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思考MDT(多学科协作组)模式引入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进行实习的临床医学生进行研究,抽选出80例实习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的方式将这80例实习学生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临床医学生开展常规带教模式,而观察组临床医学生采取MDT模式,比较两组临床医学生五项维度评分情况(开放思维、评判思维、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求知欲)、综合成绩(理论成绩、操作成绩)以及带教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学生五项维度评分、期末成绩以及带教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P<0.05。结论: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引入MDT模式效果明显。
关键词:MDT模式;临床医学;教学;五项维度;综合成绩;带教满意度
本文引用格式:邱慧.MDT模式引入临床医学教学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9,6(81):77-78.
如今,国内外不断研究、开展科学有效的带教方式,以全面提升临床带教效果,提高医学生专业能力,为当代社会培养优质医学人才[1]。相关研究表明,开展MDT模式进行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充分提升临床带教效果[2]。为此在本次研究中,针对本校两个大四班级开展研究,分析不同的带教模式应用效果,以下是具体内容。
一资料与方法
(一)资料
选择本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80例临床医学生进行研究,通过抽签将80例医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其中前者实施常规带教方式,后者实施常规+MDT带教模式,所有医学生对于本次研究内容均了解知情,而且同意参与。所有医学生学习内容均相同,且均为相同带教老师进行带教。对照组医学生共41名:男性24例、女性17例,年龄23-25岁,平均(22.1±0.5)岁;观察组医学生共40名: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23-25岁,平均(22.3±0.54)岁。两组医学生的一般资料对比并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性,可以比较:P>0.05。
(二)方法
对照组临床医学生开展常规的带教模式,主要是根据实习需求,使用PPT等方式进行教学[3]。
而观察组除常规的带教模式以外,同时MDT模式教学,具体教学方法为:①组织多学科带教老师成立MDT团队将学生进行分组,8-10个一组,以小组形式进行带教。②MDT模式教学过程中,以“U”型会议桌的方式围坐后,学生与多学科带教老师间隔就坐,方便老师与学生之间讨论[4]。由一位带教老师根据病例资料,采用多媒体进行共同诊疗,由学生发言后老师进行点评。首先让学生形成基本诊疗理念,熟悉完整的医疗诊治过程,各个学科带教老师针对初步诊疗提出参考意见,并从自身专业角度分析病例,和学生进行充分讨论,提出正确的诊疗意见。③临床指导在开展理论教学后,带领学生进行真实临床医疗诊治环境,安排多科教师进行现场指导,帮助临床医学生形成全面诊疗理念[5]。
(三)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临床医学生带教后五项维度评分、综合成绩以及带教满意度。五项维度包括:开放思维、评判思维、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求知欲,各个维度评分均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学生学习能力越高。
期末综合成绩包括: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其中理论成绩占据总分的60%,操作成绩占据总分的40%,总分为100分。
带教满意度:采用自制表格进行调查,以不记名的方式由学生进行填写,分值范围0-100分,低于60分视为不满意,61-80分视为较满意,81-100分视为很满意,满意度=100%-不满意率。
(四)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3.0版,计数资料以(%)表示,两两对比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两组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表达组间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对比两组临床医学生五项维度评分、综合成绩评分情况观察组医学生五项维度各项评分、综合成绩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1)。
2.对比两组临床医学生带教满意度观察组临床医学生带教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结果显示:P<0.05(详细内容见表2)。
三讨论
现如今,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不断的提升,人们对于护理、临床工作的要求也逐渐严格。为了适应当代社会市场需求,培养高品质的临床医学工作人员是各大高校不断研究的方向。传统的带教方式主要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进行备课,通过老师讲,学生记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带教模式不仅单一而且枯燥无味,很多医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导致带教质量降低。
MDT模式指的是多学科协作组模式,由美国安德森医院创立,主要是用于对患者的疾病诊疗过程。随着近年来疾病谱不断发生改变,患者合并患有多种疾病,单一式诊疗手段对患者治疗容易产生影响。由于MDT模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因此逐渐被应用与临床教学中,以培养多方面医学人才。
MDT临床教学模式是通过建立学生学习小组,由多科室带教老师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对某一病例进行案例分析,学生与老师之间相互分析、讨论,各科带教老师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向学生分析病例,促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学习、诊疗。
MDT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安排学生参与真实病例学习中,提高其诊疗整体观,在面对疾病诊治中形成批判性思维。提升学生科学性思维、人文关怀精神,对其未来临床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临床医学生接受MDT模式教育后,学生的五项维度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学生的期末综合成绩也均高于对照组学生,组间数据对比结果显示:P<0.05。对照组医学生带教满意度为80.00%,低于观察组医学生带教满意度95.00%,差异性对比结果显示:P<0.05。
综上所述,在临床医学生教育中,采用MDT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五项维度,提升其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提升临床带教质量,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周灿,牛利刚,闫宇,等.MDT模式下PBL教学法在乳腺外科临床教学实践的应用和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29):61-65.
[2]张双元,江彤,杨惠莲,等.TBL结合MDT教学模式在甲状腺疾病临床实习中的应用[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4):85-88.
[3]孙昊,张古沐阳,许梨梨,等.新时代多学科诊疗模式中放射科医生的价值[J].协和医学杂志,2019,10(1):63-67.
[4]杜敏娟.浅析MDT在结直肠肿瘤规培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6):114-115.
[5]魏晓丽.有关临床医学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几点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8,5(02):4-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