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临床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1-03-04 11:28:0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临床妇产科教学中“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6月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大二班级及大三班级,每个班级纳入40名学生,共纳入80名学生。以大三班级建立对照组,以大二班级建立研究组。对照组按照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妇产科课程教学,研究组在进行医学基础课程的同时“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模式开展妇产科学教学。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并评估考核成绩结果。结果研究组学生对教学模式的认可度、课程教学效率、课程学习效率、教学启发度、教学内容满意度相比对照组学生明显更高(P<0.05);研究组学生理论成绩、临床技能考核以及综合评分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针对妇产科教学应用“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模式后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程度相对更高,该模式下整体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该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关键词:“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模式;妇产科教学;教学质量;教学满意度

本文引用格式:李根林,等.“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临床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9,6(79):319-320,325.

随着当前医学教育的逐渐转型变化,对临床医学教育的课程整合是一项临床教学重点研究内容,但当前各院校尚未形成一套统一的临床医学教育课程方式[1,2]。针对于临床教学的课程整合,多数研究者认为需从传统“以学科为中心”教学模式向其他教学模式转变,其中“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纵向课程整合模式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整合模式,其教学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学习过程中从多角度认识和学习器官系统,使学生能够坚持理论和实践学习方式,并避免过去课程分配过程导致的理论和实践脱节情况发生[3,4]。妇产科学是临床课程教学中一门重要的功课,提升临床妇产科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分析并探讨临床妇产科教学中“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

一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6月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大二班级及大三班级,每个班级纳入40名学生,共纳入80名学生。以大三班级建立对照组,以大二班级建立研究组。其中对照组纳入男学生16名、女学生24名,学生年龄18-20岁,平均(19.4±0.4)岁;研究组纳入男学生18名、女学生22名,学生年龄18-20岁,平均(19.6±0.5)岁。两组学生学历、基础课成绩以及临床轮转时间对比差异均未见显著差异。纳入两组学生均由相同教师进行授课。

(二)方法

对照组按照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妇产科课程教学。研究组在进行医学基础课程的同时“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模式开展妇产科学教学:

(1)教学整合。要求带教老师在进行授课前需对妇产科基础理论知识、妇产科临床实践的知识内容进行合理整合,分别从基础医学以及临床医学课程当中精选与妇产科学相关部分内容,制定临床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制定过程需与医学院协调该方案的实施可行性,对涉及到的解剖学、生理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以及遗传学等课程均需与对于教研室相协调,取得对应教研室的配合。带教教师依据大纲开展教学活动。

(2)教学内容。以“女性生殖系统解剖-解剖相关疾病-女性生殖系统生理-妇科功能性疾病-激素依赖性疾病-妊娠分娩及相关疾病-妊娠诊断-产科专科课程-妊娠合并症-不孕与辅助生殖技术-计划生育”为教学主线对学生进行妇产科临床教学。课程中,女性生殖系统解剖是妇产科学习的基础内容,该课程由解剖学教研室讲授,在内容上侧重于妇科及产科疾病相关的解剖教学内容;完成解剖学课程后进入解剖相关疾病教学,主要包括女性生殖道防御机制、女性生殖系统炎症及子宫脱垂教学;女性生殖系统生理部分教学内容开展与组织胚胎学、生理学教研室商讨并协同教学任务;妇科功能性疾病教学主要包括功血、闭经、围绝经期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以及萎缩性阴道炎等内容教学;激素依赖性疾病包括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以及妇科肿瘤疾病教学,该教学部分与功能性疾病教学相连,加强教学的连贯性;产科教学内容安排在妇科教学后,主要从妊娠分娩及相关疾病、妊娠生理方面进行教学;加强对妊娠诊断教学,课程计划纳入遗传咨询、产前检查以及产前诊断,由于该部分教学内容与遗传学联系密切,可与生物科学教研室商讨并由遗传学教师讲授;针对产科专科课程可由妇产科老师进行单独教学,主要内容为妊娠相关性疾病;妊娠合并症教学主要包括妊娠合并心脏病、糖尿病、肝炎以及甲状腺功能异常疾病教学,在该课程讲授方面可整合至内、外科教学过程一同开展;不孕与辅助生殖技术、计划生育等妇产科专科内容均由专科医师进行讲授。(3)授课后,带教教师需指导学生将学到的妇产科相关医学知识以妇产科相关疾病为主线,对课程知识进行全面整合,教师鼓励学生主动查阅参考文献,加深学习印象,理解知识内容。

\

 
(三)观察指标

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并评估考核成绩结果。其中,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由本院自设,主要调查内容包括教学模式认可度、课程教学效率、课程学习效率、教学启发度、教学内容量,满意程度分为很满意、满意及不满意3个评价等级;评估考核成绩采用各教研室联合设计的理论及操作考题,学生考核成绩分为理论成绩、临床技能考核以及综合评分,各项总分100分,以分值越高表示对学生的教学效果越理想。本次发放调查问卷80份,有效回收80份,有效回收率100.00%。

(四)数据处理

通过SPSS20.0软件对研究涉及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教学满意度组间对比行x2值检验;学生考核成绩采用均值±标准差描述,组间比较行t值检验,并以P<0.05表示对比存在显著差异。

二 研究过程

(一)两组学生对教学满意程度对比


研究组学生对教学模式的认可度、课程教学效率、课程学习效率、教学启发度、教学内容满意度相比对照组学生明显更高(P<0.05)。见下表1。

\
 
(二)两组学生考核成绩对比


研究组学生理论成绩、临床技能考核以及综合评分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见下表2。

\

 

三 讨论

当前我国的临床医学教育体系依据教学大纲不同主要可分成“以学科为中心”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以及“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法[5,6]。多数医学院校多采用“以学科为中心”体系,但该教学方法在当前仍存在一定的弊端,该教学模式主要以单种疾病或其相关的疾病作为教学主线,依据疾病的不同研究方法(包括疾病宏观、微观形态,疾病病理功能及临床特点等),细分多个独立学科,依据医学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以及临床实习操作分三段式进行培养,但由于各独立学科间的界限明显且完整,往往导致教学过程学科间存在有重复教学的现象,降低学科间的连续性,因此,“以学科为中心”教学方法也被认为是一种割裂的教学法[7]。使用该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后易导致学生在进入医院工作后,难以快速完成学生到医生的身份转换,且“以学科为中心”教学法难以有效保障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针对临床医学教育进行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法的实施的创新之处在于该教学发打破原有课程编排,从而使妇产科学课程学习相对更系统且更具连贯性;“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法对各独立学科课程进行纵向整合,可使学生及早接触临床,让其对所学妇产学科基础知识以及妇产科各类型疾病有更直观认识。该教学方法的开展更有利于学生的连贯性学习妇产科相关器官系统知识,有利于基础与临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从而有效节省学时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研究针对对照组按照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妇产科基础课程教学,研究组在进行医学基础课程学习的同时“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模式开展妇产科学教学,结果显示,研究组学生对教学模式的认可度、课程教学效率、课程学习效率、教学启发度、教学内容量满意度相比对照组学生明显更高;研究组学生理论成绩、临床技能考核以及综合评分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高。本研究结果表明,“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模式开展有效打破了传统的横向课程教学模式,并转变成以某一器官、系统为中心,针对该器官、系统分别从解剖学、生理学、细胞组织学等多个基础理论进行教学,直到将该器官、系统可能出现疾病流行病学、病因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临床表现与体征、检查诊断性及治疗等内容进行连贯教学,有效避免了原有的传统模式脱节现象,该方法更获得学生的认同,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临床针对妇产科临床教学应用“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模式后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程度相对更高,该模式下整体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该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肖俊,龚小花,吴文俊,等.LBL与PBL结合“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内分泌本科教学中的比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9(04):69-70.
[2]宋波,吴沛珊,李鑫,等.以器官系统为中心联合PBL的教学模式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19,33(02):32-34.
[3]余万桂.协同教学模式在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中的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8,15(20):86-88.
[4]肖洁,罗颖嘉,冯素玲,等.浅析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模式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8,17(04):485-486.
[5]孟晶莹,赵海平.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临床课程整合教学模式初探[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7,39(S1):9-12.
[6]阎雄,张红宾.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重庆医学,2017,46(13):1860-1861.
[7]李翠兰,莫薛唐,廖一名,等.PBL结合“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在医学本科教育中的影响[J].西北医学教育,2015,23(01):17-1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260.html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