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网络通讯等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平台因其具有较高的公众关注度及较强的引导作用而逐渐成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依托。但在当前社会相对开放的文化环境中,新媒体平台建设正逐渐受到泛娱乐主义思潮影响,呈现泛娱乐化倾向,其负面效应严重影响平台育人功效的发挥,甚至产生反向引导。
关键词:泛娱乐主义;泛娱乐化;高职;新媒体
本文引用格式:杨允磊.泛娱乐主义思潮下高职新媒体平台建设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99):239-240.
随着网络通讯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逐渐成为高校宣传工作的最前沿阵地,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度与投入比重。新媒体平台已不再仅是学校传递信息、发布新闻的有效路径,更成为了各高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依托,对传统课堂式教学具有一定的有效补充作用。在当前社会相对开放的文化环境中,新媒体平台建设因逐渐受到“泛娱乐主义”社会思潮的影响,呈现泛娱乐化倾向,高校新媒体平台亦是如此,尤以高职院校更甚。但是,高校平台不同于其他,其较集中的大学生受众群及较强的思想引领功能使得其必须规避每一种社会思潮的负面影响。因而,如何规避负面影响,更好的开展高职新媒体平台建设,应当引起相关领域的足够重视[1]。
一 泛娱乐主义思潮相关解读
泛娱乐主义思潮是当前较受国内外关注社会思潮之一,是资本控制下信息全球化的必然产物,近年来关注度持续走高。泛娱乐主义是一种主张将一切公众话语都以娱乐化方式表达的社会思潮,其根本目的是以娱乐性话语实现对文化生产的广泛控制,从而获取高额经济效益。受其影响下的新媒体作品多呈现出内容浅薄空洞、形式粗鄙戏谑等特点。由于平台关注度、使用频次、使用流量与平台运营利益结果直接挂钩,相关平台为吸引更多“眼球”从而获取更高利润,往往不惜借助搞怪、滥情的戏剧化表演迎合部分观众喜好,有甚者更是以使用暴力、死亡、色情等元素博得关注,将原本正式的社会动态娱乐化。
在此视域下,“娱乐”成为了价值判断的唯一标杆,一切文化产物都因其自身该属性不同而被贴上不同“价标”。文化产物的娱乐属性会被进一步激活、放大,部分自身娱乐价值不强或不具相关价值的内容,其娱乐价值往往会遭到深挖、重构,使其审美、艺术、知识等其他方面价值产生扭曲。娱乐价值统领或遮蔽了其他价值。受其影响,传统的政治、民生话题被边缘化,社会的关注度逐渐走低,公众易丧失对社会问题的理性思考和批判能力[2]。
二 高职新媒体平台泛娱乐化倾向的现状及影响
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高职院校数量众多、人数规模庞大,高因而职学生的教育质量将对未来国家发展等方面产生直接影响,故其教育过程中任何负面影响因素,都应受到高度重视。据统计,全国高职院校共计1423所,在校生也已达1133.7万,几乎所有高职院校都设有各类相关平台,重视程度高,发展迅速,但发展趋势却不容乐观。
受泛娱乐主义思潮影响,高职新媒体平台泛娱乐化倾向较为严重,且有跟风之势。在抽取了20余所规模较大、综合实力较强或新媒体平台关注度较高的高职院校进行调查后发现,泛娱乐化倾向最为严重的新媒体载体系“抖音”等微视频平台,几乎所有开设有“抖音”等微视频平台的样品都在其平台发布过具有一定泛娱乐化倾向的作品,部分平台泛娱乐化作品占比量过半。“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泛娱乐化倾向虽较微视频平台而言稍显缓和,但也有约2-4成的平台发布过具有一定泛娱乐化倾向的作品。
该类作品,多无明确内涵与意义,仅靠一些所谓的“帅哥”、“美女”吸引眼球,或是通过一些本不应出现在校园里的现象、行为产生对比,满足大众猎奇心理。由于高职新媒体平台的主要受众多为大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在该倾向的影响下,易使其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等方面产生扭曲,对社会认识产生误解,漠视传统主流话题[3]。
三 造成高职新媒体平台泛娱乐化倾向的主要原因
泛娱乐主义思潮究其本质而言是资本操控文化、文化商品化的产物。为撷取更多经济利益,资本操作者需使其生产的“文化商品”更多赢得受众,而“娱乐”便是打通商业化文化与受众间关系的最便捷捷径。
高校新媒体平台运营与经济利益无关,也并非受资本操控的文化产物,单就性质而言,是不易受到泛娱乐主义思潮影响的。但是,各校为谋发展,都对更高的公众关注度有着极高需求,因而都对新媒体平台这一能够快速有效提升学校工作关注度的媒体类别的建设情况极为重视。公众关注度的高低,将对学校招生、就业、人才引进、公关、科研等工作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由于“吸引关注”的目的与泛娱乐主义思潮推广文化产物的理念近似,是故在高校新媒体平台的建设运营过程中,较常受到该思潮影响,呈现泛娱乐化倾向。
高校新媒体平台泛娱乐化倾向尤以高职院校最甚。高职院校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类别,由于其能够获得的“天然”公众关注度有限,普遍低于本科院校,为谋更高的公众关注度,往往选择“剑走偏锋”,因而更易受到泛娱乐主义思潮的影响。造成高职院校“天然”社会关注度有限的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高职院校数量多、遍布广,几乎所有中型规模以上城市都建有高职院校,有限的公众关注度较易因地理原因而被分化;其次,高职院校当前的社会评价普遍低于本科院校,在公众视野范围内易被忽视;此外,高职院校专业学科多以应用型为主,造就诸如重大科技突破、重大奖项等易受关注的亮点机会较少。
四 高职新媒体平台规避泛娱乐主义思潮负面影响的建设思路
泛娱乐主义使得高职新媒体平台建设工作在一定范围内受到了巨大挑战。由于社会上的各网络平台爆炸式的“泛娱乐化”信息输出,使得受众群体有了更多的阅读选择,一些高职新媒体平台发布的正统的信息内容开始变得无人问津,部分主旋律、“正能量”的作品在被受众所评价时遭遇泛娱乐化歪曲、重构。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这一社会思潮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从源头上制止校园新媒体平台“变味”、“变质”,需重视以下思路:
第一,坚守底线,不断加强新媒体节目信息内涵主体建设。高职新媒体平台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思想引领而非“吸引眼球”,切不可舍本逐末。平台建设过程中,不应一味地迎合受众的娱乐化心理,要将作品内涵放在第一位,紧扣新时代主题,紧盯社会“正能量”,使平台从根本上成为有助于加强大学生思想引领、道德建设、法治观念培养、意志品质提升等方面的重要抓手。
第二,加强引导,不断提升平台受众对社会人文精神的理解与重视。若将各平台比喻为不同类别的书籍,高职新媒体平台无疑是“教科书”,其在吸引大众阅读兴趣等方面远不及小说等类别,但重要性及阅读频次却远超其它,因为受众在选择阅读时更多考虑的并非兴趣,而是其所蕴含的知识内容或对技能提升的指导作用。这是社会人文精神的直接反映。社会及学校应从多角度立体强化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平台受众对社会人文精神的理解与重视程度,提升其素养[4]。
第三,主动思考,不断创新高职新媒体平台作品呈现形式。事物皆有两面性,泛娱乐主义思潮亦不例外。对于更高利润的追求,加速了新媒体作品的形式创新。就高职新媒体建设而言,规避风险并不意味着远离这股思潮,而是需要正视其,取长补短。丰富的呈现形式值得借鉴,轻松地语言风格尚可学习,吸引关注度与内涵提升并不成反比。只有不断创新,才有助于更好实现“润物细无声”的引导作用,实现关注度与内涵同步提升[5]。
五结语
综上所述,各类新媒体平台的出现与运用丰富了各高职院校的育人体系,为多角度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供了有效依托,透过手机、电脑屏幕呈现出来的官方新媒体节目应具备较高的育人效用,而非仅仅用于娱乐感官的泛娱乐主义倾向作品。各高职院校应进一步从源头上扼住高职新媒体平台泛娱乐化倾向势头,切不可肆意跟从。面对冲击,应坚守内涵底线,不断创新形式。社会及学校应加强社会人文精神引导,从而进一步保障平台育人提升作用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徐丽玉.新媒体泛娱乐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识的影响与对策[J].嘉应学院学报,2019(01):49-52.
[2]黄一玲,焦连志,程世勇.网络文化“泛娱乐化”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J].湖北社会科学,2016(11):175-182.
[3]邢国忠.泛娱乐主义对青年价值观的影响研究[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8(06):67-73.
[4]王芳.网络泛娱乐主义思潮的隐患及其对策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9(06):137-139.
[5]李彬铭.新媒体背景下广西北部湾地区高职学生网络素养提升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17):308-309+33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