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1-02-27 11:25:0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高职教育应以实践教学为主,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一直比较薄弱,探索职业教育“实践本位”“能力本位”的实践教学体系已迫在眉睫,特别是以“项目驱动”为代表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研究为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指引着新视野。

关键词:学前教育;实践教学体系;高职

本文引用格式:杨雯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82):160-161.

一直以来,高职院校都是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院校,因此实践教学为主导的职业教育理念在高职院校尤为突出。故本文将专门针对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现状,并基于当下最有研究愿景的项目驱动教学法的视野,提出突出和强化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应用建议,以期构建完善的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一背景分析

(一)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新形势的要求


当前学前教育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从中央到地方,各项学前教育的政策法规都陆续出台,学前教育空前发展,然而学前教育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和专业化程度并不高,故提升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已成为国家和社会的迫切需要。

(二)现代社会对优秀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随着社会分工的精细化,社会需要大量优秀的技能型学前人才,学前的高职毕业生要想毕业后尽快适应幼儿园的工作需要,就必须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故探索科学有效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努力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育能够胜任岗位要求的、较高综合能力的学前教育技能型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1]。

(三)当下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体系存在一定弊端

当下大部分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制定与实施过程中,虽然也重视实践教学,但是并没有形成逻辑严密的实践教学课程与教学体系。加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实践能力是办好高职教育的关键所在[2]。

\

 
二 研究现状

(一)国外对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现状


“实践教学”从来都是与高职教育相伴而生的,从最初的学徒制教育到当今盛行的职业群集模式、学习领域模式等,这些实践教学模式虽然不尽相同,但是他们之间也有许多共同点,如在特色方面有四个注重,一是他们都注重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培养目标和评价标准;二是注重邀请行业专家参与高职院校的课程与教学活动;二是注重实践操作知识在课程与教学改革中的重要性;四是注重通过产学研结合来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另外,这些课程模式也有一些可借鉴之处,如实现了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等转变的教学和课程理念;三是凸显了社会需求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特色;三是实现了从课程结构到职业需要的内容架构;四是实现了师生平等互动的教学课堂组织转变;五是实现了对学生多元化评价模式的教学评价转变[3]。

(二)国内对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现状

随着近几年国内高职教育也有了一些改变:如特别注重以企业真实工作环境中的任务要求为实践课程开发与设计的依据;注重真实工作环境中的一个个具体的实践任务达成来设计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注重工作环境中的评价指标来评价实践课程与教学的效果。当前,在这些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的影响下,其中比较突出的有“技能训练式、任务引领式、主题拓展式、项目驱动式”等,现这四种实践教学体系模式进行阐述,以洞悉其本质特征。

1.技能训练式:其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是对真实环境中的单项技能进行高强度的重复训练。这种实践教学模式是以一个个技能点的获得为依据来设置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确实实践性强、见效度高,很长一段时间颇受企业岗前培训的欢迎。但这种模式只能让学生通过训练快速获得一项项孤立的操作技能,无法培养学生的整体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以及问题解决能力,到了真实工作环境学会的技能点没法融汇贯通的去使用[4]。

2.任务引领式:其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是一种以高度抽象化、概括化的工作任务为中心来组织校内的课程知识和技能。这种模式导致学生只知道岗位的抽象化的工作内容,却无法完成岗位的具体事情,还是不能培养出真正的职业能力。

3.主题拓展式:其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是围绕一个主题来实施课程教学,该课程模式有利于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可以培养学生的整体素养。但该模式也有弊端,那就是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教学设计和涉及的知识领域很难把握,也缺乏一个有效的科学标准去衡量和评价,故而不利于该模式的大规模拓展和长期运用。

4.项目驱动式:其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是让学生在以项目为载体所设计的综合化情境中学习完整的工作过程,进而获得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种实践教学体系与工作过程紧密联系,故能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的工作思维和任务意识,最终达到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目的[5]。

(三)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现状

目前具体针对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还相当薄弱,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如陈小燕在《对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探索与思考》一文中探讨了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基本原则以及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再有就是许友根在《构建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理论与实践》一文中提出了构建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背景、基本内容和主要途径、创新点等。总的来说,已有的关于学前教育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实践教学的概念;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实践教学的改革;实践教学在某一课程教学中的实施策略等[6]。

三 项目驱动视野下的学前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回顾我国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历程,我们会发现,实践教学体系已逐步靠拢职业教育的“实践本位”“能力本位”这些理念,特别是以“项目驱动”为代表的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探索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指引了一个较为完善可行的方案。基于此,我校在项目驱动理念下构建的实践教学体系初步建成,以供借鉴。我校把幼儿园教师所需要的岗位能力分解成如下几个模块。

\

 
(一)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

包括幼儿园教师一日生活组织技能、幼儿意外安全事故处置、幼儿疾病监测与预防、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幼儿园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这个模块侧重发展教师的保育技能。

(二)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

包括主题网络图绘制、教育活动设计、模拟课堂组织、区域活动组织、游戏活动组织、体能活动组织、教学评价技能。侧重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三)教育活动环境设计

包括玩教具制作、主题环境创设、区角环境创设、户外环境创设。侧重教师环创的能力。

(四)教学媒体运用

包括常规教学媒体运用和现代教学媒体制作。侧重教师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五)艺术创作

包括钢琴演奏、儿歌伴奏、歌唱、儿歌弹唱、舞蹈表演、儿童舞蹈创编、美术创作、手工制作。侧重教师弹唱说跳画的基本技能。

(六)语言表达

包括讲故事、说课、家园沟通。侧重教师口语表达技能。

(七)教师专业成长

包括调查研究技能、文案工作技能、自身心理调试技能、大型活动组织技能。侧重教师的自我成长。这七个模块是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备的的岗位能力实训和实践的核心所在,以此为出发点来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工作思维和任务意识,最终达到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哈丽媛.对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探索与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8(29):227.
[2]陈小燕.对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探索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7(12):125-126.
[3]许友根.构建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理论与实践[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6(4):21-23.
[4]袁曦.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实习中的隐性课程建设[J].教育现代化,2014,4(2):87-90.
[5]陈丽君,吴和笑.技术师范院校学前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以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4,4(2):80-86.
[6]夏蔚.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前教育学的项目化教学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6,6(19):155-15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17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