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面向休闲产业的应用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以西安欧亚学院休闲管理学院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1-04-06 15:39:1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地方本科院校在应用型转型过程中存在理念不够丰富和完善,路径不够清晰,特色不突出等问题。本文以西安欧亚学院休闲管理学院为例,基于成果导向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及岗位胜任力素质理论,探索了从人才培养顶层设计、课程体系设计、课堂教学模式设计、支撑平台及保障体系的设计等一套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大学;面向休闲产业

本文引用格式:张瑜,王鹏飞.面向休闲产业的应用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以西安欧亚学院休闲管理学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76):3-4+118.

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提出已有普通本科高校要由“传统研究型”向“应用型”转变,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把办学思路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培养定位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办学模式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018年教育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人才培养为本,本科教育是根。“人才培养”“教学改革”“队伍建设”是加强本科教育的“高频词”,这为本科教学改革的指明了方向。

2015年来,一部分地方本科院校成功转型,且进行了自身特色,但是,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还存在转型发展的理念不够丰富和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的路径不够清晰、特色不突出等问题,培养的人才不能完全回应社会期待。明确培养定位、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是应用型本科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西安欧亚学院从2006年开始转向应用型人才培养,培养模式采用产学双主体合作培养,课程体系设计与市场需求、职业标准相对接,师资队伍建设以教学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培养为主,致力于打造“商科教育领航者”的特色。欧亚学院休闲管理学院在学校转向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战略背景下,提出了构建依托休闲产业的应用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走差异化发展的战略。经过多次调研和论证,确定依托蓬勃发展且具有强劲生命力的休闲产业办学,培养定位确定为“为休闲产业培养应用型管理人才”。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改革,探索一套应用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一相关理论基础

(一)成果导向教育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最早出现于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基础教育中。主要指明确培养目标定位并系统地组织实施教学过程,以确保学生围绕培养目标而开展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毕业时获得实质性的学习成果。OBE是以学习成果为出发点,围绕预期产出目标、教学实施过程、成果评估三者的紧密结合,逆向设计教学过程的教育理念[1]。

\

 
(二)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点首先由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在1952年提出。华中科技大学赵炬明教授丰富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提出了新三中心,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教育教学应以学生当前发展状态为基础,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教学方法围绕学生学习而不是老师教授;教学的目标要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中心,即学生学习效果是评价教学的主要标准,在教学过程中,应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效果,并根据学习效果,对教学过程进行控制,以持续提升教学质量[2]。

(三)岗位胜任力素质

素质一词由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1973年在他的一篇名为"Testing competence rather than intelligence"文章中首次提出。他在文章中指出:决定一个人在工作上能否取得好的成就的三个因素有职业行为、职业技能以及职业素质。胜任力素质模型构建的常用方法有三种:行为事件访谈法、专家小组讨论法和问卷调查法。

二应用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一)面向产业的人才培养顶层设计


面向产业的专业教育体系有四大特征,一是人才培养的层次、类型、数量、效果由职场决定;二是人才培养的过程融入职场文化,课内外的培养关注学生解决问题、团队合作、有效沟通等职业素养的培养;三是采用产学双主体培养,从产业引入顾问、专家等师资,企业除了作为实践基地外,还提供其他硬件和软件设备;四是培养效果接受职场检验,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企业满意度等是检验人才培养效果的主要指标[3]。

休闲管理学院把“面向产业、产教融合”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将学院愿景确定为“每一家休闲产业著名企业,都有我们的毕业生”,以“推动国民休闲健康水平,提升国民生活品质”为使命,培养目标定为“面向休闲产业,突出应用型、跨界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培养能够胜任旅游、会展、体育等休闲产业新业态,具有优秀职业素养,掌握新技术的管理人才”。在顶层设计的指引下,进行教学改革。

(二)基于岗位胜任力素质和OBE成果导向理念的课程体系

休闲管理学院将岗位胜任力素质应用于建构毕业生未来胜任目标岗位的能力素质模型。通过对休闲产业发展趋势及职场人才需求及岗位素质调研,确定专业培养定位及培养目标,构建包含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岗位胜任力模型,基于胜任力模型构建专业课课程模块;在OBE成果导向理念指导下,修订专业培养目标及职业发展能力,确定毕业要求并细化为学习成果和指标点。基于满足指标点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确定课程体系及专业培养计划。通过课程教学实现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培养学生毕业后胜任工作及职场发展[4]。

(三)“3+X”人才培养模式

在校第一年强化通用能力、专业基础知识培养;第二年强化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培养;第三年强化职业能力培养。前三年的全面培养,为学生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第四年为学生提供定制班学习、境外高校研修、管培生实习、合作企业实践等成长路径,不仅为学生就业打好了基础,更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四)“三维协同”的课程教学模式

“三维协同”的课程教学模式指从教学内容、授课教师、教学空间三个维度重构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由传统的“教材”到“模拟+真实项目”;授课教师由传统的“专业教师”到“专业教师+行业教师”(专业教师侧重于知识体系搭建,行业教师侧重于专业技能,通过合作开发课程、设计学习任务等,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空间由传统的“教室”到“教室+企业现场”,针对现实的管理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真实的案例、真实的问题、真实的学习场景,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专业教师和行业教师的引导下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学习动机、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果显著提升[5]。

(五)“三要素互动”的支撑平台

以学生学习和发展为中心,从教学、师资、产学研三要素互相推动。构建平台支撑体系。从经费、实训室、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为教学改革提供条件保障,校内5个产业研究所和工作室等产学研平台建设,支撑真实项目制教学,通过建立教师循环挂职、校内职称评审、积分制绩效考核、课酬奖励等制度,加强“双师型”师资建设,激励教师开展教学改革和产学研。


\
 

(六)以学习效果为中心和结果导向的质量保障体系

教学效果最终是由学生学习效果决定。学院建立了一套以学生效果为中心和以结果为导向的质量保障体系,从日常教学秩序、课程质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等三个方面进行监督和反馈[6]。日常教学秩序从课程执行率、学生到课率、教与学互动频率等数据监测。教学质量监控从课程开设、大纲制定、课程实施到课程评估与反思,进行对PDCA循环评价,以保障课程质量,促进课程持续改进。通过年度专业自评,学院内部周期评审评价专业培养目标达成情况及学院人才培养质量。

三结语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能力为中心,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应围绕着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加以设计,人才的培养过程更强调与一线生产实践的结合。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特征,探索适合自身培养定位和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并能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为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薛玉香 , 王占仁 . 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研究 [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2):29.
[2]徐理勤,顾建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运行条件探讨[J].高教探索,2007(3):58-60.
[3]王青林.关于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3(6):15-16.
[4]张士献,李永平.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综述[J].高教论坛,2010(10):98-101.
[5]姜运生.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35-37.
[6]方炫,徐琪.高校师范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现状与创新构想[J].教育现代化,2018,5(09):19-21+3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75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