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高师院校数学卓越教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以衡阳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卓越班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1-04-21 09:24:1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本文以衡阳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卓越班为例,从卓越班培养原则、培养理念、培养方式、质量保障等方面探讨了数学卓越教师的培养模式。旨在推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落实,为高师院校卓越教师的培养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数学卓越教师;实践培养;培养模式

本文引用格式:张国辉,等.高师院校数学卓越教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衡阳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卓越班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85):50-52.

一引言

什么叫卓越教师呢?目前的大多数对于卓越教师的理解还在于一种体会或领会。但是不同的社会群体对于这一词的理解与认识是有差别的。卓越教师的内涵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教育的进步而变化的。2018年《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2.0》,要求通过卓越教师培养,培养造就一批教育情怀深厚、专业基础扎实、勇于创新教学、善于综合育人和具有终身学习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中小学教师。那么,卓越教师的“卓越”究竟体现在哪方面,笔者认为,中学卓越教师内涵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分别为有高尚的师德与爱国情怀;热情积极的态度;超强的教学组织和实施能力;较强的自主专业发展意识与能力;较高的教学监督、评价和反馈能力。

\

 
二以实践为基础的数学卓越教师的培养——以衡阳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卓越班为例

(一)衡阳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卓越班培养原则

(1)坚持职业目标确定原则


衡阳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卓越班是培养中学卓越教师后备人才的平台,所以在卓越班所毕业的师范生在未来都将是各中小学的数学教学主力教师,会承担着在一线的数学教学工作。所有的卓越班学生都将要明白这一定位,并且始终坚定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这就等同于卓越班的思想是在一条线上的。团队的目标也是在同一线上的。

(2)坚持同质异构选拔人才的原则

卓越班是一个学习的团队。在这个团队中,应该是一群有目标、有梦想的青年学生,相互学习,合作学习,所以卓越班选拔坚持同质异构的原则。“同质”即指选进卓越班的学生都具有数学卓越教师相关的特质,教师的基本功深厚。语言表达能力清晰,还有自身需要灵活的应变能力。“异构”即指卓越班的学生在自身的性格、认识、社会经验等方面间接的导致了数学素养的差异。“同质”决定了卓越班的学生奋斗的目标与追求卓越的方向是相同的,为卓越班的班级凝聚力提供了一个基础;而“异构”则影响了整个卓越班的发展方向,使得学生的发展有了不同的方向,同时也有了自身的特点。

(二)衡阳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卓越班培养理念

(1)教师专业成长的教育实践理念


教师这个职业大多数人将认为此职业和其他任意职业都一样,此职业需要在实践中与自身的教学理念相结合,虽然理论为教师成长的关键所在,但是我认为教育实践同样重要。所以在卓越教师的培养过程中,有必要建立教育实践观念,使即将开展教师专业的教师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并促进他们专业成长。

(2)终身教育理念

衡阳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对于师范生的教育,最终目标是培养出一批批卓越的教师,所以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需要培养他们形成终身教育的理念、终身学习的思想,自觉的处事能力、良好的人际交往。使他们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努力成为一个有追求的,有梦想的数学教师。

(3)开放与合作的教育实践理念

开放合作的教育实践理念是指高师院校需要去寻求具有开放和互利态度的中小学的合作,使其成为教育基地,让两者共同培养优秀教师。而且,教育实践也不可能是一次性的,它将在整个的培训过程中贯穿,它是有师范生往教师过程转变的重要的桥梁,是培养卓越教师的根本所在,它将总是贯穿在卓越教师的整个过程的培养。

(三)衡阳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卓越班培养方式

1.课程体系


在建立卓越班的同时,还需要整合课程体系,建立学科专业理论培养与教师专业技能培养互相结合、校内培养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加强文理的相互渗透,突出以实践为主导目标,规定学生必须在艺术课程、人文课程和自然科学课程(如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和中国智慧)中获得一定学分,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过去一年的培训周期中,衡阳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为卓越班开设了近六门教育学理论课程。学生除了学习自己的专业课程外,还学会了成为卓越教师的教育理论知识。

2.建立了“双导师”的培养模式

衡阳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拥有自己的卓越班导师。每个小组都配备有一个副高或以上的职称的全职教师。同时,他每个小组还配备一个优秀的一线中学导师,他们定期为卓越班学生进行培训,在实践中指导,并及时与校内导师反馈与沟通。

3.完善的班级管理结构

衡阳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卓越班作为一个班级类型,在班级管理与建设上与普通的班级有着相同之处,但也有着许多的差异。在卓越班的管理中分为“三级”。并且每月一轮换,争取做到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班级管理的机制,增加班级管理工作能力。

所谓“三级”,是指双方领导管理的初级训练,二级班干部协助管理,三级学习组自行管理。如图1所示。


\

 


这种班级管理机构将指导老师与学生之间有机的结合起来,不但发挥了指导老师与学院领导管理的灵活性,而且也尊重了卓越班学生的自主管理机制,能在这个小的班集体中体验到班级管理的种种内容,增加学生对于班级管理这方面的认识。也会培养学生的自觉性,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整个集体中的管理中来。从而能规避在学习中“懒惰、分散、散漫”的低效率现象,能让卓越班的管理理念拥有“自身管理、老师监督、学院指导”。

4.合理的实践环节

衡阳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卓越班的实践主要有四个实践环节:数学教师文化素养的养成环节、见习环节、课程实践环节和专业实践环节。

(1)数学教师文化素养的养成环节

数学卓越教师文化素养的主要内容包括了哲学素养与数学素养。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哲学素养,对于教学中所蕴含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进行深度的挖掘,联系生活实际,尽量的将所学知识建立在生活中去。

数学素养主要指数学知识性的素养,包括概念知识和方法论知识。通过在各教育活动中所产生的最典型的教育案例,从其中分析出数学教师应该怎么去面对课堂中的问题。通过讲座,和优秀的教师近距离交流,交流在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与解决的办法,从他们那吸收营养来充实自身。从优秀的教师那里感受到教师职业的这份荣耀。通过对于数学教材及教法的研究,加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系统的深入了解,加强对于数学教学的理解与认识,同时可以磨练卓越班学生的师范技能水平,加强对于教师素养的培养;通过对于最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的深入研究与分析,体会到数学整体的逻辑关系。

(2)教育见习环节

教育见习的目的在于加深卓越班学生对教育理论的理解,激发卓越班学生对教师教育工作的思想感情,培养卓越班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注重卓越班学生去学习他人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经验。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自我选择性的学习,并自我反思。

(3)教育课程实践环节

课程实践是在教师教育课程实践改革和教师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在微格教学和培训的基础上,辅以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的指导,让卓越班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与充实的专业知识。在这一环节上,卓越班学生主要通过案例教学法、名师专题讲座、微格教学、课堂教学等方式获得课程实践的知识与技能。

(4)教育实习环节

在这一环节上,衡阳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卓越班将整个卓越班30人分成若干小组,安排在不同的实习基地,使他们独立自主的面对所要迎接的教育实践挑战。在课堂教学实习中,卓越班学生通过上课的教学语言、教学技能,课堂教学的质量可以反映卓越班学生的培养质量。也是卓越班学生能够胜任教师工作的标志之一。班主任的实习同样为教育实习的一大板块,由于班主任工作的复杂性和内容的多样性,班主任的实践可以提高卓越班学生在未来教育工作中的适应能力,提高对与教师职业的热爱,同时增加了对于教学方面的研究能力。

(四)衡阳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卓越班培养质量保障

在卓越教师培养中,高效的培养离不开高效的质量保障。衡阳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卓越班的高效培养同样也离不开质量保障。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各阶段老师的有效指导、学生的自我实践意识和各方面的评价是保障卓越教师培养的有效保障。

(1)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

具有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是以实践为基础培养卓越教师的前提和基础。衡阳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建立了多个实习基地,并积极参与教育实习基地建设,寻求政府和教育部门的支持,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努力实现互利共赢。

(2)各阶段教师的有效指导

各阶段教师包含了大中小学一线教师,以实践为基础的卓越教师培养的关键所在是各大中小学的教师对于师范生的理论与实践的指导。衡阳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为实现教师在实施师范课程方面的有效指导,实施了中小学教师“在职”的评价体系,以此来增强他们的使命感。因此,卓越班学生在整个的卓越班培训环节中能在自己有所需要时请教指导老师,解决自身所存在的困难与疑惑。因此卓越班学生能有效地成长。

(3)学生的自我实践意识

师范生自我实践意识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卓越教师培养的核心。衡阳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卓越班学生对于每次教育实践积极参加,并每次都做好了自我反思与体会。对于各种有关于提升自身的教师素质的活动都积极参与。

(4)评价方法

在以实践为基础的卓越教师培养的评价方式上,衡阳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采用了多方参与和开放式动态评估方法。多方参与:在教育实践中,主要参与者是指导老师、中小学教师及学生,卓越班级的学生。其主要目的是促进卓越班学生专业的实践能力与发展;在评估中,有必要以过程为基础,强调发展。班级的教育实践过程不是一个,所以对教师各方面的评价应该重复多次。最终的评估结果将与整个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优秀学生的整体表现以及每个阶段的表现相结合。

三结语

通过对于衡阳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卓越班的整个培养过程进行整合与分析。提出了卓越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与爱国情怀;热情积极的态度;教学组织和实施能力;较强的自主专业发展意识与能力;教学监督、评价和反馈能力五个方面的内涵。通过从培养原则、培养理念、选拔方式、培养方式、质量保障建构了以实践为基础的卓越教师的培养模式。通过从课程结构、班级管理、实践环节等方面培养出高质量的卓越教师。从稳定的教育基地、各阶段老师的有效指导、学生自我的实践意识、各方面的评价四方面创建了质量保障体系。

但是卓越教师培养模式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拥有许多环节与内容,在许多方面还需要细致和深入研究,因此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参考文献

[1]黎智慧.英国卓越教师培养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7.
[2]付淑琼.多方协同:美国卓越教师培养项目的质量评价机制[J].教育研究,2016,37(04):146-152.
[3]岳格妮.中学卓越教师的内涵及培养模式探索[J].经济研究导刊,2017,12(25):137-138.
[4]张雅静.卓越教师培养的内涵、特质及其国际经验[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7,28(04):29-36+43.
[5]房厚信,余宏亮.卓越教师培养质量保障的困境及其消解[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6,15(01):39-4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39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