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在我国,基础教育主要指国家规定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即国 民基础教育,是每个公民都要接受的基本的教育。随着社会进步 与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需求日趋旺盛,对教育层次的要求越来越 高。由周仲飞主编的《基础教育近观》一书包括教育、教学、生活 三个篇章,既有对基础教育本质、现状及原因的分析,又包括对家 庭教育重要性的阐述,层层递进,深入浅出,极具哲理性,呈现三 大特色。
一是源于现实,真实性强。1977年恢复高考后,我国基础教 育开始走精英化教育路线,从某种意义上说,现行的应试教育模i 式既是传统科举教育的“现代版”,又是苏联原教育模式的“中国版”。该教育模式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富有牺牲精神的人才,创造了无数成功和辉煌,但也存在着严重缺陷,如教育过早竞技化、忽视学生个性发展、缺乏人格教育等,极大限制了学生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造成我国创新型人才匮乏的局面。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基础教育资 源分布失衡及基础教育与城市化进程矛盾等问题开始凸显,城乡教育水平差异扩大。受落后的 教育观、人才观的影响,许多人把升学与成才等同,把升学率的高低与办学质量的优劣混为一 谈,许多家长不惜重金将孩子送进“重点校” “名校”,导致学校“强者更强,弱者更弱”。政府和 学校应该从中吸取教训,让教育回归本质,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实际情况和客观需要,对 现有城市学校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实现城乡教育协调发展。
二是行文深刻,富于哲理。现行教育确实普遍存在“应试教育”的弊端。以考试为手段,以分 数为依据,把少数人选拔出来送进高一级学校为目的的教育模式不断被强化。学校、教师和家 长形成一种共识:学生就是要在课业学习上多花时间、多用精力,以便在激烈的升学考试竞争 中取胜。该书提出要根本扭转这种局面,必须树立素质教育新理念,树立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 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观,“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发展观。
三是理念创新,案例丰富。基础教育理念的反思与创新,应既包括教育决策层、学校管理层, 又包括教师、学生与家长。只有把基础教育新理念切实渗透到学校管理行为、教师教学行为和学 生学习行为中,才能切实保证基础教育改革顺利进行。终身学习是基础教育新理念的基石,素质 教育是基础教育新理念的核心,思想道德建设是基础教育新理念的支柱,学校、家庭、社会教育 一体化是基础教育新理念的重要指向。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表明:只有不断更新教育思想 和观念,才能推动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才能使21世纪的中国基础教育焕发出新的生机和 活力。
笔者认为,基础教育的本质是基础教育的根本规定性,这是基础教育与其他教育类型的根 本区别,是基础教育的规律性反映。基础教育的根本规定性表现在:为培养合格公民打基础, 不是直接培养政治上、管理上的接班人;为培养合格劳动者打基础,不是直接培养消费者、享 受者;为培养专门人才打基础,不是直接培养专门人才;帮助学生认识世界,不是要求学生直 接去改造世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公平的普及性的,不是选择性等级性的;是公益性的, 不是产业性、收费性的;是关注生命价值与意义提升的教育,不是漠视生命的工具性教育。
《基础教育的变革与反思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9/0124/20190124102858741.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