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毕业率和学位授予率是评价一所大学本科生学习效果最主要的两个指标,顺利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证也是每一位大学生的最终诉求,但每年都有大量的应届毕业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能顺利毕业和取得学位,以结业生的身份离开学校。本文以新疆大学地质与矿业工程学院2019届毕业生为例,通过对其中结业生的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其结业的关键因素,并对降低地矿类专业结业率提出解决建议。
关键词:结业;影响因素;解决建议
本文引用格式:史光明,等.地矿类专业结业生数据分析及解决方案建议——以新疆大学地质与矿业工程学院2019届毕业生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85):344-346.
一 新疆大学地质与矿业工程学院2019届毕业生基本概况
我院2019届本科毕业生共有162名。其中,普通类学生91名,单列类学生4名,民语言类学生35名,双语言类学生32名。
2019届毕业生中毕业117人,学位111人,结业45人。毕业率72.2%,学位率68.5%,结业率27.8%。其中,领取毕业证的学生中,普通类学生73名,单列类学生1名,民语言类学生24名,双语言类学生19名。
与2018届毕业生相比,学院整体毕业率提高14.8%,学位率提高11.1%,结业率降低14.8%。
(一)学院各专业班级毕业、学位、结业情况分析
通过表1可以得出,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率和学位率最高,结业率最低,其专业毕业率和学位率均为76.6%,结业率为23.4%。采矿工程专业的毕业率和学位率最低,结业率最高,其专业毕业率为60%,专业学位率为57.1%,结业率为40%。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毕业率、学位率和结业率居中,其专业毕业率为75%,专业学位率为68.8%,结业率为25%。毕业率和学位率最高和最低的两个专业之间,毕业率相差了16.6%,学位率相差了19.5%。三个专业中,只有采矿工程专业的毕业率和学位率没有达到学院的平均毕业率和学位率,结业率超过学院平均结业率22.2%。
具体到每个班级进行分析,采矿14-2班的毕业率和学位率是学院所有班级中最低的,相较于采矿15-1班,毕业率和学位率分别减少了9.1%和14.7%。勘查15-1班和勘查15-3班毕业率和学位率差别不大,位列学院的第二、第三名。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中,资源15-3班的毕业率为全院最高,超出学院平均毕业率15.3%,资源14-2班的毕业率和学位率排在专业第二位,资源15-1班的毕业率和学位率排在专业第三。
(二)学院各专业班级学业绩点的分布情况
通过表2可以得出,我院19届毕业生中,绩点最高的为3.82,绩点最低的为1.34,相差达到了2.48。有6名毕业生的绩点小于1.8,其中采矿14-2班4人,勘查15-3班2人,只有资源15-3班的1名毕业生绩点超过3.8,其他大部分毕业生的绩点都处在1.8至3.8之间。平均绩点分布与毕业率和学位率呈现出部分正相关的关系,采矿14-2班绩点小于1.8学生最多,其毕业率和学位率也最低,资源15-3班出现绩点最高的学生,其毕业率也位列全院最高。
(三)结业生未通过课程情况分析
通过表3可以得出,结业生未通过课程排在前五位的是:专业课、创新学分、任选课、大学物理、工程力学,未通过人数超过5人的课程环节也是这5门。有7名学生仅因1门课未通过而不能正常毕业,这7门课程为: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量统计、大学物理、计算机技术基础、零起点英语、专业课和任选课。专业课和创新学分在结业生未通过的课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也是他们不能按时毕业的主要原因。
二 地矿类专业结业生结业原因分析
我院的三个本科专业,分别是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工程、采矿工程,这三个专业均为工科专业,因此学习内容无论是公共基础课还是专业课都较为艰深枯燥,对学生的运算、理解、实践操作等能力都有较高要求,而这恰恰就是结业生的薄弱环节,其学习能力上的不足也直接反应在考试成绩上。
我院大一、大二学生在修读公共基础课期间,基本上都要学习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量统计、工程力学等,这些基础课对学生高中时的学习基础有一定的要求,若高中时基础较为薄弱,则很难通过这些课程。大二下学期开始,学生就进入专业课学习过程中,如上文所述,我院大多数专业课都对运算、理解能力有一定的要求,结业生在修读这些课程时,往往也会感到力不存心。
另外,我院三个专业均为自治区紧缺专业,创新学分均要求为6分,这对学生的创新创业、参与竞赛、参加活动的能力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有些学生完成自己的基本学习内容都稍显吃力,更没有能力达到创新学分的要求。
三 解决方案建议
(一)以专业认证为契机,加强学业质量过程管理
本科教育的学制是四年,一个学生最终不能顺利毕业,不是某一个学年造成的,而是四年累计的结果。目前,各大高校正在大力推进专业认证建设,而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的教学设计、持续改进的质量保障机制,通过专业认证实现人才培养过程的标准化。因此,需在进行专业认证准备工作的同时,结合认证工作核心要义,健全高效的学生培养目标达成的教学管理体系,实现教学质量全过程管理,定期评价所有学生的培养效果,而不是大四最后评价一次。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学业警告制度的实施,对部分学业困难的学生,要及时发现、及早预防。但不能单纯的就是给予警告,而是要针对性的给予帮助措施,例如对不能适应大学生活造成学业困难的,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因家庭生活困难不能专注学业的,及时给予生活补助等。
(二)合理制定教师评价标准
“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还是存在于我们身边。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评价标准往往是单一划线,不仅将不同类型的大学置于同一标准之下,更是将各具专长的教师置于同一评价体系之下,而且评价的依据是僵化的条条框框,缺乏“个性化”和“人情味儿”。今后对教师的评价,应多维度考察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成绩与贡献,尤其要提倡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和第一要务,变厌教为愿教,使以教学为主的教师,有劲头、有奔头、有甜头。
(三)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
课程是大学本科教育的核心,尤其在如今信息化的社会,信息网络和手段使各种知识快捷传播成为现实。因此,大学教师不能局限于以前传统的授课模式,而是要紧跟时代变革,应用智慧课堂、翻转课堂、慕课等多种授课形式向学生传播知识,只有把课程建设好,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的自觉性,进而降低结业率。
参考文献
[1]李盾.大学生结业的数据规律及解决方案-以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为例[J].统计与管理,2017(6):30-32.
[2]吴同祥.新建本科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探思-基于C校本科毕业率与学士学位授予率的数据分析[J].三明学院学报,2016(33):1-6.
[3]管伟明,张紫昭,等.新疆民语言学生采矿工程专业教学方法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6(13):200-20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