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欠发达地区高校学生大多来自边远山区,学生高考成绩偏低,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研究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原因,找准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因素,有助于指导欠发达地区高校的教学改革。通过开展对学生的网络问卷调查显示,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内因包括自我效能感、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和学习习惯等,外因则包括学习氛围、同龄群体、家庭环境等。通过对欠发达地区大学生学习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发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学生自身方面与学校方面两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高校学生;自主学习;影响因素
本文引用格式:张仕学等.欠发达地区高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75):128-130+136.
1972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提交的《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报告。美国学者托夫勒曾有言:“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2018年8月,教育部印发通知,要求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以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在社会飞速发展、教育体制持续变革的时代大背景下。“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被社会各界人士广泛提出并加以强调。
学生自主是指对自己的学习负责的能力,包括制定学习目标、学习计划、选择学习策略和方法、监督学习活动和评价学习结果等一系列学习过程。一所大学的学校学习风气、班级学习风气、宿舍的学习氛围都对学生个体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有强烈的影响。已有专家学者对大学生自主学习相关工作作了深入研究[1-4],但就欠发达地区的高校而言,存在学校学习氛围较差、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导致很多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相互影响,造成群体学习风气不够浓厚。最终导致欠发达地区高校,能够自主学习的学生并不多,学生大部分课余时间用于娱乐。因此,对欠发达地区高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极为必要。
一问卷调查
本文以贵州省某市本科高校大学生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通过调查目前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编制《关于欠发达地区大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调查问卷分为2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大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调查,包括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学习效果、自我效能感五个维度。每个问题设五个打分项,5分制计分,得分越高说明自主学习状况越好。第二部分是大学生自主学习影响因素调查,包括学习环境、教学因素、同龄群体、家庭环境等五个维度设计问卷。通过对某高校理工类专业各年级共计500人发布网络调查,共有488人成功提交调查结果。
二 调查结果分析
(一)内在影响因素
1.自我效能感
这一概念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于20世纪70年代在其著作中提出的。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它的强弱影响着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3]。通过调查数据统计得到学生自我效能感影响统计如表1所示。
根据表1中的调查数据显示,认为自己的自我效能感好的同学只有132人,占了27.05%,总体占比较少。而认为自我效能感一般和不好的同学占了39.14%,占比较大。这一数据显示了该高校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总体偏差。原因是来自边远农村的孩子普通缺乏自信。
2.学习态度
根据调查数据,学生学习态度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统计如表2所示:
结果显示,欠发达地区高校中许多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目光仅停留在获取毕业证和学位证,对于各种竞赛和培训毫无兴趣,觉得无关紧要。而对于考试也是及格万岁的态度,不注重学习过程,抱着临阵磨枪的态度来进行考前突击复习,没有真正掌握所学知识。此外,学习态度不端正的问题在大学课堂之上也尤为普遍。学生上课迟到早退、课堂上玩手机、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糟糕等情况,在欠发达地区高校学生群体中屡见不鲜。而如此糟糕学习态度,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学生们甚至会逐渐丧失自主学习的能力。课余学习时间安排多少
3.学习动机
根据调查数据,学生学习动机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统计如表3所示:
根据统计结果可知,在欠发达地区高校大学生中,认为自己的学习动机达到正确的仅有87人,占比17.82%。而一般和较为正确的两个选项人数高达381人,占比78.07%,显示出大部分人对于自己的学习动机是比较迷茫的。
步入大学后,部分学生从高中紧张的学习状态中松懈下来,认为考上大学就已完成任务,安于现状,缺乏远大理想,抱着及格万岁的心态。但随着专业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学生对未来的发展前景感到迷茫,甚至出现抵触学习的现象,学习动力难以持久。
4.学习方法
根据调查数据,学生的学习方法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统计如表4所示:
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除与学生智力水平有关外,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学生的学习方法。表4可知,认为自己学习方法不合理及一般水平的同学占到63.94%,因此,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影响欠发达地区高校学生的主要内因之一。原因是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缺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
(二)外在影响因素
1.学习氛围
根据调查数据,学习氛围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统计如表5所示:
从表5中可以得知,绝大多数同学都认为学习环境对于自主学习的影响巨大。其中认为影响较大的高达80.53%,占比惊人,只有3.28%的同学认为影响较小。
在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制约了教育的发展,设备的缺失和老化、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方法的陈旧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发展空间,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造成阻碍。在对学习环境的调查中,大部分学生对于校园的学习环境都是不满意的。图书馆、自习室、机房等自主学习场所设备和环境都较差。图书馆图书资料不全,无法提供学习自主学习需要的图书资料;机房的设备陈旧卡顿,相关专业学生无法得到相应的硬件支持;少量的自习室,带来了吵闹和拥挤,导致学生们甚至不愿意去自习室。这些校园环境因素,让学生们的自主学习积极性遭到打击,自主学习能力逐渐下降。
2.同龄群体
根据调查数据,同龄群体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统计如表6所示:
从以上统计数据可知,47.54%的同学认为同龄群体对于自己自主学习的影响比较大。在同龄群体中,总是不可避免的产生攀比、从众等心理。由于欠发达地区高校的学风较差,学校教学考核不严,相当比例的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而最终却能顺利毕业。从而大多数学生都未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中。
3.家庭环境
根据调查数据,家庭环境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统计如表7所示:
从表7可知,84.23%的同学都认为家庭因素存在对于自主学习的影响,只有15.77%的同学认为家庭因素较小,其中47.75%的同学认为家庭因素的影响力还是较大的。在欠发达地区高校大学生中,家庭因素对于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深远且巨大。究其原因,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主导甚至决定性的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性格和思想上更为成熟,能够更好的面对学习和压力,从而有更好的自主学习能力。而欠发达地区高校学生大多来自农村贫困家庭,无法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许多农村家庭父母认为只要考上一个大学就已经很满足了,对于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不关心、不关注,甚至过于放纵。加上孩子从小所受的较为落后的农村教育,会一定程度上导致自律性差、自主性低的问题。
三总结
通过对某欠发达地区高校各年级学生的调查和分析,得出了影响学生自主学习内因包括自我效能感、学习态度、学习观念和学习习惯,外因则包括学习氛围、同龄群体、家庭环境和社会文化等。因此,欠发达地区高校教学改革应把人才培养方案、营造良好的学风等作为主要切入点,增加培养学生人生观和学习方法等课程,重点提升学生自信心和获得感,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恩惠.基于工程实训的高校学生自主学习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9(04):70-71.
[2]胡大敏,胡靖堃,刘颖.高校多学科自主学习的问题与策略[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8,37(08):133-135.
[3]梁道美.大学生公共英语自主学习的困境及对策研究——以南疆高校民族大学生为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37(12):144-147.
[4]郑鲁燕.地方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与对策研究[J].荷泽学院学报,2019,41(01):109-116.
[5]吴冰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28):25-2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