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火控与电气系统原理》微课教学设计论文

发布时间:2021-03-02 15:25:3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微课作为一种新的高校教学模式,以其短、小、精、悍等特点为高校教师和学生所喜爱。本文对微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视频录制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结合《火控与电气系统原理》课程特点进行了微课设计实践。实践表明,微课能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全面提升教学效果,不仅帮助学员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同时可提升学员综合素质和学习兴趣。

关键词:微课;教学设计;火控与电气系统原理

本文引用格式:关贞珍,等.《火控与电气系统原理》微课教学设计[J].教育现代化,2019,6(77):212-213.

微课,又名微课程。微课主要以视频作为载体,记录教师讲授某一知识点的教学活动过程。他包括与课程相关的教学设计、课件和课后习题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微课以短、小、精、悍为特点,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仅帮助学员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同时可提升学员综合素质和学习兴趣。作为现代化的一种教育方式,微课在高校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2]。

一 微课定义与特征[3-5]

关于微课的定义许多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说法,总结这些微课的定义可看出微课是以微视频为主要载体,以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为对象进行设计,适合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完整数字化教学资源。

微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要特点是主题明确,目的性强,资源多样,短小精悍,利用网络,使用便捷,微课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指导和促进作用。

二 教学设计方法

(一)选择教学内容


微课一般以5到10分钟为一个授课单元[6],其内容应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进行知识点取舍,尽量选取具有独立性、完整性、示范性、代表性的主题。微课的价值主要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所以,微课教学内容应该选择教学中的重点知识,或者教学难点或者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通过教师的精心组织,借助于微课的优势,使这些知识能够更具有针对性,学生学习起来也更为轻松,对知识掌握也会更为深刻。当然,有些学科的重点、难点问题属于逻辑性较强的知识,这些知识如果通过面对面的课堂讲授,则学生更容易接受,学习效果也会更为有效。

\

 
(二)应用教学方法

选择好教学内容,微课还需要合适的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呈现出来。应用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将教学内容以形象、直观、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给学员,并营造活泼愉悦的教学氛围,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微课可以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法、类比法、举例法、演示法、操作法等或者是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内容的表现形式可以用文字、表格、图表、动画、视频、实物等。

(三)录制视频

录制视频是微课制作的关键步骤[7],因为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体现都将通过视频录制、编辑来完成,所以视频制作要精致,并注意细节处理。教师讲授要思路清晰,表情丰富,讲授声音要具有穿透力,讲解要娓娓道来,并且生动有趣。视频片头要设计美观大方,能够吸引学生。同时,各段镜头的连接要自然,场景的布置美观大方,画面的构图要有整体观,要从整体布局出发,考虑主体与陪衬之间的关系,切不可主次颠倒。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可以设计字幕来表达,字幕的字体、字号、色彩、位置的安排上需要综合考虑,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

三 微课教学设计实践

(一)教学背景与目标分析

(1)教学背景分析


《火控与电气系统原理》主要讲述现役自行火炮火控和电气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操作使用、维护保养、技术检查、故障排除等内容。课程涉及的学科领域多、知识面宽,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

本微课内容主要概述自行火炮火控系统的工作原理,是整门课程的发端之言,是总揽课程的纲领,对课程起到了引领、指示和导向作用,既是课程的重点也是课程的难点。授课对象首次接触本门课程,所以激发学员学习兴趣、使学员理解火控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是本微课的关键。

(2)教学目标分析

《火控与电气系统原理》主要培养学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和组织保障能力,同时着力提升学员的工程素养、装备素养和信息化素养。

微课教学目标是构建课程整体框架,熟悉课程核心内容;理解自行火炮火控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启迪学员思维;增强学员“学为战”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

(二)微课设计方法和手段

本微课内容是对课程内容的高度浓缩与概括,为在短时间内将自行火炮火控系统的原理讲述清楚,在微课设计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员突破难点、掌握重点。

(1)引入:创新情景,引人入胜

开头引入两段视频,分别为传统牵引火炮和现代自行火炮射击过程的视频,在两段视频对比中,提出疑问,为什么现代火炮能够做到“又快又准”?由此,引出微课主题即“自行火炮火控与电气系统”,同时也为后续的讲解即“工作原理”埋下伏笔。

此外,学员在观看现代火炮射击的震撼场景时可以萌生激越、奋进、追求和向往的美好意识,同时树立报效国防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展开:主线串联,信息主导

火控系统组成模块较多,包括车载通信设备、传感器与定位定向设备、火控计算机、观瞄仪器、安全与供电设备等,且每一种设备又是由多个单体组成,所以,为了避免使学员感到知识散乱,本微课将各组成模块按照“火炮作战流程”这一主线进行串联,既解释了各模块的功能作用,又讲清了相互间的关系,使学员更能从整体上把握火控系统的组成及原理,同时此主线又可以放入整个课程中来衔接前后的内容,做到环环紧扣,清晰严谨。

火控系统工作原理较为复杂,为提升学员的学习兴趣,微课多处设置悬念,将自行火炮“又快又准”作为问题主线。在答疑解惑中逐步解开火控系统的神秘面纱。

如:传统火炮在射击诸元解算时是人脑计算,而现代火炮射击诸元计算过程是电脑计算即火控计算机来计算;传统牵引火炮瞄准调炮动作由人工操作,而现代火炮瞄准调炮动作由随动系统自动完成,从而实现了“快”。

微课综合应用了视频、动画、图片等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不仅实现了信息化与教学过程的深度融合,又提升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授课过程中多处采用视频,用以展示真实的装备使用和操作状态,使学员身临其境,提升学员感性认识;因火控系统各单体均安装于狭小的炮塔内,不便于观察,为使学员更好地认知这些单体,课程多采用动画和图片等形式展示其工作和原理,由此实现复杂的结构可视化和抽象的原理形象化。

(3)“对比”中突出重点,“类比”中化解难点在解释火控系统工作原理时,微课采用“对比”

的教学方法,即将传统牵引火炮和现代自行火炮的操作进行对比,由此突出现代火炮火控系统的优势,同时将复杂的原理分解为学员较为熟悉的内容。在解释难点时,微课采用“类比”的教学方法。如解释伺服系统与火控调炮主令之间的关系时,将其类比成“奴仆”与“主人”,形象表示了两者之间的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化解了课程难点。

(4)小结:首尾呼应,画龙点睛

微课结束部分,进行简短小结,强调课程核心内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此外,在结尾处再次强调现代火炮的“快和准”,做到首尾呼应。同时提出希望,再一次升华学员对火炮火控系统的学习热情。

\

 
四 总结

微课的出现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地位改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利用移动终端方便快速主动学习,一定程度上改善现行的教学状况,对现行课堂教学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

本微课在短时间内将自行火炮火控系统的组成和原理介绍给学员,通过对教学内容梳理,利用“作战流程”这条主线将火控系统多个模块顺序连接,使知识脉络更为清晰,学员更易理解。

为提高学员的认知和理解程度,在教学手段上,微课多利用视频、动画、图像等多种信息化手段,既做到了复杂结构可视化,又使抽象原理形象化;在教学方法上,微课采用“对比”方法突出了教学重点,采用“类比”方法化解了教学难点。

参考文献

[1]张松兰.微课教学设计及应用[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7,23(2):84-87.
[2]赵金芳.基于浙江高校微课比赛的课程设计与构建策略[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7(8):48-51.
[3]周立军,吕红,吕海燕.微课开发及其在军校课程建设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16,2(10):47-50.
[4]黄丽萍.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普洱学院学报,2018.34(4):137-138.
[5]肖娟,魏莉.浅谈微课与高校教学改革[J].高教学刊,2015(18):127-128.
[6]梁小凤.我国高校微课研究与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8,09(37):301-302.
[7]张芳.微课的设计与教学应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11(33):177-17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21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