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本文从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实施、教学总结四个方面对高职“果树嫁接技术”信息化实训教学的设计和实践过程进行了阐述,教学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解决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难题,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果树嫁接技术;实训;信息化教学
本文引用格式:尚雁鸿,等.高职院校“果树嫁接技术”信息化实训教学设计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6(78):168-170.
Informatization Training Teaching Design and Practice of Fruit Grafting Techniqu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HANG Yan-hong,AN Lei,ZHANG Ping
(Ningxia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Yinchuan,Ningxia)
Abstract:In this study,the practical training of fruit grafting technique wa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analysis,teaching strategy,teaching effect.Students as main body in the practical training,solved difficulties in the tradi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 teaching,and improved the training efficiency and training effect.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Fruit grafting technique;Practical training;Information teaching
随着校园网络的普遍覆盖和各种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高职院校课堂信息化教学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信息化实训教学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基于信息化实训教学环境,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施实训教学的过程,是高职信息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既要遵循实训教学规律,也要符合信息化教学的要求。[1]
果树生产技术是高职园艺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和灵活性。[1]嫁接技术是果树生产中常用的一种育苗方法,也是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能。通过嫁接,不但可以提高品种的抗性,更新老劣品种,挽救伤残病果树,还可以实现一树多花、一树多果。在教学改革发展中,作为果树生产的“两把刀”之一的嫁接技术,[2]自然被列为重中之重,教学中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克服传统教学中操作细节难以展示、愈合过程难以观察、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等缺点。在经过两年的混合式教学尝试之后,有幸于2017年参加了“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的“嫁接技术”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并取得了三等奖。在此项教改成果的基础上,经过2018年的再一轮改进,现整理成文,以期为职业院校同行的教学及参赛提供一点参考。
本文将从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实施、教学总结四个方面对信息化条件下如何开展“果树嫁接技术”实训教学进行阐述。
一 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来源于高职园艺技术专业《果树生产技术》课程中的果树育苗技术,选用了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蒋锦标、卜庆雁主编,以果树园艺工国家职业标准和葡萄嫁接育苗技术规程为参考资料。嫁接技术分为芽接和枝接,本次教学任务是果树枝接,以学习劈接法为主,以葡萄嫁接为例,共2学时。
(二)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高职二年级学生,已经明确了果树嫁接的概念及意义,了解了嫁接成活的基本原理,明确了砧木与接穗间的相互关系,掌握了砧木的选择与培育方法,学会了第一类嫁接方法——芽接,在此基础上学习第二类方法——枝接。学生善于运用网络资源,熟练信息化教学模式,具备自主学习能力,但学习过程中观察能力较弱,操作的规范化程度不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课程标准和职业能力要求,确定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素质目标。知识目标:掌握砧木和接穗选择方法;熟练掌握劈接法,熟悉其他枝接方法;掌握嫁接苗的管理技术。能力目标:能正确选择砧木和接穗;熟练枝接的基本操作;能管理好嫁接苗。素质目标:具有细心、规范的职业素养;具备团队协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四)重点难点分析
在枝接法中,由于劈接法在生产中应用广泛,因此教学重点确定为熟练掌握劈接法操作过程。劈接法操作中,学生最大的问题是接穗削面不平和绑缚松紧不一,需要经过多次反复练习才能符合要求,因此将此二者确定为教学难点。
二 教学策略
根据学情分析结果,采用了教师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线上线下、虚实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教学。
针对学生学习中观察不细致的情况,采用仿真软件,将劈接法操作过程分解开来,结合闯关游戏,诱导学生一步一步仔细观察。
为了解决学生由于观察角度不同而引起的操作不规范问题,采用flansh动画,将操作细节清晰地展示给学生,规范学生的操作。
在此基础上,学生应用果树枝条进行反复模拟练习,掌握操作过程。
最后让学生用真材实料进行操作,循序渐进,完成教学目标。
三 教学实施
教学过程分解为八个环节。
环节1:情境创设(5分钟)
通过新闻中美国“魔力树”的视频,[5]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出问题:如何实现一棵树上结出40种水果?引出本次授课内容:果树嫁接——枝接。
环节2:知识学习(12分钟)
请学生登录世界大学城中国高职院校云平台,观看嫁接操作视频,了解操作过程;学习嫁接技术规程,体会注意事项。
环节3:仿真演练(10分钟)
学生通过观看flansh动画、闯关游戏,体验操作过程,细化操作要点,强化注意事项,从而达到感性认识。
flansh动画中,将劈接法的操作过程无死角地呈现给学生,通过闯关游戏进一步强化各个知识点及操作要点。
环节4:模拟练习(15分钟)
由于受嫁接时间的限制,本次实训在露地栽培的情况下无法开展,所以利用果树枝条让学生进行模拟练习,练习中有问题时可反复观看动画和微课,教师对学生的操作进行指导,对出现的突出问题随时拍照。强调安全!
先分步练习。将整个劈接法分解为切砧木、削接穗、嫁接及绑缚三步来进行,学生先操作,教师针对性示范,强调学生操作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及主要问题,学生按照要求再次反复练习,直到考核合格。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完成每一个操作,为整体操作做准备。考核合格的同学可以进行整体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用手机录制学生操作中出现的典型问题并进行纠正。
环节5:教师示范(8分钟)
为了让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材料,让实训有一个结果,我们以温室盆栽葡萄为例,通过嫁接进行品种更新。教师讲解示范葡萄劈接法操作过程,强调注意事项,尤其针对学生在模拟练习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放慢操作速度并进行详细讲解。
环节6:实践操作(20分钟)
要求每位同学利用劈接法完成5株盆栽葡萄的嫁接任务,教师对学生的操作过程进行考核打分。再次强调安全!
实训目的:对盆栽葡萄的老品种进行更新。
工具材料:修枝剪、劈接刀、塑料薄膜、砧木、接穗品种、医用创可贴。
课前采好接穗,生长期嫁接选取半木质化的新梢作接穗,接穗最好就地采集,随采随用。[4]
操作分为三步:第一步:削接穗
先将接穗去掉全部叶片及卷须,每个接穗选留一个饱满芽。在芽上端留2 cm剪去,下端留4 cm剪去。剪取接穗以后,用劈接刀在接穗芽下两侧约1 cm处各削长2.5~3.0 cm的等长削面,削面要平滑,呈楔形。[5]如果砧木较细只能插1个接穗时,则应削成偏楔形,即外侧稍厚,内侧稍薄。
第二步:切砧木
根据株形确定嫁接部位,选择好嫁接部位以后,在芽以上5 cm处切断,在断面中间垂直劈开,长度约3.5 cm,[5]略大于接穗削面长度,砧木较粗较硬时,不要用力过猛,可用剪刀轻轻敲打刀背,使劈接刀慢慢进入砧木中。
第三步:嫁接及绑缚
将接穗轻轻插入砧木中,这一步操作的关键是砧木与接穗的形成层一定要对齐,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知道,形成层是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一种分生组织,形成层通过细胞分裂,可以产生愈伤组织,愈伤组织会产生新的形成层,与砧木插穗原来的形成层连接在一起,两者长成一棵新的植株,嫁接成活。[6]接穗斜面在砧木劈口上露出0.3 cm。用塑料薄膜从砧木切口以下0.5cm处开始向上缠绕,左手拇指按压住薄膜,边缠绕边拉紧薄膜,到达砧木断面时,裹住断面,绕一圈封住断面,以防失水漏气,薄膜拉细继续上缠,接穗不用全部裹严,绕到接穗顶端,露出接芽,裹严接穗顶部,缠绕一圈封住,右手食指打结,左手食指按住结的下部,右手食指脱开,拉紧薄膜。操做结束。
强调两点注意事项:注意操作安全;室外嫁接最好选择无风阴天进行。
嫁接后还要做好管理工作:检查成活,解除绑缚,做好肥水管理、枝梢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工作。
环节7:总结评价(15分钟)
实操结束后,教师总结纠错,将学生操作中的突出问题以视频的形式呈现给大家,要求同学们观看后找问题,教师再点评纠错。由于嫁接成活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最终的成绩评定结合后期成活率来进行,本次实训成绩=操作成绩(50%)+成活率成绩(50%)
环节8:课后拓展(5分钟)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完成以下3项任务。
1.制定嫁接苗木的管理方案,上传至平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对方案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以小组为单位轮流值班对嫁接苗进行管理,确保成活。
2.10天后师生共同检查统计成活率,成活率=成活株数/嫁接株树,学生完成实训报告并上传至平台,教师批阅。
3.在平台上学习其他两种枝接方法,注意区分劈接法与其它方法的不同之处,并完成思考题。
四 教学总结
1.利用信息化手段,有效解决了果树嫁接实训的季节性限制,减少了对活体植物的破坏,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由于操作不规范引发的安全问题。
2.通过信息化手段,多元化呈现教学内容,有效解决了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了嫁接技术。
3.利用可视化手段,清晰地呈现了操作过程,解决了学生观察角度不同引起的偏差。
参考文献
[1]姬胜玫,王海萍,张云珍.高职院校果树嵌芽接技术信息化实训教学设计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22):227-228,231.
[2]王鹏凯.基于信息化手段的高职“果树嫁接技术”实训教学设计[J].园艺与种苗,2017(11):19-21.
[3]https://www.iqiyi.com/w_19rsm9kps5.html.
[4]张义勇.果树栽培技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魏志峰,高登涛,陈锦永.葡萄绿枝嫁接育苗技术操作规范[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17(1):51-53.
[6]蒋锦标,卜庆雁.果树生产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