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创新模式下BIM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1-04-17 14:23:5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BIM技术在国内外建筑业中的推广,行业对熟练掌握BIM技术的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然而当下大部分高校BIM课程的开设仍无法满足行业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本文结合在高校BIM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通过对BIM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考核方式进行探索,进而提高BIM课程创新实践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BIM技术;创新模式;实践教学

本文引用格式:武东辉,等.创新模式下BIM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97):50-51.

近年来在建筑行业新兴的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是一个反应建筑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建筑数字化的具体体现。BIM将多维的信息模型集合至单一的模型,同时贯穿于规划好的设计时间到建筑运营维护的整个建筑生命周期,能够使参与者(包括政府官员、设计、施工、最终用户等)在建筑模型中了解或者修改相关的模型信息,提高从业人员工作效率以及减少重大威胁的发生。然而,BIM人才的缺乏是现今建筑业BIM技术应用的最大障碍[1-5]。高校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高校承担着BIM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任。

一 BIM教学现状

近些年来,BIM技术在国内外建筑业得到了很大推广,特别是在美、日、英和欧洲一些国家发展较快。国外大学为满足业界人才需求,对相关课程进行了改革研究。目前美国75%的高校将BIM融入课程中,其中宾州州立大学采用工程管理模式进行基于BIM的工程类跨专业教学研究。奥本大学在施工专业开设了单一教学模式的BIM软件教学。

自2014年城乡建设部发布相关政策,到2019年BIM有关的条例日益完善,指出只有培养更多的BIM专业型人才,将BIM的概念被人们所熟透,才能推动国内的BIM技术发展,以体现我国建筑业先进的生产力。数字建筑已提升为国家战略,基于BIM的教学研究已成必然发展。我国内许多高校开始在各个专业相关的教学中增加BIM相关课程,进行相关教学改革。如,青岛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在专业教学体系中增设BIM技术应用专业课程,吉林建筑大学、长春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开设了BIM创新实践课和专业选修课,安徽工程大学在系列专业课中融入BIM技术,大连理工大学在毕业设计环节尝试了BIM方向,大连民族学院增设了BIM实验选修课程[2]。

\

 
二 存在的问题

尽管国内外展开了多方面的BIM课程改革尝试,然而,目前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师资力量缺乏,学生知识储备不足

各高校谋求发展,加大了引进青年人才的力度,青年教师作为专业发展的新生力量,对学院的教学及专业的体系结构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国内外快速发展的BIM技术如何引入课堂教学,需要熟悉并熟练掌握BIM技术和专业知识的师资力量相互协作。BIM技术融入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相关的专业教学所涉及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BIM概述、3D建筑模型设计、BIM机电深化设计、工程量计算、4D进度计划以及5D工程造价等。目前大部分高校同时掌握BIM技术和专业技术的教师相对缺乏,教师团队协作有待深化。

BIM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BIM技术的体系结构,熟悉BIM的基本工具,解决“如何学习BIM,将BIM技术应用于建筑全生命周期”问题。单调的理论讲解不足以建立学生直观的认知,学生知识储备有待深化。BIM技术涉及软件较多,不足以在课堂讲解中全部讲解,学生在专业理论体系建立的同时,还需要培养课外学习能力和BIM团队协同意识。

(二)理论与实践分离

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是先在教室进行理论课程讲授,随后在实验室开展理论验证学习,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使得理论和实践教学相分离,学生学习知识流于表面。最近各个高校进行学时压缩,学生所学更是一知半解,长此以往,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动力不足。

(三)考核方式单一

在传统的教学中,BIM课程考核方式往往考核平时表现、实验部分两部分,其中实验部分一般在60%以上。实验考核多为实验报告占60分左右,实验考核及内容占40分左右。而后者的考核多为对某项具体操作的练习,按部就班的练习,缺乏专业知识体系的融会贯通,理论与实践脱节。

三BIM教学改革

创新是现代科技进步的不竭动力,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的灵魂。大学生作为新生的中坚力量,需要不断增强其创新意识。在BIM教学中需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树立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教学水平,培养大学生对BIM技术兴趣。

(一)加强BIM技术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教师作为BIM教学改革的主体,加强教师BIM技术的系统性培训与学习。利用参加培训班、去设计院或施工单位等实习实践机会增加青年教师BIM技术学习机会,鼓励青年教师参加设计院等工程实践锻炼,为BIM技术教学提供有力的师资基础。

(二)理论教学方式

随着课堂理论讲授学时的压缩,传统的课内填鸭式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课堂内容的讲授,这就需要调动课堂内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采用项目驱动方式,在课堂开始前提出引导性策略,将学生进行分组,利用学习通、雨课堂等工具实施线上线下教学方法。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中采用翻转课堂方式,由学生分享课前学习所得,借由指导教师解答补充拓展所学知识。学生在课后巩固知识,并按项目任务进度进一步加强学习,将课堂所学与实践工程相结合。通过构建微信群、学习群等方式建立学生与学生、学生与企业、学生与指导教师间的交流。

(三)实践教学方式

在实验实践教学环节,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以项目任务为主线,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完成所学掌握知识点的学习。在项目驱动教学中依据教学大纲及授课内容将知识点分为不同的教学任务。每个项目分为四段。首先,通过项目引导,学生认识掌握新知识。其次,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相关的项目任务进行实施;然后学生将各个任务模块内容进行整合调整;最后学生对所整合模型进行深度优化设计、施工组织模拟等操作。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利于学生知识点的掌握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

除了实验环节外,对学生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学生在BIM学习过程中思维最活跃,指导教师应依据实际情况开展BIM相关的比赛项目,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鼓励并指导学生参加BIM相关的竞赛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校企协同育人实训项目,直接参与实际工程。

\

 
(四)课程考核方式

传统的考核方式学生成绩可以量化,但是理论与实践容易脱节,往往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发生。在实验中教学中采用开放式考核方式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查阅文献获取信息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指导教师融合分项考核知识点选出一批具有综合性的项目供学生选择,通过组织汇报,上报学习阶段性成果等方式监督学生的学习过程,最后以成果为导向,对学生所做最终模型成果进行考核。综合学生整个实践环节对学生所学情况进行考评。

四 结语

BIM技术是基于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目前学校的课程改革也仅仅完成了最基本的一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BIM课堂教学与教学大纲的融合、BIM实验室开放教学管理的优化等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思考解决。

参考文献

[1]刘成.基于BIM的工程项目管理沙盘模拟实践教学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10):433-437.
[2]任晓耕,王浩宇,杨志成,等.BIM技术在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专业中的应用研究[J].高教学刊,2019,99(03):133-135+138.
[3]钟炜,张馨文,姜腾腾.BIM仿真在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3,5(06):7-11+34.
[4]钟炜,张馨文,姜腾腾.BIM仿真在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3,5(6):7-11.
[5]赵彬,甄萌.基于BIM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J].城市住宅,2018,25(01):61-6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17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