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将人文教育融入高职课堂教学中,与时下提倡的立德树人理念不谋而合。在阐明人文教育融入高职课堂教学的必要性之后,提出高职教师通过领悟教育文件精神、阅读人文经典、专业经典书籍、MOOC学习、知识付费、赴企业挂职多措并举提升人文精神和专业水平,进而介绍了人文教育的四大内容即生命教育、智育教育、美育教育及德育教育融入《经济学基础》课堂教学的具体策略,并指出将人文教育融入高职课堂教学的具体注意事项。
关键词:人文教育;高职教育;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本文引用格式:杨双林等.将人文教育融入高职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以《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75):223-225.
一 将人文教育融入高职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一)将人文教育融入高职课堂教学是国家及社会对高职教育的基本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1]哲学家周国平说:当今教育的种种问题,归结为一点,实际上是人文精神的失落,而且失落的相当全面。[2]这段话可理解为国家和社会对教育工作既心存担忧也寄予厚望,高等职业教育理当种好自己的责任田从而消除社会各界对教育的顾虑,而课堂教学又处于高职教育相对重要的环节,将人文教育融入高职课堂教学中,才能更好地完成国家和社会赋予高职教育塑造灵魂和生命的时代使命。
(二)将人文教育融入高职课堂教学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要求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到2022年,建设50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150个骨干专业(群);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因此各高职院校要想谋求更大发展,势必从争取进入“双高”行列中获得机遇,为培养出如同纪录片《大国重器》中所介绍的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奠定思想基础,而这些目标唯有高水平的人文精神的指引,才有实现的可能。由此可见,高职院校为谋求更加长足的发展,人文教育融入高职课堂教学势在必行。
(三)将人文教育融入高职课堂教学是高职教师自我提升的内在要求
任何一位教师,只要热爱教育,均会将学生爱听自己讲课视为一生中的最佳褒奖,任何物质奖励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这种内在的精神享受即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最高层次,即自我实现。每一位有自我提升追求的高职教师,所有努力均指向让学生爱听自己讲课,而受学生喜爱的课程无不饱含内在精神,因此将人文教育融入高职课堂教学,是高职教师自我提升的必由之路。
二 将人文教育融入高职《经济学基础》课堂教学的教师准备
虽然当前高职课堂提倡“以学为主”,与较早提出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一脉相承,其真正实施对高职教师要求颇高,即德才兼备,这里的“德”当理解为善良、丰富、高贵的人文精神,“才”当理解为专业理论知识丰富、专业实践操作精通,缺乏德才的两桶水,以学为主、学生的主体地位只能停留于概念层面。因此欲从根本上提升高职课堂教学质量而让学生有获得感,需将人文精神恰如其分融入高职课堂,而此举又决定了必须以高职教师深刻领悟人文精神为先决条件。
(一)教师通过领悟教育文件精神及阅读人文经典提升人文教育理念
国家出台的各项教育文件,可说是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教育结晶,值得每一位教师反复品读并用心领悟,有了这盏心灯的指引,人文教育步入高职课堂的脚步将更加坚定不移。
陈果老师系复旦大学哲学博士,戴建业教授终生从事文学研究与教学,专业和职业决定了他们始终徜徉于人文文库中,其课堂教学的引人入胜可说是对哲学和文学理念把握的熟能生巧,由此可知高职教师深刻领悟人文精神的方式方法——用心阅读和欣赏人文经典,人文经典呈现形式多种多样,高职教师可根据各自时间安排、所处地点灵活选择,不过因通常人文经典著作为其他形式人文经典之蓝本,阅读人文经典著作相当于获取了一手人文资料,而观看由人文经典著作改编的戏剧、拍摄的电影电视剧则可视为人文经典著作的二手资料,或多或少均有所改变,因而阅读人文经典原著应成为高职教师提升人文精神的首选方法。
(二)教师通过阅读专业经典书籍、MOOC、知识付费及赴企业挂职锻炼提升专业实力
与通过阅读人文经典提升人文精神同理,专业理论的精通亦可通过阅读专业经典书籍来完成,教师应花费更多精力于专业书籍阅读。
相较于精通专业理论而言,擅长实践操作则更应成为高职教师的必须和特色,而实践操作的精通需要真正在企业实践锻炼方能实现。《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的出台,将为高职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提供前所未有的契机,因此高职教师应主动赴企业实践,在企业多观察多询问多思考,若有机会动手操作则更好,摒弃企业小,无事可做的成见,秉持谦卑心态,逐渐提升实践水平。
MOOC、知识付费为高职教师提升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拓宽了渠道。比如“得到”APP里面“薛兆丰的经济学课”,为高职院校经济学课程教师深化对经济学知识的理解迎来大好机会,中央财经大学王福重老师于功夫熊猫平台开设的“重点”音频栏目,指导高职经济学课程教师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经济现象,“好大学在线”平台上台湾中正大学崔晓倩老师的“生活中的经济思维与创意思考”课程,让高职经济学课程教师了解台湾的经济学课程教学现状和过程,并对经济学理论的应用选取了新的角度。经济学课程兼具经典与时尚,因此教师们阅读经济学大师们的原著讲出其经典的一面,阅读如《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参考消息报》等杂志,借助热点事件解释经济学规律,讲出其时尚的一面。
三将人文教育融入高职课堂教学的实践图景
“经济学基础”的主讲教师,具备了丰富的人文知识和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后,在课堂上即可游刃有余地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人文精神的滋润下无痕地分享给学生。
(一)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即教育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和享受生命。经济学课程教师需用心研究如何运用经济学专业知识来包装生命教育,以保证学生乐于接受生命教育,否则过于明显的说教方法会使学生对所谓的生命教育退避三尺。
“经济学基础”课程中的一大重要消费规律,即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如香烟、酒类及毒品等此类少数商品并非始终遵循该规律。长期抽烟首先毒害抽烟者的肺部、长期过量饮酒损害饮酒者的胃部和肝部,毒品更是全面摧毁人体健康。生命对任何人都平等,只有一次,一旦失去就再也无从挽回,因此人人均应远离毒品,不抽烟、少量或不饮酒,这是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和享受生命的基本前提,那些过度消费以上三类易上瘾商品中的一种或几种的人们,或多或少对生命持麻木态度,未曾体会到生命的神秘之处,随意挥霍健康,他们对自我生命尚且如此,对待他人及其他物种的生命或许更加麻木。
(二)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智育教育
人文教育即为将人之为人的本性启发出来并使之生长良好,具体在智育教育方面就是培养学生灵活的头脑、强烈的好奇心、独立思考的习惯。而高职学生从总体看最缺乏的就是对知识的好奇心及独立思考的习惯,这就决定了智育教育的核心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智育教育。
1.上好第一次课,激发学生的经济学兴趣
学生对一门课程会不会产生好奇心、会不会感兴趣,第一次课最为关键,经济学基础也不例外,这就决定了经济学基础的主讲教师第一次课应围绕启发学生对经济学的好奇心来备课,甚至用一辈子准备这每学期的第一次课。相比较而言,主讲经济学基础的教师,对经济学中的两大重要规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教学活动中的负面影响,领悟得更为透彻,因此,想要启发学生对经济学课程的兴趣,教师需要在课程中采取不同教学形式,比如讲授、观看视频、提问、分组讨论等,并且各种形式涉及的内容均为学生们所熟知第一次课重点在于让学生愉快地感受到学习经济学之趣味性,其他诸如课程学习内容、课时分配、上课要求及考核方式等均可放在第二次课及以后。
2.每次课堂侧重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在课程开始的第一或第二次课堂上,向学生们申明课程注重的是培养大家的独立思考能力,欲使学生心中毫无顾虑大胆思考且日益精进,需首先让学生明白独立思考之所以然。以色列这个国家听过的人不少,也都知道这个国家人均年读书量全球之最达63本之多,以色列广泛流传三句话:孩子放学回家妈妈经常问的是“今天你问问题了吗?今天你问好问题了吗?”“走进一条河流,可以顺水,但要永远逆水走。永远逆水走”“天下越难做的事儿,越容易做成功”。如若不善于思考,则无从提出问题,更不能提出好问题;如若不善于思考,则无勇气永远选择逆水走,无勇气选择做难做的事儿,可见思考尤其是独立思考对一个人变得优秀乃至国家繁荣富强何等重要。学生们将来在工作岗位上会遇到各种复杂的突发问题,恐怕唯有一贯的独立思考才能真正能够助其灵活应变。
3.采取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课程考核方式
高职教师可供选择的课程考核方式较多,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有:题型多样的开闭卷形式、全为主观题的开闭卷形式、全为客观题的开闭卷形式、撰写专题文章并制作PPT汇报、阅读专业书籍撰写读书心得制作PPT汇报、撰写原创案例并制作案例集等,更能提升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考核方式为后三种,结合近几年高职学生生源及学情,似乎后三种考核方式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发挥其优势。
(三)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德育和美育教育
1.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自然地融入课堂教学
德育的核心应为培养人高贵的灵魂,引导学生任何时候都不能做亵渎人身上神性的事情。总体来看,经济学这门课程总是与金钱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课程教师需深刻领悟立德树人的内涵及意义,平时留心收集素材,讲授经济学规律时适时适度地穿插德育教育相关案例。伟大的企业均有伟大的价值观,而伟大的价值观基本均源于创始人高远的思想境界,换言之即高贵的灵魂,比如开发微信的主要负责人张小龙,拒绝在微信开启界面插播任何广告,损失了月均几百万广告收入的同时,给用户带去了超高的体验,使得微信成为迄今为止无人能敌的社交软件,因此只有高贵的灵魂才能助人类登上某一领域的珠穆朗玛峰。
2.使美育教育如清泉般流进学生内心
主讲教师应时刻注意到课堂上给学生美的熏陶、美的享受。从外在的、短期的方面来说,教师们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讲课声音尽量做到抑扬顿挫、课程PPT清晰美观,就是直接的美育教育。因此教师课前化一些必要的淡妆,平时注意口腔清洁卫生、注意保持身材和发型、各个季节购置几套在气质、风格、价格等方面均适合自己的服装,这些方面不应是高职教师被动接受的要求,而应成为自我的内在需求,因为欲对学生实施美育教育,从外在给学生舒服的感觉、美的享受,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不过欲使学生获得既长远又深层次的美育教育,非熏陶学生热爱阅读不可,尤其应阅读文学名著,其次是人物传记和专业书籍,因文学名著几乎均为真、善、美的集合,蕴藏着深厚的哲理,读者无形中会感染到主人公高尚的情操。
四 结语
在高职课堂中融入人文教育,首先是高职教师自身应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亦即有善良、丰富、高贵的灵魂和强烈的好奇心,而“经济学基础”课堂融入人文教育,同时还需教师对经济领域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和较高的实践应用能力,唯有两者均过硬,才能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因而决定了高职教师(固然包括经济学教师)需要在整个执教生涯中制定合理的、不同阶段的目标,有效利用稀缺的时间资源,将人文教育和如滋润万物的春雨般融入课堂教学中。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重磅!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通稿全文)[R].群众杂志微信公号.2018-09-10.
[2]周国平.周国平论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3]周国平.周国平论教育2:传承高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4]华桂宏.经济学基础(第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