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浅谈对高校实验技术人员的素质培养论文

发布时间:2021-02-24 16:42:2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本文阐述了高校实验技术人员素质培养的三个层次模式。提出了加速素质培养的实施思路。

关键词:实验技术人员;素质培养

本文引用格式:郑辉.浅谈对高校实验技术人员的素质培养[J].教育现代化,2019,6(82):48-49.

在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开展“双创”的建设中,学校的实验室建设尤为重要。而高校实验教学及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都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实验技术队伍,高校实验技术人员首先应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1]。良好的心理品质是一个教师获取知识、技能、能力,取得职业成功的重要条件和内在因素,它能使实验技术人员在长期的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工作实践中,通过自我培养,领会社会、学校、学生对他们的期望,将其内化为自己的需要,并逐渐形成信念[2,3]。只有这样,实验技术人员才能发挥巨大的内在动力作用。

实验技术人员应有相应的业务素质,它包括知识和技能两个方面。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过硬的技能本领是实验技术人员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保证。但由于高校实验技术人员处在特定的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使得他们对自身素质的培养提高感到困难[4],本文通过分析实验技术人员素质培养的三个层次模式,探讨促进和加速实验技术人员素质培养的做法。

一 高校实验技术人员素质培养的三个层次模式

实验技术人员并不是在从事实验技术工作开始就具备相应的各种素质的,而是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逐渐培养形成的,大体上可分为三个层次。

(一)工作热忱高,掌握技能的心理要求迫切

工作初期的实验技术人员往往是刚从学生时代迈入工作岗位的年轻人,对新的工作岗位的好奇和对新知识的渴求,驱使他们积极工作。由于实验技术工作岗位的技术性和年轻人的思想活跃的特征,使得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参与技术实践。这个时期是实验技术人员业务水平提高最快掌握技能效率最高的时期,实验室的技能训练和社会技术劳动对掌握技能起交差促进的作用。但这个时期的实验技术人员的心理品质培养是一个薄弱时期,他们一般不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5]。因此,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很容易受到外来因素的侵扰,并且也难以很好把握社会技术劳动与本职工作的关系。


\

 
(二)事业心、功名心理和敬业思想产生矛盾冲突

掌握了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实验技术人员,在经过数年工作经验后,在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会自觉和不自觉地审视自己的工作,考虑今后的努力方向,事业心开始萌发。但这时的实验技术人员会产生种种矛盾心理[6]。首先,校内有许多资历相近的专任教师在教学上取得了肯定的成绩,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向更高层次发展;另有部分资历相近在校内行政和管理部门工作的人员的工作业绩被肯定或给予荣誉的形式还很少。他们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在工作中的体现不易被关注,以致他们产生被冷落和工作无奔头的消极心理。其次,实验技术人员所从事的是以实验教学为主体的教师职业,教师职业的崇高地位和对职业工作固有的责任心和倾向心理使他们热爱自己所做的工作,并希望在工作中有所成就,不愿轻易脱离自己的工作岗位。第三,实验技术人员的技能本领很容易在社会技术劳动中得到承认,这又增加了一份向外的力量。因此种种因素造成了这一阶段的实验技术人员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事业心、功名心理和敬业思想在这一时期产生并成为矛盾冲突势态,无论是业务素质还是心理素质的培养,这都是个关键阶段。

(三)地位意识及职业修养的形成和职业崇尚心理的发展

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特别是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实验技术人员,开始注重自己的职业工作形象。在教师、同事、领导、新手面前,他们想努力保持技能熟练、有经验、能克服困难、具有创新能力的工作者形象;在学生面前,他们想以自身高尚的品德,渊博的知识,过硬的技能本领,良好的职业修养得到学生的信赖和爱戴。这些内心思想实质上就是一种“地位意识”[7],地位意识使实验技术人员获得提高业务水平和修养水平的动力,地位意识的形成是实验技术人员产生职业崇尚心理的初级阶段,而业务素质的提高和职业崇尚心理行为的程度还有赖于不断的追求和坚强的意志[8]。

二 如何促进实验技术人员素质培养

首先,尽早立志,保护热忱。实验技术人员走上实验技术工作岗位,就应立志做一名出色的实验技术工作者。从开始就要有明确的志向,能够保持长久稳定的工作热情,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保持信心,让自己不贪求一时的成绩,将目光盯在更高境界的成果。同时,作为外部因素的专任教师和学校,应保护年轻的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热情,鼓励他们多参加社会技术劳动和实用技术研究,因为这是提高实验技术人员专业水平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其次,坚定意志,正确引导。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是繁杂的,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工作业绩也是不易被发现和肯定的,面对周围人的成功和参加社会技术劳动的经济诱惑,他们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产生惠得患失心理,对自己的工作失去信心,并有可能产生改行的念头,在这关键时刻,实验技术人员应迅速调整心理状态,唤起内心固有的职业工作责任心理和几年来培养起来的专业性工作热情,找出自己与有所成就的人之间存在的主观和非主观上的差距。更重要的是不要过高地估计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多了解其他学校实验技术工作状况及国内外实验室工作新动态,开阔眼界,使自己的思想从狭隘的个人利益意识中摆脱出来。积极参与专业上各种形式的竞争,如:参与科研项目,改进实验装置,撰写学术论文等。通过专业领域的竞争扩大自己的影响,提高自己的地位。同时,有关领导要关心实验技术人员的成长和前途,合理评价他们的技术劳动,帮助他们克服心理上的困难,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本职工作价值意识,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和增设各种奖励评优渠道来增强他们的工作信心。

再次,不断追求,敢挑重担。实验技术人员只有对本职工作不断追求,不断充实自己,才能有稳定长久的坚持本职工作的心态,将全部身心投入到本职工作上,促进巩固工作信心,培养工作热情的良性循环。同时,要充分发挥地位意识的作用,它既是种促进业务素质提高的内在动力,也是约束自己职业行为,促进个人修养的心理因素。最后,实验技术人员应勇挑重担。有能力的实验技术人员应在实验教学、科研和技术服务等方面敢挑重担,它能体现实验技术人员的价值和促进业务素质的提高。学校应给实验技术人员承担重任的机会,创造条件让他们施展才华,培育他们的职业崇尚心理。

\

 
总之,实验技术人员的素质培养主要决定于他们内部的心理因素和外部的管理因素。我们相信,只要实验技术人员能够进行合理的心理自我调节,加上学校对实验管理工作的重视和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更好地培养出支具有职业献身精神的高素质实验技术队伍是完全可能的。

参考文献

[1]李海霞,谢久凤,吕春芳.加强高校实验人员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6(37):125-127.
[2]罗琳琳.浅析高校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能力要求[J].课程教育研究,2019,22:247-248.
[3]费骥慧,黄玉峰,周旋.教育生态视野下高校实验员队伍优化建设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17):53-56.
[4]黄金善,杨雨虹.提高实验队伍素质保证实验教学质量[J].教育教学论坛,2015,31:257-258.
[5]罗琳琳.论高校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与修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22:185-186.
[6]邵海龙.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维护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9,6(40):169-171.
[7]韩潆仪.浅谈高校实验员队伍的管理工作[J].课程教育研究,2017,20:32.
[8]赵筱萌,黄体冉,王文平.浅谈高校教学型实验员的责任和素质[J].教育教学论坛,2016,44:19-2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13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