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和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加速,社会和企业对各种创新性人才的需求量不断上升,这也对高职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习掌握高等数学的理论知识,并引导学生进一步发展其数学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同时注意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在培养发展创新型人才的背景下,高职数学教学要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高职数学教学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达到高职院校人才培育目标,为社会企业输送大量全面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高职数学;数学建模;数学实验
本文引用格式:戴庆华.创新型人才培养下的高职数学教学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9,6(92):120-122.
高职院校是为社会和企业培育专业性人才的基地,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学注重实效性、针对性和实用性。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能够培育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创新发展能力,也是为相关专业的学习和发展进行服务的一个重要课程。当前社会企业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量不断上升,在这一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需要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要结合数学教学的规律和实践情况,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和理论水平,对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优化,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在数学思维、数学素养各方面实现全面发展,达到良好的数学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发展良好的创新能力,为后续的学习和就业打下基础。
一 高职数学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一)教学模式陈旧,理论与实际脱节
当前高职院校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依然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而且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往往特别注重对相关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忽视了引导学生对数学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导致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仅仅满足于对基础理论的学习和掌握,未能充分促进学生数学整体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完善,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
(二)学生学习兴趣不足,教学效果不佳
数学学习是一项对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具有较高要求的一门学科,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自身数学基础较差,导致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面临不少困难。另一方面,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很难感受到乐趣,这进一步地打击了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和兴趣,使得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消极应付,对数学学习的效果不关心,导致数学学习整体效果很差。
(三)数学教学缺乏相应的创新思维训练
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往往很关注数学基础知识和理论知识的教学,但是对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则比较缺乏。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仅仅关心如何答题、如何应付考试,当数学达到一定标准以后就放弃继续深入学习和思考,导致学生对数学不求甚解,进而影响到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数学素养的有效培养和提高,导致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相对弱化。
二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构建高职数学教学模式
(一)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理论教学
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可以科学运用数学建模方法和理论,组织学生进行数学建模竞赛,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促使学生投入到数学教学中来。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下,主要由老师进行课程讲解,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难以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通过数学建模,则可以将学生有效吸纳进入数学教学课程,因为数学建模是一个开放式问题,学生可以参与到具体的操作中来。在组织学生进行建模教学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根据教学内容引入具体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要结合学生的具体专业和生活背景,注意将数学内容与学生的专业学习内容和日常生活进行联系,将数学知识融入学生生活中经常碰到的实际案例和细节中去,从而将数学教学生活化、日常化和生动化,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其中的数学知识内容和相关问题。此外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选择对应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使用互联网和多媒体等现代化工具来开展数学教学,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乐趣。
灵活运用教学案例引入关键点,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建模。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意根据教学中的关键点来引导学生对数学思维数学理论进行感悟,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建模,比如可以从学生身边的实例出发,如各种助学金和当前流行的住房贷款等内容,引导学生通过数学模型对其进行深入学习和掌握。
老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为学生布置相关的课余作业。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强化课堂学习的数学知识,老师有必要针对学生生活实际布置相关的数学作业,促使学生在课余时间运用学习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的问题,促使学生通过这个过程来强化其个人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帮助学生达到良好的数学学习效果。比如课余引导学生在课余思考椅子问题,也可以引导学生对相关的现实问题进行思考,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其中的原理,得出最佳的数学方式,取得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引导学生使用数学软件进行数学学习,增加学生的数学能力
数学软件是用于处理各种数学问题的软件,这是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得到深入发展以后的产物。数学软件具有强大的计算功能和实用功能,能够满足各种运算、建模、设计等功能。在引导高职院校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时候,可以结合数学内容和教学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利用相关的数学软件,将其与具体的数学问题和数学环境结合起来,运用数学软件进行相关的计算和建模,引导学生通过数学软件来进一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加深对数学思维的培养和发展,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老师要鼓励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积极运用数学软件,要以这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实现对具体数学知识内容的学习和掌握,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在引导学生学习数学软件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软件进行相关的运算,用数学软件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不断增加学生的数学学习成就感和获得感,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三)数学课内容中加入相关的数据处理与分析内容
要想真正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想能力,就需要在高职院校数学教学过程中根据需要增加一定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内容,这个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将课堂学习得到的数学知识进行实际运用,将其运用到具体的生活实际中去,从而帮助学生实现整体数学思维能力和运用能力的提高,帮助学生真正实现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老师要注意结合学生专业和具体生活实际来安排相关的数学分析内容,确保其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具有紧密联系,帮助学生在分析这些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对相关数学知识内容的学习和领悟,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整体效果和有效性,提高学生的整体数学能力。
(四)改革评估标准
高等数学评估方法一直是试卷的书面测试。但是,由于高职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较差,学生普遍害怕数学,考试通过率较低,考试不通过的学生只能参加学校的补考或重修。这种评估方法可以有效地检查学生对数学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但是,对学生掌握能力进行考察并不好,因此迫切需要改革高职院校的数学评估标准。项目类型评估(20%)可以添加到评估方法中。教师安排任务,学生复习相关材料,建模和计算,分析建模结果,最后给出问题的可行性建议并提交论文。
三结语
高职院校肩负着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良好实践技能的综合性应用型人才,在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对人才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对其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这种背景下,高职院校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以不断提高教学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并注意联合实际提高学生对相关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进一步实施拓展延伸,从而为学生的综合性素质发展打下基础,帮助学生实现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完善,促进学生能实现良好就业和发展。
数学教学历来是高职院校的一个教学难点和重点,因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数学基础一般较差,而且数学学习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加上老师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低下,难以大多理想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当前的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帮助学生进一步发展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还要注意对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进行实践建模活动,将课堂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促使学生进一步发现数学知识的魅力和作用,也帮助学生发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综合性提升,帮助学生实现整体性发展和完善。还需要针对高职院校数学的评估机制进行改进,要注意运用评估机制来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引导,帮助学生进一步发展其整体数学能力。
针对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个发展,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还可以帮助学生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进行创新。数学建模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果将数学建模融入高等数学教学中,一方面,它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这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需要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将理论和实践应用相结合,不断探索、总结经验、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朱志鑫,陶文辉,刘静霖,等.高职数学课程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的路径探析[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01):82-84+118.
[2]斯彩英.思政教育融入高职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探索[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9(04):64-67.
[3]杨伍梅,吴训青.高职数学教学与数学实验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8,9(23):36-37+41.
[4]杨伍梅.信息化时代高职数学教学更应重视情感教育[J].教育现代化,2018,5(45):354-356.
[5]曹桃云.基于数学建模视角的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33):48-50.
[6]刁光成.基于“互联网+”技术混合教学模式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05):68-71.
[7]杨颖颖.信息化教学背景下高职数学课程改革分析与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31(06):98-101.
[8]游安军,曹广福,杨裕.高职数学课程范式:从模块化到类别化[J].数学教育学报,2017,26(04):92-96.
[9]尚秀丽.中高职数学课程教学衔接的探讨——以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6(03):85-87+120.
[10]潘炜.高职数学教学方法的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8,5(08):206-20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