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呈现学生多维成长过程的新型档案构建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1-04-17 10:50:4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学生在校期间的多维度表现无法通过传统的档案管理呈现。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各项行为数据进行采集,通过多元分组归类,形成学生多维立体画像,便于学生信息的统计、保存、传递、分析和利用,为提升档案工作效率和管理效果提供新的路径参考。

关键词:档案;多维;新型

本文引用格式:张新亭等.呈现学生多维成长过程的新型档案构建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89):267-26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营造一个人人才能发挥的良好环境,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努力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发光出彩。思政教育旨在转变提升学生思想认识,端正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理想。素质教育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发展能力,培养学生全面的、可持续的职业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社会交往能力。

思政教育与素质教育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社团活动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其模式契合职业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诉求,一是社团活动的形成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为生活场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读和认同提供了动力基础,二是社团活动方式多依靠实践展开,实践的理性具有促进职业院校学生感受思政教育真谛的功能。学生在校培养过程需要进行记录、留存并加以利用。但传统学生管理档案与当前学生管理需求存在差距,需要新型学生管理档案,以便于实时传递、利用、分析,提升学生管理工作效率和效果。

一 传统学生管理档案的现状

文件管理贯穿整个学生学习过程。传统学生档案作为一种基础性文件,使用历史悠久,以记录学生的个人基本信息、课业成绩、评奖评优、党团资料、毕业登记表等为主要内容,其载体媒介多为纸质,具有一套成熟的填写、保存、传递体系,具有使用时间长、填写规范、转接有序的特点。

虽然传统的学生档案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成长过程信息,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其一,传统纸质档案信息自动更新程度低,档案记载的是阶段性的总结内容,更新频次为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其二,传统纸质档案信息录入效率低,通常第一手录入信息的组织者为班主任、辅导员,信息的录入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和物力;其三,传统学生档案仅部分教师接触,掌握第一手资料的班主任、专业教师接触较少,学生本人不能接触档案。因此传统学生档案更多的是事后记录和文化成绩的记录,记录的层次感不强,同时对档案信息的分析利用极少,学生工作者、教师、学生无法通过档案进行多向性互动,信息的传递性差。

\

 
二 构建新型档案载体的现实需求

学校教育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目的,目前学生思政及素质教育开展方式与内容较多,但存在以下不足:一是虽活动开展较多,但更多的是以学校为主导教育养成,对学生真实的渴望需求未能进行深入分析;二是活动由不同部门组织开展,活动以条状的组织进行,分散性较大,其整体性及系统性不足;三是作为学生成长重要环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如两课课程,但思政教育实践践行如文体活动、竞赛活动、发明创造、人文艺术、素质教育等则体现较少。

多维度、多层次开展学生思政教育和素质教育,要求学生档案记载的时效性强,传统学生档案无法满足素质教育内容要求、反馈要求、多层次要求,因此需要记录学生素质成长的新载体。

三 新型档案载体组成要素分析

(一)有效融入信息技术资源


信息化建设深入推进,有助于党团建设多校区间的共享,有助于全面了解掌握业余党校学员、团员思想状况。利用网上党校和远程教育方法,为党员、预备党员、团员开展多层次、多维度的教育,丰富活动形式。以信息化技术对发展学生党员进行过程记录和节点把控,提升学生党员发展质量。

(二)强化生活思政教育理念

当代学生个性多元,学生分散性大,彼此间缺少沟通交流,考察人与被考察对象处在不同环境下,相互间了解较少,全面开展思想政治细致度存在不足。教室课堂是思政教育的主要讲授场所,同时要重视学生公寓的阵地作用。同处一室、一层的同学间相互了解较为深入,互动深入,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表现更加完整,可以在生活公寓中按照专业、系部区别开展特色思政教育工作,从而发挥公寓在育人中的引领作用,使得选拔和培养学生党员更接近基层实际,思政教育活动更接近学生生活实际。

(三)思政与学工管理统筹推进

研究表明,通过结合先进的管理理念,引入网络信息技术,依托现有的校园信息网络,通过概念创新、方法创新和制度创新,构建思想政治和学生工作管理平台,是实现思政教育、素质教育、学生管理等优质、高效、节约的管理目标,提高相关工作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高校基层党团与学生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党团工作与学生工作的效率、管理水平和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建设节约型校园的要求。

(四)强化基层支部模范引领

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主导作用,真正实现与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延伸同步,党组织建设到哪里,组织活动就开展到哪里,思政教育就深入到哪里,党员的身份就亮在哪里,模范带头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四 构建多维度学生成长过程档案的路径分析

(一)构建多维档案的指向性


多校区背景或依托母体学校办学的独立学院,整合学生思政教育、素质教育等要素内容,在多维度档案体系中,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社会、了解学生的需求,倾听学生的心声,数据记录与实际表现互动,有针对性的开展活动指导,品德、学识、修养、能力齐头并进,将学生思政教育、成长经历固化、系统化、细致化,提高可操作性。

(二)多维档案的内容组成

以多维度档案作为载体,贯彻立德树人的目标,秉持全方位、全过程育素质教育理念,其承载的要素为素质教育活动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现全方位、全过程理念,包括学习,文化和体育活动,社会实践,职业规划等,探索建立适应不同类型学生的教育认定体系和权重考量,如文体活动参与及获奖、思政讲座、社团活动有效参与次数、创业活动等使得教育活动有规可依,有效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和潜力。

(三)多维档案的呈现方式

学生本人获得自己一定时间阶段内社交、学习、思想等360°的认识,了解自己成长的足迹,真实感受到自我的前后对比,进而总结、反思,制定改进措施。将一段时期学生表现等进行总结,留下改进提升的空间,形成可追溯改进过程的记录载体,互动共同见证学生成长的过程。

(四)档案载体的有效衔接

多维度学生档案应根据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任务,思政教育等活动形式各有侧重,在校期间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学生思政活动、社团、社会实践等环节,引领学生融入新环境,明确新定位,重在启迪思想转变,让学生走好大学生涯的第一步;第二阶段增加社会实践,通过顶岗实习、专业调研、专题培训等环节,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能力和专业素质能力;第三阶段通过创业孵化、职场体验、就业实践等环节,引导学生深入对社会认识,思想逐渐成熟。

五 新型档案的实践探索

以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两地区办学的现实需求,使得学院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采用高效率的方式来采集、保存、分析学生在读书期间各项表现数据,形成学生多维立体画像,有效实现校区间的学生管理信息的整合。

一是通过采用口袋校园信息化软件,同时以校情和实际需求推动软件的升级,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兴趣参加1个及以上学生社团组织,让学生对自身进行定位,找到同龄的同行者,起到发掘潜力、互帮互助的作用。二是各级组织纳入统一平台。学生社团根据文艺、体育、科技、志愿服务、社科、理论等项目等进行分类,形成社团集群,每类社团定向发布活动讯息,同时设置班级群,组织学生参与社团活动,有效进行跟踪记录学生的参与过程,降低了信息发布、采集的成本。三是采用智慧门禁系统。通过采集学生人像数据,在教室、公寓、校门口设置人像设备,实时采集、汇总、分析学生的到课、归寝、返校等数据,纳入学生行为预警网络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四是通过教学诊断平台建设,将学生的成绩、班级排名、思想表现等数据进行采集,为班级管理、系部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通过以上措施,按照社会参与、政治素养、学业进步、职业素养、心理素质、身体健康、主动自习、参与讲座、行为养成等对学生在校期间各项活动进行分类,形成学生多维立体画像,要素信息数据化,便储存、可迁移、易分析、广适用,能够在校区间、年级间、系部间传递使用,便于相关查阅。

\

 
参考文献

[1]徐畅,吕明.基于个性化学分与零学分设计的职业院校素质教育课程构想[J].职教通讯,2016(30):1-3.
[2]曹刚.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学分体系构建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24):151-152.
[3]刘丰林,徐伟民,孟三爱,袁文.关于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学分制度的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6):58-60.
[4]肖凤翔.职业院校学生社团活动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职教论坛,2016(12):25-29.
[5]宇业力.多校区大学学生工作困境及其对策的探讨[J].前沿,2006(12):76-78.
[6]吴小玲.多校区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挑战与对策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04):31-33.
[7]李雪斌.多校区党建工作新视角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15-16.
[8]周静.基于多校区模式下学生党建工作创新机制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28(5):1+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154.html
本文标签: 档案 ,多维 ,新型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