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科技论文写作是动物科学专业本科阶段通识教育的公共选修课,该课程的主要特点是课时少,内容多,实践能力要求高,导致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教学改革的措施。
关键词:科技论文;教学现状;存在问题;教学改革
本文引用格式:杨敏,等.动物科学专业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9,6(87):63-64.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因此,现阶段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职能,对于大学来说,人才培养是核心,科学研究是做好人才培养工作的前提条件,人才培养是服务社会、传承和创新文化的直接表现。而科学研究需要以科技论文的形式整理发表,以供他人借鉴,避免重复劳动,对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科技论文是针对科学研究成果做出理论分析和总结的一种专用文体,对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但要求作者必须具备很强的科学技术知识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要求学生掌握当今科技论文有关写作常识性和规范性方面的要求,才能撰写出符合科学性、可读性、可交流性的科技论文[2]。
科技论文写作是石河子大学动物科学专业本科阶段通识教育的公共选修课,主要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写作意识和提高信息查找能力,在写作中结合案例加以分析,清晰阐述科技论文的框架结构,增强学生从事科技论文写作的兴趣。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科研选题、科研设计等科研基本程序和基本规则有基本的了解,在此基础上,重点掌握各种类型的科技论文的写作方法和写作规范,为其从事自然科学的研究工作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然而,目前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学生学完课程很难具备预期的科研素养和能力的提升,甚至在后期做毕业论文设计的时候,学生出现文献格式不正确、二次引用等问题。因此,科技论文写作这门课程的有效展开还需要进行深入探讨。
一《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现状
大学本科生是未来从事教学科研等与科技活动相关的主力军来源,肩负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重任,而科技论文对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科技写作能力是科学技术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因为写作不但能反映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反映其逻辑思维能力。然而,目前学生意识不到该课程的重要性,加之教学手段单一,无法引起学生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
(一)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大纲涉及内容繁多,除了基本的科技论文和毕业论文的结构内容之外,还包括科技论文的评价体系;科研论文的投稿、发表流程;科技报告的写作;科技情报的写作等内容,而总学时只有16学时,课堂时间讲授内容做到面面俱到的话,无法兼顾知识体系的系统化和实操性,造成学生掌握知识零散,与实际脱节,难以建立科技论文的整体概念。教师很难在如此短的课时把内容完整、透彻的讲授,严重制约了授课的效果[3]。其次,没有了笔试的压力,学生对课程本身不重视。作为考查课的科技论文写作,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同学认为选修课只要完成作业就一定会通过,对平时作业、课程论文,出现敷衍态度,甚至出现大量粘贴、抄袭他人论文的现象。
(二)缺乏合适教材
目前,虽然有关《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著作有一些,但没有针对动物科学专业领域相关的教材。教材中虽然包括论文撰写的环节及规范内容,但是案例分析和结果讨论部分的内容,都不适合动物科学专业,对于刚接触科技写作的学生很难理解。这也导致了学生不能有效的对课堂内容进行复习、归纳和总结,在完成课程作业过程中,上课时候反复强调的问题仍会出现错误,教学效果较差。
(三)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科技论文写作》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授课,教学效果有待提高。科技论文写作是一门以提高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课程,所以应当以课堂讲授和学生实践方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然而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或沉迷于手机或复习考研。学生很少能够针对自己的论文,主动思考写作方法,探讨写作技巧。因此目前的教学方式很难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能力,学生学习过于被动,影响授课的效果[4]。为了提高学生科技论文的写作水平,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需要完善课程体系及授课方式,对现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
二 教学改革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学校教学实际情况以及本课程的特点,应该加快对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方法进行改革,提高学生对该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的写作实践能力,进而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效果[5]。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根据本专业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在固定课时的情况下,根据对已完成毕业论文的大四学生或已毕业的本科生进行调查分析,整理出学生在科技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掌握学生对该课程的期望,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增加课堂实践写作环节。结合我校畜牧专业相关知识,对课件进行不断更新和完善,从而使理论讲授部分内容丰富、增加专业性,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尝试将科研成果引入到教学案例中,也就是现在提倡的“科研反哺教学”,用本专业的科研论文作为案例,易于学生理解,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查阅文献设计毕业论文,更好地激发科研兴趣,并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5]。
(二)教学方式的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介绍学术论文写作要点,通过结合石河子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内容要求进行分析,让学生对毕业论文有基本的了解。其次,选择和本专业相关的有代表性的科研论文进行讲授,让学生更具体、更深入地了解科研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与前期收集到的问题汇总,进行进一步的筛选。针对筛选后的问题,逐一进行分析,让学生掌握如何解决这类问题。课后,根据教学内容,让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同学根据自己的试验内容及研究结果进行写作、图表描述、文献检索练习等,然后课堂进行分析、点评。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学以致用,切实提升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及论文写作的逻辑能力。最后,在学生完成毕业论文之后,通过多种电话、邮件、微信等多种途径调研学生对科技论文写作这门课程对他们完成毕业论文的帮助,为后续教学改革奠定基础[6]。
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教学模式发生巨大变化,“慕课”、“雨课堂”等教学模式的出现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通过有效结合,可以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不仅提升学生的课堂有效参与度,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最终提高教学效果。其次,充分利用现在丰富的智能化工具及学生喜欢上网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介绍文献管理软件的使用、文献检索、常见制图软件及数据处理软件。课后利用“雨课堂”、电子邮件等进行在线答疑、课后讨论、课外资料共享等,为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提供便捷的学习平台[6]。
(三)调整考核方式
《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传统考核模式是给几个选择话题,撰写一篇综述。然而,学生在撰写结课论文时,存在大量抄袭现象,既无法考核其写作能力,又助长了剽窃行为。因此,有必要优化课程考核模式。引入“雨课堂”、“慕课”等现代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可以把课堂讨论作为成绩依据之一,最后的考核方式以小组讨论、撰写相应模块写作的方式进行。该方式不但考核了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 结语
综上所述,科技论文写作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因此有效开展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培养迫在眉睫,要求学校、学科结合自身发展,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实用的教学内容,创新的教学方法和合理的考核方式,最终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实践(党的教版),2017(11):4-20.
[2]麻开旺,等.我国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培养之我见[J].高教学刊,2018(13):119-121.
[3]马正,等.《科技论文写作》任务驱动式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7):75.
[4]张国强.《科技论文写作》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教育现代化,2018,5(09):102-103.
[5]杨敏,等.畜牧学专业《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畜牧科技,2019(06):12-13.
[6]刘美君,等.草业科学专业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改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9(06):275-27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