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高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是思想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针对的对象是大学生,因此辅导员职业发展的情况和高校人才培养的效果有着直接的联系。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体系和社会市场经济也在不断发生变革,社会更加需要的是综合型人才,这就对学校的教育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在这其中辅导员也发挥了十分关键的效用。本文主要探讨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分析应当如何优化发展路径,提高工作质量,为高校建立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思想教育工作
本文引用格式:丁鼎.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91):89–90.
辅导员在高校的教育结构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他的主要工作不仅是渗透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指导,还需要做好大学生党团建设、就业指导等方面的工作,总的来说,高校辅导员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才能在工作中有条不紊的开展每一项工作任务。但是新时代的背景下,辅导员的职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职业定位不清晰、没有较高的职业认同感等,导致辅导员在工作中没有工作归属感,很难将工作落实到实处,再加上此岗位的流动性比较大,就导致了高校辅导员的建设队伍缺乏中坚力量,影响了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与发展,也影响了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效果。
一 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的主要结构
(一)职业能力发展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发展是职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主要包括专业知识的增长和专业技能的提升,需要辅导员具备与时俱进的能力,能够紧跟时代进步的步伐,结合先进的思想来改变教育和管理理念,使得思想教育工作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同时还能应用到日常的工作当中,改变和创新工作模式。
(二)职业人格发展
职业人格指的是辅导员的道德素养和心理素质,它主要涵盖了职业理想,职业认知,职业情感和职业信念等方面的心理活动,还涉及到了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等方面的内容。要求辅导员不仅要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还需要辅导员具有人文情怀,展现较高的个人魅力。
(三)职业路径发展
高校辅导员职业路径发展分为专业化和职业化,这两个不同的方向具有不同的要求。高校辅导员职业化指的是高校辅导员需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技能,从而不断的提高工作质量。而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设为专业化提供支持和保障,使得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更加专业。
二 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一)职业定位不清晰
高校辅导员在高校教育中承担着多项工作,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内容比较繁多,面临着身兼多职的情况,久而久之,很容易导致辅导员对自身职业定位认知不清晰,抓不住工作的重点。而且我国高校大部分的辅导员并没有接受过专业且正规的培训,很容易在一些专业领域和执行能力等方面出现问题,导致最终无法准确的认识到自身的定位。
(二)缺乏职业认同感
在高校教育建设当中,辅导员的福利待遇和职业前景存在很大的问题,在晋升机制上并不完善,辅导员在职业发展上也无法找准自身的定位。虽然国家和政府给予了一定的支持,加大了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但是,由于高校本身工作机制和职称评定体系等,有着不同程度的问题,辅导员的工作很难进行量化处理,导致辅导员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并不强,再加上自身付出和收入并不成正比,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对辅导员职业的疲惫感,没有了以往的工作热情和奋斗的激情,影响了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三)岗位流动性较大
高校的辅导员在工作的强度和工作时长方面,要比普通的专业老师高,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而且要处理大大小小各种事物,学生的党团建设、助学金奖学金申请、升学毕业等等,都在辅导员的工作范畴之中,辅导员的工作范围广泛,在平时还要处理各种杂碎的事物,对自身的本职工作,便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且大部分人会将辅导员工作作为晋升和过渡时期的一个避风港,常常会出现跳槽的情况,导致整体岗位的流动性比较大,不利于高校辅导员队伍稳定性的形成。
三 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的优化策略
(一)加强对自身定位认知,明确自身地位
辅导员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一定要加强对自身定位的认知,明确自身定位,要坚定自身的工作信念,在工作中实现自身的价值,才能重新燃起工作激情,并做好为培养新一代社会人才奋斗终生的思想准备。虽然辅导员涉及到的工作范围比较广泛,但是其中的重点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核对学生的就业发展指导工作,辅导员并不是大学生的保姆,不能因为涉及的工作范围广泛而减轻了对本职工作的重视。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辅导员要做的是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渗透对大学生的思想引导。社会上存在着很多不良风气,很容易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和选择,从而影响到大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辅导员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渗透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杜绝金钱主义和个人极端主义,才能使大学生在走入社会后,能够自主选择正确的道路,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在就业指导方面,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很容易出现就业心理危机,这时就要求辅导员做好对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使其正确认识就业,培养坚定的心理素质,杜绝逃避行为。同时,还需要树立理想主义,在工作中,为理想而奋斗,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二)加强自身学习,提高工作能力
在新时代背景下,辅导员只有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地提高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也具备了更加过硬的业务能力,在不断学习中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助于高校人才培养效果的提升。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辅导员要做的是加强政治方面的学习,不断地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素养。作为一名高校的辅导员,要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才能开展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日常的指导教育过程中,要不断地强化思想政治教育道理论学习,渗透习近平同志各个方针理念,使得大学生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责任,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找明方向,坚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高校辅导员还是要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可以定期举办交流会,交流各自的经验,同时,学习一些先进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敢于创新和改革。
定期去其他高校做一些交流活动,接触其他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多多学习其他学校的管理方式的优秀之处,不断地总结工作经验和不足之处,找到改进和弥补的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涵养,在管理和教育学生时,才能具有更高的说服力。
(三)与时俱进,结合新时代来创新工作
辅导员若是固守成规,咨询资深的经验教学法,很容易导致辅导工作的落后和停滞不前,影响工作效果。因此,对辅导员的职业发展要求是要与时俱进,结合时代的发展特点来创新工作模式。
首先,大学寝室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地点,很多事情的导火索和根源都是出在大学寝室当中,因此辅导员应当重视和大学寝室的沟通,走入学生寝室当中,和学生进行交流互动,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和心理需求,积极处理学生所面临的困境。
其次,在日常的工作中,辅导员应当敢于摒弃传统的工作理念,对待学生不仅仅是简单的教育和管理,更重要的是具有耐心,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学生感受到辅导员的关心和关爱。
四 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辅导员贯穿了大学生四年的学习生活,因此,应当对高校辅导员给予高度的重视,不断地提高辅导员的专业素养和知识技能,并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来创新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提高对大学生的培养效果。提高辅导员的职业定位认知和认同感,能够抓住工作重点,注重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和就业指导,在日常的工作中,一步步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以正确的态度来面对就业,以良好的心态度过各种难关,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发展道路,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曾建萍.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结构和提升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9.
[2]刘光胜.试论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9(03):98–99.
[3]王洋.高校辅导员所面临的职业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J].智库时代,2019(08):92–93.
[4]谢守成.“阶梯式”辅导员职业发展模式探讨[J].高校辅导员,2014(05):3–5.
[5]赵晶晶.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探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8(04):26–27.
[6]张浩玮,王立.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路径的思考[J].现代企业,2019(03):108–10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