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信新通道建设探讨论文

发布时间:2021-04-19 09:30:1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目前自媒体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在自媒体平台上以更加自由的方式在展现给读者。大学生作为自媒体包括公众号等最大的受众,一是时间碎片化,二是信息内容高度简练,三是内容丰富多样,涉及范围广,四是语言相对传统信息的表达更加风格多样。这就启示高校的相关思想工作政治教育者着力于采用这种新的教育方式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为了更好地利用微信新平台进行教育,必须对平台的建设进行探讨,选择适合的图文形式,以时代化的语言进行思想政治的教育。为高校的思想政治等开拓新的发展方向,类比于自媒体的宣传,增加同学们的互动和积极性,提高文章推出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信新通道

本文引用格式:蒙丽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信新通道建设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6(99):215-216.

目前随着碎片化时间的出现,手机的公众号的关注人数越来越多,特别是大学生能够利用的相关的碎片化的时间越来越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利用好这些碎片化的时间,推出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们在碎片化的时间里进行思想政治等方面的学习。利用碎片时间完成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相比较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公众号的形式推出的相关内容结合以图文、短小的视屏、有趣的互动既能够完成相关的时间利用,又能够进行教育。已经有部分高校开始采用相关的方法,但是质量效果不一致,这就需要我们不断进行探讨,从而利用好新平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给人的印象就是刻板、无趣,难以接受,高校的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学习、看书本知识,看长篇大论的文件课程录像,在课堂上看到的是玩手机的现象相当严重,难以根治。老师在教育的工程中只能够运用实例等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加上需要给不同批次的学生进行讲解,重复的讲解也会消耗老师教育的热情、积极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书本、文件、通知、会议和相关的主题电影来体现,但是这些教育方式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学生的课外的时间增加负担,反而引起抵触,耗费正常的休息时间。另外作为使用很久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大家从小接受到大,难免会觉得缺乏新意,接受能力也有所下降。

经过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了体现教育的成果高校基本采取的成果检验的方式就是考试与论文,为了获得满意的成绩,大家需要花一定的时间进行复习、背诵等,同时又要花费部分的时间进行考试,再一次降低同学们的兴趣,教育的效果也仅仅是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简单的分数,不能够确定学生真正地吸收了多少理论知识,教育的质量也难以保证。

二 微信新通道的发展概况和优势

目前部分的高校已经开始通过官方的公众号进行相关的政治思想教育,包括短视频、简单的故事介绍、最新的时事政治等,但是从数据的分析上来看点赞、参与互动的人数都是比较少的,甚至都不到本校的师生的百分之十,和网络媒体相比甚至只是一个零头。可以说在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新通道的建设效果还是不理想。这一点就需要借鉴网络大V的一些表达方式等,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接地气,更加可行。说到微信新通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

 
(一)合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

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比,微信新通道的建设对于时间的利用是比较高效。比如说是课间的十分钟、排队吃饭的时间等等,这些时间的利用能够极大地减少大片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通常一篇相关的文章的内容不能够过长,否则难以坚持看完,就会和传统的长篇大论一样,本质上的优势也会消失。所以微信新通道的建设就是利用短小精悍的文章,一点一点地把空闲的时间都利用起来,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格式及语言灵活多变,引人注目

随着微信新平台的发展,排版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格式越来越多样化,在微信新平台上将简单的文字配上极有个性的图案。利用图片、文字、视频和分割线进行有机的组合,在看文章的时候会增强观看的趣味性。再加上网络平台的越发开放,在思想教育方面的语言风格也是越来越多样化。专业的理论性的语言和幽默风趣的网络语言或者是诙谐幽默的段子结合起来,让高校的学生在碎片化的时间里感受到幽默,潜移默化中感受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减轻思想政治教育上讲课的负担。

(三)内容范围广,与时事相结合

随着平台的进一步发展,每天打开手机看公众号等平台渐渐成为一种习惯。人们脑海中的信息也随之更新,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的建立在进行文章的推送的时候要注意更新信息,使文章的时效性提高,加上浏览的信息较多的时候,接受到的信息范围比较广,所以在推送的时候可以涉及的方面也比较多。

(四)互动性比较强,便于交流

微信新平台的建立有利于线上的交流的进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交流方面明显不充分,很多人可能会有疑问。而微信新通道的建立可以使得高校的学生随时留言,提出问题或者个人的见解。交流时间弹性,交流方式操作简单,每个人都有提问的权利,都能够发表自己的看法。加上文章的风格比较多样化,交流起来更加没有障碍。

三 思想政治教育如何与新平台进行结合

(一)利用标题提出中心吸引粉丝


很多自媒体在进行宣传的时候会选用比较容易吸引人的标题,可能只是文章的一个小的点,但是借此获得大量的点击与关注。但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众平台,不能够像网络自媒体一样成为“标题党”为了吸引流量、点击量不择手段,所以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高校的微信公众号需要中心思想。为了是文章的内容有趣有内涵,可以将文章中心与相关热点联系或者利用典故、俗语等取标题,从而尽可能地吸引读者,同时又能够简单明确地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

(二)传统的故事和时事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多方面结合

丰富有趣的故事普及和简单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是新平台建设的灵魂。在新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做到与平时的教育方式的不同。在文章的编写上要注重趣味性,不能够死板地进行文章的摘抄、新闻的转载等,需要有个人的评论观点,可以与时事结合,与传统故事结合,要注意用语的多样性,紧跟潮流,才能吸引大学生主动查看,主动交流。

新平台的建设要利用好目前信息更新快的特点,但又不能一味地注重快新闻,还应当注重与实在有用的教育理论结合,否则不如选择看新闻。再加上微信新平台上多样的排版功能,文章的整体形式越发多样化,格式相当丰富,利用好平台的功能可以极大地吸引阅读者的目光,再说到丰富多样的排版模式,使得新平台教育和传统文字有所区别,不再是传统的大段的文字,适当的分割线等可以舒缓眼部的疲劳,阅读文章的间隙适当休息,给予大脑休息思考的时间,有效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度。

(三)利用平台,设置交流版块,增强互动

平台的功能更多样化,拥有投票、留言等各种互动功能。可以定期地利用这些功能进行与阅读者的互动,对喜欢的话题进行投票,留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值得注意的是,观点的表达需要得到回复,起到一个互动交流的作用。

(四)利用互动的连续性保持好粉丝的关注

为了保持持续性的交流与互动,每一次文章的结尾可以适当的留下简单的悬念和下一次的话题,保持阅读者的热情,吸引阅读者进行互动,从而对公众号持续性关注。可以通过分享故事等方式增加阅读者的粘性,本质上和自媒体经营平台的目的是相通的,主要就是吸引用户并保证用户的不断地关注度,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持续性稳定性,使得思想教育的微信新通道不至于沦为形式主义。同时,粉丝的关注量、阅读量等可以从侧面一定程度上反应新平台的教育的质量。关注量体现了标题的新颖性趣味性,阅读量体现了内容持续一定时间段的连贯性、趣味性。可以根据最近一段时间的关注量阅读量来了解体现文章的内容的质量。

(五)统一整合杂乱平台

随着平台数量的增加,高校也紧跟潮流开始有自己的开放的信息平台,但是各种平台过于杂乱,难以确保质量。对于过分杂乱的平台,要积极进行整合,主动避免信息的冗余,在统一的平台上用最精炼的内容进行表达,带来的教育效率也会提高。

\

 
(六)未来思想教育新平台的发展趋势

未来随着各种新平台的进一步发展,会伴随着更加多样化的形式的衍生,利用这些新的形式文章格式也一定会越来越多样化。加上目前人们和手机在一起的时间占了生活时间的大半部分,自媒体平台的机会也有所增加,所以未来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发展机会,人们得到的信息也大多数来自于自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类的公众平台也会向规范化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会成为教育方式的普通途径。

四 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来都是高校学生的必修课,为了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越来越多的教育途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教育保持在一种富有趣味的氛围里,保证学生的兴趣很重要。目前的主要发展方向就是微信新平台的建设,能够实现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教育。

参考文献

[1]全永丽.以微信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吉林大学,2015.
[2]王森.微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D].太原理工大学,2015.
[3]田仲金.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4.
[4]赵昕.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3.
[5] 刘嫣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新论[J].教育现代化,2019,6(12):127-129.
[6]张晓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信新通道建设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04):48-5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22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