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实际教学中,教师对课堂结尾一般是进行简单总结。但是,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发现,只进行简单总结的课堂结尾有效性却不高。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在课堂结尾创设一定的情景,以此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达到课堂总结的作用。
关键词:情景创设;高中化学;课堂结尾
本文引用格式:李恩恩,等.情景创设在高中化学课堂结尾中的作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79):267-268,272.
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这样一个现象: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花费大量功夫,而在结尾时却因为时间关系匆匆罗列知识点进行结课,最后教学效果却甚微,学生不但没有真正理解知识,而且还抱怨教师讲得不够清楚,作业太难、化学课太枯燥等。因此,课堂结尾的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研究发现,在化学教学中利用情景素材,能够将枯燥无味的化学理论结合实际,以形象生动的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1]。本文就在课堂结尾创设情景做一探讨。
一 课堂结尾研究状况
研究发现,目前学者对化学课堂结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课堂结尾的艺术[2],鲜有人去设计新情景去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热情。但是在其他科目,就发现有对课堂结尾进行进一步设计。例如李雪在《高中物理课堂结尾教学的实践研究》[3]中,通过课堂观察学生的反应,推测学生对该种结尾方式的态度,从而判断这种结尾方式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这种结尾策略的教学效果。研究结论指出课堂有效结尾策略具备的特征,其中包括“充满趣味性和新鲜感”“与生活联系紧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比国外教学,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在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课堂上教师不会单纯地讲解知识,而是发挥着教练的作用,为学生创造学习情境[4],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解决各种问题。因此,化学课堂结尾设置情景具有一定的研究性。
二课堂结尾情景设置的策略
课堂结尾的功能在于整理知识方法、反馈教学信息[2]。因此,通过情景来结尾也要围绕这两个目标。化学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实际生活常识是化学知识的外在表现。因此,对于整理知识方面,可以设置生活应用式的情景,通过情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加工,从而达到归纳总结的作用。例如,可以制作本节知识相关的情景图与知识结构图(如图1所示)展示在课堂结尾,让学生通过观看情景说出所学知识,从而达到问题出现在真实情景中,可以是生活情景、影视情景、生产情景。学生通过情景里的问题去思考,并且说出解决情景问题的实际方法,在反馈的信息中,学生理解的就回归课本,不完全理解这个过程如图2所示。
三 以情景结尾,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高中阶段,学生由于升学压力以及学习任务繁重等因素的影响,特别不希望机械性地记忆知识。特别在课堂结尾的时候,注意力不够集中,学习的效果也比较差。长期以往下去,学生厌学情绪就越高,教师幸福感也会较低。
例如在讲解《化学键》一课时,多数教师在结尾时是直接罗列化学键的相关知识:化学键包含离子键和共价键。尽管教师在课堂中讲解了离子键和共价键相关知识,但是学生还是对此知识还是没有更深刻的认识。此时,借助生活常识让学生对化学知识进行有意义的理解,则较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一教师在对化学键进行结课时,PPT展示了如下情景:
教师提问:图1铅笔写字为什么有声音?因为石墨之间碳原子的共价键断裂;图2形象表示是生活中哪种物质呢?将食盐水溶于水化学键有破裂吗?通过生活常见的铅笔写字加深学生对化学键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培养注意观察生活细节,同时学会利用化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疑问,这一过程符合新课程标准(2017版)中的“在情景中学习”教学理念[3]。用动画图来表示离子键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电子式的书写以及理解,同时课堂又不失趣味。
又如教师在对《氧化还原反应》一节进行结课时,运用苹果被氧化生活例子导入课程,同时在结尾时再利用该情景:我们知道削完皮的苹果放置一会变色,其实是苹果发生了氧化反应,如何防止苹果氧化呢?利用本节课知识可以解决吗?有的学生会想到将水果放进水里,有的想到用柠檬汁(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学生兴趣顿时被激起,教师最后再布置相应的课后习题。通过设置这一情景,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应用联系起来,以达到保持学生学习动力的效果。
四以情景结尾,渗透STSE教育
新课程标准(2017版)强调教师要注重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教育,其中主张对学生进行人文意识的熏陶以及综合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此外,在教学中渗透STSE教育,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4],因此教师结课时不仅要重视总结归纳课本知识,还要拓展延伸一些知识来呈现社会中的情景,从中引发学生对社会、技术、环境问题进行关注和思考,以及就一真实情景问题开展项目研究。例如,在教学《基本营养物质》这节后,借助学生学习皂化反应的契机,以一自主探究的活动方案作为结课情景。给学生展示工业制取肥皂的方法的,同时延伸到生活自制肥皂,借机让学生课下去学习,查找工业肥皂与手工肥皂的区别,工业制肥皂对环境的影响等,同时鼓励学生去制作属于自己的肥皂。然后通过学校开展的科技艺术节,让学生展览自己学习的成果,最后学生在师生的肯定中增强了学习化学的动力。
五以情景结尾,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教育部2014年首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概念,2016年正式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了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有五个方面,分别是: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感。因此,教师要深入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并且在课堂上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去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课堂结尾也应在设计范围之内,并且与课堂导入相呼应。例如,在讲解《二氧化硫》一课时,以葡萄酒中含有二氧化硫为情景导入,结课时进行了呼应,并设计活动让学生对二氧化硫一节进行总结。下面是具体过程。
以上课堂结尾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素养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以上情景活动,学生对知识进行了有意义的理解,同时也在理解中建构了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通过这一过程,也培养了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
六 结语
综上所述,以情景结尾,将情景与知识串联起来,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同时渗透STSE教育,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应重视课堂结尾,注意运用多种方法提高课堂结尾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祥斌.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情景素材”的开发和应用[J].学周刊,2018(13):52-53.
[2]毛杨林.新课程化学课堂结尾艺术探微[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9(03):16-17.
[3]李雪.高中物理课堂结尾教学的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
[4]伍云霞,于晨晨,武晓华.中外课堂教学情况的对比及启发[J].教育教学论坛,2016(30):4-6.
[5]梁淑仪.让化学课堂结尾余音绕梁[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08):40-41.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7]李雪松,袁华.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STSE教育[J].教育现代化,2018,5(15):212-21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