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的过程当中,阅读教学是贯穿各门课程的重要内容,阅读课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学习的层面,阅读材料丰富的主题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供了可能性,并且成为进行思辨能力训练的有价值的素材资源。学生发展出高水平的思辨能力才意味着综合素质的高质量。本文主要围绕高校英语专业阅读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展开分析和论述,首先介绍高校英语阅读教学中开展思辨能力教学的重要作用以及发展的现状,然后分析在高校英语阅读教学中推进思辨能力教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校英语阅读教学;思辨能力;重要作用;存在问题;有效举措
本文引用格式:乔竞仪,李艳.高校英语专业阅读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J].教育现代化,2019,6(81):176-177.
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专业教学的重要基础,有利于为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当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实际应用能力,而当下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普遍缺乏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们综合素质的提升,面对这种现状必须要采取有效的举措,全面推进思辨能力的培养。
一 高校英语阅读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提高认知能力、分析能力、思辨能力,以帮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具备较强的判断力和认知水平。但是在实际课堂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局限于语言学习本身,忽视了实践教育的开展。由于阅读材料中出现的语言点较多,在开展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将注意力放在了处理语言点包括语法及句式结构方面,往往忽略了对材料主题进行拓宽和挖深,与现实相联系,跟学生进行多角度讨论等等这些与思辨能力培养有关的环节,导致学生只是对相关英语知识进行整理加工和重新输入,缺少思辨意识。
其次,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高。当下在进行高校英语阅读教学时,由于教师教学任务重、工作量大,教师很难投入足够时间和精力研究如何将新教学模式进行常态化开展,往往就是用固定的方式简单处理,局限了课堂形式。学生也只追求最后的考试成绩,对日常课堂上开展的与应试无关的活动提不起兴趣。教和学的双方主体都缺乏可持续性的眼光和抱负。
最后,教学中缺乏有效创新,评价体系也不够完善。在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缺乏有效的创新举措,学校的考核评价体系也不完善,只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没有体现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性,,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思辨能力将更是学生的弱项,这样会直接影响到我们国家的创新和进步,难以推进科技强国的工作。
二 高校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分析
面对当下高校在开展阅读教学过程当中学生思辨能力培养不得力的现象,为了真正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在高校开展英语阅读教学时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树立思辨性的课程教学目标。在开展英语阅读教学时,应该把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作为教学目标之一,既要传授学生英语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也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因此应该重新制定教学目标,把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作为重要的目标之一来开展课程。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判断,鼓励批判性思维,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第二,要将思辨性课程的教学内容融入到语言教学当中。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往往是进行大量的重复练习,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但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要让相关课堂活动占到课程教学的一定比例,也可考虑将思辨活动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在对材料的分析、思考、讨论中同时获得语言知识。因此在进行阅读内容选择时应该尽量选择一些具有内涵和主旨大意的材料,让学生去阅读。
第三,要采取有效的创新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在教学过程当中,要避免机械式的教学,才能够去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思辨能力代表着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所以它一定不是机械的,它应该是灵活的、富于变化的。因此应该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真正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积极地参与到英语阅读的学习中。根据不同年级不同类型的技能课来将思辨能力的培养融入其中,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既要保证课堂的互动性,也应该增加一些环节来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比如低年级的学生思辨意识不强、能力较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阅读文章,然后总结文章的内容,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来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采取鼓励型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用英语来表达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提问才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另外要充分重视课堂的分组讨论环节,让学生能够在小组讨论中及时表达和分享自己的态度和观点,通过反复的讨论、辩论以及反思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也增强了学生们的思辨能力。
第四,要建立四边形的教学评价体系。为了更好地开展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课堂教学,应该建立更加科学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将以考试成绩为中心的评价方式转变为包括考察学生思辨能力的综合评价体系方向来,这样教师才能够放手开展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学生也不再抗拒这些课堂活动,还会更积极地配合和参与,以达到对自身思辨能力的提高。可以调整平时分和期末考试分数在最终成绩里的占比,可以分阶段多样化测评,以便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有效评估。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前期的调研,然后针对话题的内容进行小组讨论,最后教师要对讨论做出开放性评论,这样才能够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更好地掌握英语阅读方法和技巧,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1]。
第五,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的改变。为了更好地开展实践能力的培养工作,应该结合英语阅读教学的内容以及教材,进行全面的创新和改革,能够真正将思辨能力培养纳入到课程的各个教学活动当中来。这就需要对教材内容重新编写,不仅要保证阅读文章的内容以及思想的深度,也要尽量有趣以便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在进行思辨性阅读教材编写时,不能片面强调学生学习句式或者是用词,而应培养学生准确定题,合理布局以及充分论证等方面的能力。通过对教材重新编写,保证教材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教材是教师开展阅读教学的依据,因此必须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创新性的改革和编写才能够适应思辨能力的培养。
第六,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到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正所谓传道授业解惑,教师本身是学生的榜样,因此教师必须要有思维意识和能力,这就需要加强对英语教师队伍的培训。通过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思辨型技能课程教学的师资队伍,保障学生思辨能力和教学质量的双提升。学校可以聘请专业讲师做示范型讲座,结合课程内容,讲授思辨型教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及操作技巧,另外也可以创建一个思辨能力教学资源在线共享平台,及时学习和分享优秀的实践性教学案例。通过积极学习来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以便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开展实践教育。通过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促进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及时开展思辨课程教学,才能够真正的培养学生们的思辨能力。教师只有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才能够保证实践性课程教学取得良好的实际效果[2-3]。结合当下思辨能力培养的不足以及教师缺乏重视程度的现状,学校应该充分的将思辨能力的培养融入到课程教学中,才能够提高教师和学生对于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以便更好的开展思辨能力培养工作,并且也能够让教师充分意识到开展英语阅读教学,必须要进行思辨能力的培养,才有利于学生的听、说、读、写等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 结语
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至关重要,作为学习者,不能只满足于语言知识的获取,更要把语言当做载体来实现自己跨文化跨语言的思辨能力培养,这样的学习才是鲜活的、全面的、完整的,而不是死板的、片面的、狭隘的。英语综合素质的考量必须包括思辨能力的强弱[4]。为了更好的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要树立明确的教学培养目标,并且根据教学内容打造思辨性的技术课堂,也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5]。同时要进行思辨性、技能课程教学的评价体系的构建,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教材基础,最后通过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来培养学生真正的思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修文乔.英语专业报刊阅读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J].新西部,2018(2):143-144.
[2]王宇珍.以思辨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英语专业阅读教学设计[J].陕西教育(高教),2018(2):86-84.
[3]张丽.阅读写作协同效应与英语专业思辨能力培养的教学行动研究[J].梧州学院学报,2017,27(1):100-104.
[4]王静.英语专业阅读课堂的有效教学互动策略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11):283-284.
[5]秦元刚.基于英专学生泛读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及教学反思[J].教育现代化,2018,5(22):150-15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