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阶段性自我导向学习在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的模式探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1-02-25 09:54:5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预防医学的实验教学不仅仅是对课堂理论知识教学的必要补充和外延,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但传统的实验教学理念和模式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阶段式自我导向学习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还能有效发挥老师的能动性,使实验教学取得良好效果。为此,本文在阶段性自我导向学习模式的基础上,结合预防医学专业特点和实验要求,建立适合于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的阶段式自我导向学习模式,为提高预防医学实验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预防医学人才,以适应我国当前公共卫生形势的需要探索新的途径。

关键词:阶段性自我导向学习;预防医学;实验教学

本文引用格式:杨慧,等.基于阶段性自我导向学习在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的模式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9,6(82):78-79.

目前,多数大学生普遍存在一种不良的学习现象,主动学习意识差,学习态度消极,对所学知识理解肤浅,缺乏探究精神,实践动手能力不足等,使得许多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无法适应新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在经济和医学科学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更新迅速,为了在工作之后能有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在大学阶段加强锻炼和培养。

一 阶段性自我导向学习的研究现状

自我导向学习(Self-Directed Learning,SDL)是教育学家Alen·Tough提出的一种新型学习理念,随后许多成人教育领域的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正如美国学者Garrison所言:“在成人教育中,没有任何领域像自我导向学习那样获得了如此广泛的重视并拥有如此众多的支持者。”自我导向学习是指学习者自觉确定学习目标,拟订学习计划,寻找学习资源,从事学习活动,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1]。美国的学者格罗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阶段性自我导向学习模式(The Staged Self-directed Learning Model,SSDL),他认为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具有自我导向学习倾向,根据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自我导向学习倾向的高低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低自我导向学习者”需要老师明确指示该做什么、如何做以及什么时候做;“普通的自我导向学习者”不太注重系统的学科知识学习,愿意做他们能够看到的目的和任务;“中级自我导向学习者”理解教师指导的意义以及与他人合作的价值,视自己为教育的参与者;“高级自我导向学习者”能建立自己的目标和标准,进行探究学习[2]。SSDL的焦点在于研究正规课堂环境下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导向能力和学习控制能力。

自我导向学习来源于成人教育,它既能满足个体的发展需要,也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能在任何时段为任何人提供学习支持服务,适合高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此,自我导向学习是高校学生进行终身学习、实现自我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手段[3]。而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是当代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国外的一些医学院校已经把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目标之一。

随着我国教育的深化改革,越来越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越来越多的院校都不同程度地在教学中引入自我导向学习模式,如南京医科大学在七年制医学生的病理生理教学活动中引入自我导向学习法,利用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大力发展电子学习(E-learning)平台,建立多方位的考评体系[4]。昆明医科大学利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阶段式自我导向学习等方式培养护理学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结果发现通过自我导向性学习方式进行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5]。中国医科大学在急性中毒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发现观察组技能考核成绩与理论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6]。虽然很多院校根据自身学科的特点组织了不同形式的自我导向学习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大部分仍处于尝试阶段,而且主要是在医学基础与临床教学中小规模应用,而在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应用的较少。

\

 
二 在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构建阶段式自我导向学习模式

预防医学专业的实验教学除了要加强基本理论学习和实验技能的训练,还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基础。因此,构建新型的实验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显得尤为重要。

(一)准备阶段

在一般阶段式自我导向学习模式的基础上,结合预防医学实验课的专业特点和实验要求,组织专业教师和实验室老师开会讨论,确定基本操作技能和经典实验内容。

(二)实施阶段

1.基本操作技能的考核。提前告诉学生第一次实验课是基本操作技能的考核,考核成绩会计入期末成绩的一部分,让学生重视这次考核。并将需考核的哪些基本操作技能告诉学生,鼓励学生提前查找相关资料和操作视频学习。通过此次考核,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端正学习态度,有目的地进行下一阶段的训练。

2.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通过对第一阶段技能考核的观察,发现学生操作的问题,并进行正确试教及详细的分解动作要点讲解。随后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行训练,有问题随时向老师请教。实验室会在这段时间专门准备一间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室,有需要的学生可以课后来申请练习。

3.经典实验的学习。通过抽签的方式,将学生分为六组,每组六名学生,每组通过抽签决定要学习的经典实验。并在学习之前告诉学生,每组首先学习一个经典实验,学完以后,每组其中五名组员会分配到其他小组,学习另外五个经典实验,也就是每组六名成员每人都要学会一个经典实验,回来后再教小组其他成员,直到每个小组六名成员都学会六个经典实验。通过这种互相教学的方式,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任务,如果自己不好好学习,整个小组都不会,加强了学生的责任意识,不会出现那种袖手旁观、滥竽充数的现象。实验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和老师沟通。

4.互相学习提高阶段。此阶段每个学生对六个经典实验的原理、流程、实验操作等已经掌握,通过不断的操作练习提高技术操作质量,出现问题可以互相讨论学习,为考核做准备。

(三)评价阶段

1.盲样考核。每个学生通过抽签的方式决定自己要考核的实验内容,考核老师通过对基本实验技能的操作、实验流程、实验结果以及对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评分。

2.学生评价。考核结束以后集中安排一个时间,让每位同学评价这种模式的优缺点,进一步完善该模式。

国内外的经验表明,在高等教育的改革中,为了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分析批判思维等综合能力,各个学校和学科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组织形式的自我导向学习教学的探索,在改革实践中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此,在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探寻新的教学方法,建立适合于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的阶段式自我导向学习模式,有利于提高预防医学实验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预防医学人才,进而促进预防医学学科的持续发展[7]。

\

 
参考文献

[1]于彦华,陈光.激发内生动力促进自主发展——地方高校自我导向型教师教学发展模式建构[J].中国大学教学,2018,5:78-81.
[2]李长军.国外自我导向学习模式研究述评[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4,27(3):41-45.
[3]夏媛.自我导向学习视角下高校学生学习特点分析[J].管理观察,2018,34:111-112.
[4]李晓宇,韩春红,朱旭冬,等.病理生理学自我导向学习资源的挖掘、整合及评价[J].基础医学教育,2016,18(4):272-274.
[5]刘爱敏,李保刚,孙筱晴,等.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培训在《基础护理学》实验课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8):117-119.
[6]沈海涛,吴娜,赵敏.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4):33-34.
[7]丁烨,沈清,钟要红.以岗位能力为导向创建大专预防医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现代化,2016,6(27):11-1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14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