人文讲坛的建设提供参考。人文素养体现为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其本质是人文道德的体现,基于心理学视角,人的道德体现为“知、情、意、行”四个方面,人文讲坛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影响也可以从这四个方面衡量,其评价框架及作用路径如图1所示。
(二)高校人文讲坛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质化研究——以九江学院濂溪讲坛为例
九江学院濂溪讲坛自2006年开办至今,已经成功举办170余场讲座,讲座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法律、教育、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诸多学科,注重与师生的兴趣和接纳度相对接,主讲人员为国内外在某一领域有重大建树的知名人士,已经成为江西高校中具有一定知名度校园文化品牌。
本文以濂溪讲坛为例,利用质化研究方法,通过发放问卷调查来分析高校人文讲坛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影响。为保证研究成果的科学性以及调查结果统计的可行性,笔者采用以单项选择为主的问卷设计,紧密围绕高校人文讲坛效益评价,总体内容上包含了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知、情、意、行四个方面的影响。共发放调查问卷350份,收回有效问卷318份,其中调查对象涉及九江学院人数较多的五个学院,调查样本平均选取各个年级学生。
1.人文讲坛有助于扩展大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认知能力
调查发现,98%的受调查学生认为人文讲坛能够帮助自己深入思考问题,深入思考的习惯同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思辨能力;在人文讲坛讲授内容方面71%的受调查学生喜欢选择历史、文学和时事热点类,这类讲座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66%的受调查学生认为人文讲坛会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坚定对国家发展道路的认同;88%的受调查学生认为讲坛在引导听众对真善美的追求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提升了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有助于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合格大学生。
2.人文讲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调查发现,75%的受调查学生认为人文讲坛在培养自己思维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讲座嘉宾的人生的阅历、开阔视野、渊博知识以及人格魅力在讲座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听众;在调查中75%的受调查学生认为人文讲坛应该围绕语言表达、价值观、为人处世和知识水平四个维度提升听众能力而展开。
3.人文讲坛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学生意志品质
调查发现,过半数的受调查学生认为人文素养的核心内容包含为人处世的基本德行、价值观和人生哲学,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68%的人认为有知识的人肯定就有人文素养;同时也指出人文讲坛对自己的人生观产生巨了大影响,讲座嘉宾在讲座中展示出对科学的执着追求,严谨的治学态度提升了听众人文科学精神,增强了学生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的底蕴,有效促进了优良校风的形成。
4.人文讲坛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处世方式,提升学生职业选择和职业行为的适当性
调查发现,92%的受调查学生认为人文讲坛可以引导自己正确处理事情的方式,85%的受调查学生认为自己能从人文讲坛中找到自己今后的就业方向。同时81%的受调查学生认为人文讲坛从对生活的态度和方向两个方面改变了自己对生活的认知。
经过十三年的精心培育和打造,濂溪讲坛已成为九江学院的一张文化名片,在涵养莘莘学子人文修养和科学素养发挥积极作用,提升了校园文化品位,校园洋溢着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蓬勃向善的人文情怀和生动活泼的学术氛围。在提高听众人文与科学素养的同时,培养听众的健全人格和正确价值观,讲座所展示出的艺术欣赏、生命感悟等促进听众热爱生活、珍惜光阴、发奋学习、追求真理。
参考文献
[1]李晓云,高原.试论高校高水平人文讲坛的品牌效应[J].老区建设.2010(12):31–32.
[2]哈艳,高向杰.理工科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现实意义及其策略[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4):148–152.
[3]车舜嘉.基于指标评价体系的大学生人文素养与发展潜力的关联性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S1):152–155.
[4]朱梅梵.人文素养培育:塑造完整自由和谐发展的人[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6):102–105.
[5]王燕.人文讲座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研究——以某高职院校人文大讲堂为例[J].才智.2016(01):118–120.
[6]李晓云,王一成,袁宜如.谈高校人文讲坛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理论导报.2014(11):48–49.
[7]林坚,黄婷.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整合[J].科普研究.2011(S1):61–6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