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关于高校建设与管理开放式实验平台的探索论文

发布时间:2021-03-23 09:26:0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根据高校很多实验室名为开放,实际是院系自己管理的现状,及高校实验室设备由各院系重复采购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探索建设校级开放式实验平台,用其整合高校实验资源,实现实验设备在所存放地理位置不变的前提下,其使用权对全校师生开放共享,从而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效率,避免重复采购,进而改善高校育人和科研环境。

关键词:开放式实验平台;规范化管理;实验资源共享

本文引用格式:于明华,等.关于高校建设与管理开放式实验平台的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79):301-303.

目前开放式实验室建设还处于初期的探索阶段,很多实验室名为开放,实际还是各院系自己管理,实验室和相关设备在有项目或有教学任务时使用,或仅供科研项目使用,无项目时闲置。[1]这种实验室管理模式造成实验设备封闭,利用率较低,同时导致实验室工作人员闲置,工作量不饱满。由于实验设备不能全校共享,各院系实验室建设及实验设备采购“小而全”的现象普遍存在,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设备采购造成资源的浪费。[2]

针对目前大部分高校实验室管理的现状,整合高校的实验资源,建立校内开放共享的实验管理平台,把各学院的实验设备统一管理起来,将是高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新思路。开放式的实验室管理模式是目前高校综合性实验室管理不断深化改革创新的方向。[3]本文借鉴国内高校建设开放式实验平台的实践经验,针对目前大部分高校实验室管理的现状,探讨高校从学校层面整合各学院的实验资源,建设一个开放共享的实验设备管理平台,使得全校师生都能方便使用学校的实验资源,实现实验设备所存放的地理位置不变,只是管理模式发生改变,把以前孤立的实验资源借助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互联网等先进的技术手段统一管理起来,供全校师生及校外人员使用。

无形的管理模式需要靠有形的资源来实现,下面就从校级开放式实验平台的组成要素来分别阐述一个高效的开放共享的实验平台如何建设和管理。

一组建校级开放式实验平台管理机构

开放式实验平台需要一个组织机构专门负责实验平台的规划设计、组织实施、统筹管理。开放式实验平台管理机构的主要工作,按其建设过程大体分为六项:

第一项是对开放式实验平台进行规划设计,组织论证讨论,设计出合理方案,作为后期建设的图纸性依据。校级开放式实验平台的组织结构图如图1所示。

第二项是组织实施阶段,平台管理机构负责按照既定规划方案,调动人、财、物资源进行平台建设,这个阶段主要从三方面开展工作:建设开放式实验平台流程管理和数据统计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在开放式实验平台工作的师资队伍;为实验平台添置必要的辅助管理设备。

第三项是建立开放式实验平台日常运行的各项标准作业程序,包括人员管理、实验设备维护、实验设备使用等方面的规章程序,简称SOP(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用来指导和规范开放式实验平台日常的工作。规范化管理是实现开放式综合性实验平台高效运行的重要保证。[4]

\

 
第四项是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日常运行的开放式实验平台进行各方面监督检查。保障实验设备操作人员的行为符合既定的SOP。不同的实验设备根据其性能,都要有特定的SOP,为了保护操作人员和实验设备的安全,做好各种实验设备被操作时的实时监控将是非常重要、非常具体的管理环节。

第五项是建立开放式实验平台持续改进机制。开放式实验平台需要在建设过程中不断探索,循序渐进,对实验平台运行中发现的问题,需要定期研讨,寻找改进方案。借鉴国内外开放式实验平台建设的经验,从规模上逐步推进,从管理上逐步得以完善。

第六项是把控实验室环境。实验室不是仅提供实验数据的地方,实验室环境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及对大环境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实验室管理者们的重视。实验室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废弃物品处理、有毒物品管理等很多很细的方面,控制好实验室环境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工作。不同的实验设备,需要从不同方面把控实验室环境。目前,国家对实验室环境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标准。长期以来,实验产生的有害气体没任何处理直接排到空气中,有害液体直接倒入下水道,这些现象在高校的实验室普遍存在,这些被忽视的污染环境的行为应该早日得到重视和管理。

二 开发开放式实验平台管理信息系统

当今,几乎所有的较复杂的管理事务都要借助计算机和互联网的管理信息系统完成。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简称MIS)、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新型学科,MIS的定义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进步也在不断更新,在现阶段普遍认为管理信息系统MIS、是由人和计算机设备或其他信息处理手段、组成并用于管理信息的系统。[5]

只有借助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实时共享、高效率、强大的存储等功能,才能将分散的实验资源统一管理起来,实现实验设备供全校师生共享。所要开发的开放式实验平台管理信息系统需要具备数据统计、流程管理两项主要功能。

(一)数据统计功能

实验平台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很方便的完成实验设备使用情况统计,记录某台设备每次使用、维修、闲置的时间,使用者的信息、科研项目信息,统计一段时间的汇总数据,实时记录下的数据为平台管理者提供了实时监控功能、并为逐步完善或改进平台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例如:专职实验人员对实验设备管理:按照已定好的SOP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实验设备,并将检查情况报送到实验平台管理系统;实时将实验设备维修信息报送到实验平台管理系统;定期将易耗实验资源使用情况报送到实验平台管理系统。

(二)流程管理功能

开放式实验平台的运作流程主要包括实验设备使用前培训考核流程和实验设备申请使用流程两个主要流程。

1.对预约实验设备的师生进行系统审批时,需要审核申请人是否获得了实验设备使用授权。从而实现实验设备非授权不能使用的准入原则。

实验设备的使用权获得流程:申请→某实验设备使用手册的理论考核→实验设备见习→实验设备操作实习→实验设备实操考核→获得实验设备使用权。

2.获得实验设备使用权后,就可以通过“申请→审批→使用设备平台”流程使用实验设备,这是开放式实验平台运作的最关键流程,每个流程节点都包含很多事项。

在“申请”环节,实验平台管理信息系统要记录申请人信息,申请人能在实验平台管理信息系统查看到某实验设备的空闲可预约时间,申请人提交已获得的该实验设备的使用权证书编码供审核。

在“审批”环节,实验平台管理系统要对申请人提供的信息与平台数据库所存数据比对,审核申请人的个人信息和实验设备使用权证书编码绑定的有效性;实验平台管理信息系统对审批通过的实验设备设置好设备某时间段内的通断电,及实验室门禁系统对审批通过的设备申请者设置定时开关门。

在“使用设备”环节,对于审批通过待使用的实验设备,实验平台管理信息系统要预先分配实验室工作人员,按时到岗协助完成实验;实验完成后,由实验室工作人员对实验设备使用情况登记上报到实验平台管理信息系统。

三 建设在开放式实验平台工作的人员队伍

校级开放式实验平台建成运行时,需要有一支专业的人员队伍保障开放式实验平台的日常运行,其人员按照工作性质不同,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协助实验平台管理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工作人员,就像教务岗位的工作人员协助教务系统完成相关工作一样。另一类是实验室的专职实验设备管理人员,大部分实验设备要安排专人负责管理和维护,并协助师生完成实验,来保证实验设备安全不被误操作所损坏,保证使用设备的师生的人身安全。

四需要添置必要的辅助管理设备

开放式实验平台的日常运行,除平台管理信息系统和人员外,还需要一些先进的设备协助完成。如,实验室监控系统,24小时监控实验室状况;电控系统,实现实验设备在指定时间自动通短电的功能;门禁系统,到预约开关门时间,凭借授权师生的校园一卡通开关门。

五结语

开放式实验平台建设和管理是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本文从目前大部分高校实验室实验设备使用效率低,实验设备被重复购置的管理现状出发,探索建设校级开放式实验平台,利用其整合学校的实验资源,使得实验设备对全校师生开放共享。本文重点从校级开放式实验平台建设的管理机构、管理信息系统、人员、辅助设备四个组成要素出发,探索校级开放式实验平台的建设和管理问题,为高校实验资源管理提供借鉴。

\

 
参考文献

[1]王继燕,杨艳丽.我国高校实验室资产管理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6(1):21-23.
[2]何素丽,王苏颖.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2):248-250.
[3]李敏惠,邹强,阳泰.开放式综合性实验平台规范化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1):259-261.
[4]孙恒.基于RFID技术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1):251-254,258.
[5]张志杰.基于分层结构的管理信息系统架构设计[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0,20(10):146-149+153.
[6]国际可持续发展实验室协会.首届国际可持续发展实验室高峰论坛在京举行[J].质量与认证,2017(9):77.
[7]张华新,王洪林,熊航行.高校开放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研究[J].高教学刊,2018(4):142-144.
[8]陶辉锦,尹健,周珊,等.创新人才培养的开放实验室管理实践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3):25-2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51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