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法医临床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与探讨论文

发布时间:2021-04-20 15:02:0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虚拟仿真实验课的建设,是推进传统实验教学与互联网技术有机融合、实现实验教学时间合理调配、加强教学内容深度拓展、提升法医临床学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举措。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能够强化学生实验基本技能、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创造性、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在法医临床学实验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法医临床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本文引用格式:张明阳等.法医临床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与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6(98):166-167.

Construction And Discussion of Virtual Simulation Teaching Project of Forensic Clinical Science

ZHANG Ming-yang,WANG Zu-feng,LUO Cheng-liang,WANG Tao,GU Zhi-ya,CHEN Xi-ping,TAO Lu-yang

(Department of Forensic Medicine,Medical College,Soochow University,SU Zhou,Jiangsu)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virtual simulation experiment course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promote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xperimental teaching items,expand the breadth and depth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content,extend the time and space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and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level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Developing virtual simulation experiment teaching can strengthen students'basic experimental skills,stimulate their thirst for knowledge,cultivate their creativity and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skills,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clinical forensic experiment teaching.

Key words:forensic clinical medicine;virtual simulation;experiment teaching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综合应用多种互联网信息技术如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数字化智能人机交互、大数据云储存分析等来进行实验教学内容的整合,以便增强实验课堂教学的参与度、互动性和吸引力,进而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水平[1]。法医临床学是法医学专业教学中重要的分支学科且涉及临床医学以及法学等多个学科,要求授课教师不仅有夯实的专业知识,更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但由于法医临床学本科教学涉及学科多样以及案例发生不可复制等特点,致使一些实验教学内容难以开展。随着互联网技术包括虚拟仿真技术在实践教学的广泛应用,明显改善了法医临床学实验课的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一法医临床学传统实验教学模式

法医临床学是法医学中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内容涉及人体损伤程度、伤残等级、医疗事故、医疗损害、监外执行、保外就医、医疗依赖、护理依赖、休息期限(误工期限)、护理期限与营养期限等内容。法医临床鉴定的实施对查明案件事实、定罪量刑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法医临床学已被提出全新的要求,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发生了质的变化。传统的法医临床学理论教学模式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学生过分依赖于教师对知识体系的讲解并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导致了法医临床学理论教学与司法鉴定实践脱节现象的发生,更不利于将素质教育理念落到实处。而法医临床学实验教学将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模式,结合案例教学法大大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但实验教学课时相对较短,无法系统的把法医临床鉴定的思维模式贯穿始终。

二 虚拟仿真实验室在法医临床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与传统实验教学体系、模式内容及方法等相比,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具有明显优势。虚拟仿真教学实验室可以做到线上教师和学生虚拟交互操作与线下综合实验训练相结合,促进学生将法医临床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到操作实践当中,构建法医临床学综合训练模式和新型学生主动学习体系,为提高专业学生创新能力、鉴定能力以及科研思维等整体素质奠定了基础[2]。

\

 
(一)法医临床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构建

我们以颅脑损伤的法医学鉴定为例构建法医临床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以动物实验、虚拟解剖以及实际案例进行颅脑损伤法医学鉴定实验是提升法医学专业学生司法鉴定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但由于动物实验耗时、虚拟解剖设备昂贵以及案件发生的随机性,使法医临床鉴定中颅脑损伤的内容在本科生教学中涉及不深,在现实学生实验教学中也难以实现,阻碍了实验教学水平的提升,并严重影响了当前本科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颅脑损伤是法医临床学司法鉴定的重点和难点。引入生物力学、分子生物学和神经电生理学手段可以引导学生从现代科学技术理念和思维来分析和解决法医学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此,我们构建了颅脑损伤的法医学鉴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共包括五个一级模块,分别为规范与结构、成伤机制鉴定、损伤时间鉴定、活体损伤鉴定、死亡原因鉴定,每个一级模块下设3个子模块,包括基础知识学习与通关、实验示教视频/动画观看、交互式虚拟实验操作与案例实训内容。

(二)法医临床学虚拟仿真教学实验平台的应用

以活体损伤鉴定中的案例分析为例,首先学生需要对所涉及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所了解,进入考核学习模块进行学习,通关后进入案例信息模块,该模块包括案件信息、病历资料、影像学资料、临床体格检查等实验内容,完成以上内容学习后进入到法医学实践模块包括案情调查、法医体格检查、法医专科检查等内容。相应模块完成后,根据学时设置可单独完成鉴定报告,也可以联合完成鉴定报告。鉴定报告提交后进行考核点评价,每个考核点进行分值加权,最终按照百分制形式评价报告。每个考核点根据其在鉴定报告中的重要性,其分值分为5分、10分、20分,最终按照一级模块的题目完成鉴定报告,满分100分,80分以上为合格。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把实际案例以动画形式直观地表现出来,结合已有的操作说明和评分体系打破了时间和空间对实验教学的限制,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除此之外,学生可以在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中操作不同类型的仪器设备,使用不常见的检查器械模拟实际案例场景中难以碰到的情况,这样从根本上完善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衔接。

(三)法医临床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推广

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开始探索利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进行教学改革研究,以弥补现有专业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不足。通过搭建虚拟仿真实验室教学平台引入了大量的网络教学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并丰富了理论教学的内容。但虚拟仿真实验室教学平台中教学资源的共享渠道却十分有限。相关统计数据表明[3],11.54%的医学类高校已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实践教学,但有42.30%的高校认为网络教学资源在虚拟仿真实验室教学平台中共享程度不够。如何进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在不同医学院校间的推广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以法医临床学为例,我们认为应构建以学科专业为中心的虚拟仿真联盟,不同院校根据自身特点组建法医临床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群。平台群应囊括大部分法医临床学实验教学项目内容如(1)眼损伤后对结构损伤的认定、视觉功能障碍的评定以及伪装视力障碍的鉴别,涉及眼科各类常规设备的虚拟使用技巧;(2)耳损伤后对结构损伤的认定及听觉功能障碍的评定以及伪装听力障碍的鉴别,涉及耳科各类常规设备的虚拟使用技巧;(3)颅脑损伤损伤后对结构损伤的认定及神经功能障碍的评定以及智能障碍的鉴别,涉及脑科学各类常规设备的虚拟使用技巧;(4)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的体格检查,涉及多系统多部位的诊断技巧;(5)四肢大关节及手功能的体格检查技巧;(6)用虚拟仿真的方式,模拟诱发电位、肌电图、脑电图等功能检测的方式,让学生充分了解上述检测方法的机制大致步骤,并巩固相关知识,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构建的法医临床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群,适合不同院校法医学专业的培养,既解决了网络教学资源的供给不足,也避免了平台建设资源的浪费。

三法医临床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前景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已成为高等院校本科教学教改研究的新趋势[4]。法医临床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将数据库开发、网络交互、多媒体融合等技术有机结合,使学生融入虚拟实验环境,营造多元化的教学环境。同时,学生围绕所学知识点进行由简单到复杂且相互关联的进阶式学习,通过实际案例的实训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并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们依托江苏省优势学科、苏州市司法鉴定公共服务平台等,从法医学学科发展需求出发,围绕培养创新意识,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融会贯通,为提升学生培养创新性思维、科研技能和法医学鉴定实务能力奠定了基础。

\

 
参考文献

[1]王卫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思考与建议[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12):5-8.
[2]郑卫红,汤桂成,吴杰.推进基础医学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探析[J].基础医学教育,2017,19(4):310-313.
[3]曾俊菱,王仲来,宫雪,等.虚拟仿真实验在刑事科学技术专业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展望[J].甘肃科技,2019,35(3):79-80.
[4]周亦武,邓伟年,罗桑旦增,等.法医病理学虚拟仿真教学实验室的建设与展望[J].基础医学教育,2019,21(03):231-234.
[5]张爱鹏.天津高职院校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建设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9,6(57):115-11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35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