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课程考核是衡量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必要环境。现有金融学本科专业虽然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课程考核方式,但是以赛代考应用得并不多。以赛代考可以促进学生、教师以及赛事举办方更好地提高各自学习及工作的质量,金融学本科专业实施以赛代考非常必要。金融学本科专业以赛代考在实施中要以政策支持为导向、以教育部及行业协会等的比赛为平台,从全面质量管理的角度做好操作的每个环节。
关键词:金融学本科专业;以赛代考;全面质量管理
本文引用格式:余光英,等.全面质量管理视角的金融学本科专业以赛代考应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82):148-149.
全面质量管理是全过程的管理,是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的管理,是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全面质量管理在工程以及企业中广泛使用,在教育行业也在践行,具体到高校本科的具体课程也有研究,比如用全面质量管理思想来分析市场营销课程的考核方式(赵惠, 2017)。虽然对于金融学类本科专业的课程改革有很多研究,比如研究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金融工程专业的金融学课程改革(董春丽,2017),但是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来分析金融学本科专业课程考核得比较少。全面质量管理思想是成熟的现代管理思想,运用这种思想分析金融学专业课程考核具有科学性。
一 金融学本科专业以赛代考的必要性
(一)考核体系多元化但以赛代考少
课程考核是评价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必要手段。各个高校对于课程考核的方式有很多,综合起来主要体现在试卷、非试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其中非试卷考核包括PPT展示、小论文、作业、案例分析等形式,具体见表1。多样化考核方式可以从不同角度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从不同角度去锻炼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用参加相应层次的比赛以及获奖情况来代替考核成绩,各高等院校开展的并不多。金融学本科专业是应用型专业,参加比赛是将所学知识加以运用的一种方式,但是以赛代考在金融学本科专业中运用得不多。现有考核体系多元化但以赛代考少,全面质量管理是全过程、全方位、全体成员参与的管理,进行以赛代考是全方位考核的体现。
(二)激发马斯洛需求的更高层次需求
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的综合成绩评定包括两部分: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既然平时成绩在综合成绩中占比比较大,那么参加比赛以及比赛获奖应该既有平时表现也有成绩考核,所以可以考虑将其代替考核。对于金融学专业而言,通过有针对性选择规范的、符合金融学培养方案的高质量的比赛,既可以激励他们努力学习,将所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了解行业的一些基本知识,同时团队比赛锻炼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比赛要承受一定的压力可以锻炼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又可以合理节约他们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知识。从需求层次论而言,以赛代考可以激发学生更高的需求,即得到认可以及更高目标的追求的需求,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及学习的效率。从知识供给的角度而言,以赛代考能起到以赛促教的功能,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并且参与关注社会对专业需求及社会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对课程教学体系进行思考。由于以赛代考,对于比赛的响应程度与该比赛在高校的认可程度有关,反过来会促进赛事方提高比赛的质量,促进赛事质量提高。以赛代考会激发马斯洛需求的更高层次,促使学生、老师、比赛方共同提高,体现了考核的全员参与,体现了全面质量管理全员参与管理的思想。
二 金融学专业以赛代考的基本策略
全面质量管理是全过程、全方面、全员参与的管理,在确定金融学专业以赛代考的基本策略时也应该从全方位来考虑。
(一)以学院专业培养方案为基础
金融学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要按照国标的要求,结合本学校金融学专业所在地理区位以及学校的具体情况来制定。以赛代考的比赛项目要以金融学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为基础,选择合适的比赛项目以及对应的科目,实施以赛代考。
(二)以政策为支持
为了提高本科教育水平、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教育部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其中《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应该作为金融学专业以赛代考具体比赛的基本指导原则,即参与比赛不是为了比赛而比赛,而是通过比赛来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另外,《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17-2020年开展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的通知》(教高厅[2017]4号)推进各高校金融学专业金融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建设,各高校在积极准备。可以充分结合金融学专业特点,设计既能进行实践实验的基地又能作为比赛场地的虚拟仿真实验室,为以赛代考准备相应的条件。《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要求,这些都是金融学专业进行以赛代考的政策支持体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做好产教融合、产学会做、协同育人,这实际上要求高校不仅要教学生理论知识,更是要将理论知识和社会实际实践结合起来,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金融学专业以赛代考的比赛项目需要以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为基础,以这些政策为支持开展,保障比赛项目的质量。
(三)以教育部以及行业协会等为平台
社会、学校、行业各种比赛很多,对于金融学专业而言能够以赛代考的比赛应该具有规范性、高质量要求,和金融学专业的相应课程相对应的比赛项目,才是实行以赛代考的比赛项目。具体可以查看教育部的相关职业技能要求及对实践要求来认定一些比赛项目,比如:教育部的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可以考虑。在行业领域,比如“花旗杯”金融创新应用大赛,含金量高,是推动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标杆赛事;“大智慧杯”全国大学生金融精英挑战赛,是对投资相关知识和操作的考查与检验等。行业或者高质量比赛项目是衡量比赛含金量的重要因素。
(四)利用已有或将要建设的资源学院组织比赛
利用学校或者学院已有的计算机实验室或将要建设的金融虚拟仿真实验、金融沙盘实验室,设计符合课程特点以及行业特点的比赛项目,组织学生参加比赛,也可以邀请其他院校的金融学专业学生一同进行比赛。即利用了已有资源,节约了成本,锻炼了老师,考验了学生,同时由于院内实验室可以灵活安排,老师可以根据课程进度情况,设计比赛,避免和其他课程的冲突。
三 金融学本科专业以赛代考的操作
在进行金融学本科专业以赛代考的操作时候,要从全过程角度进行操作、避免断章取义的操作,使以赛代考执行不到位,问题多而夭折。具体分析如下。
(一)确定比赛的类型与层次
根据金融学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与目标,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确定可以实施的以赛代考的全国、省、地区等比赛的类型。
(二)确定比赛与课程的挂钩
根据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确定参加以赛代考的课程,比如金融学、证券投资学、商业等。对于参加比赛的,可以和相关课程的平时成绩挂钩;如果参加比赛获奖可以根据获奖情况,给予课程的成绩,并在课程大纲中记载。有以赛代考的课程,在培养费方案中需要特别注明。
(三)参加比赛与上课冲突处理
对于参加比赛的同学,由于比赛冲突了上课时间,这个对于平时成绩的影响,需要学校或者院系的文件,以规范处理。特别是有些同学参加了,但又没有获得奖励,可能平时考勤没有,会影响学生比赛的积极性。
(四)取得比赛成绩后与成绩挂钩的程序
学校或者院系要收集以赛代考的资料档案,包括比赛证明、获奖证书、成绩申请及审批、以赛代考的政策文件等。做好资料的归档处理工作。
(五)参与辅导的老师工作认定
辅导老师的工作认定,即辅导的工作量计量问题也是要考虑的。比赛缺少不了老师的辅导,但老师的时间有限,如果打击了教师的积极性,比赛的质量会大打折扣;老师的积极性也会影响学生,所以积极鼓励老师辅导非常必要。
四 结论
以赛代考是金融学本科专业在全面质量管理视角下分析的可以实施的一种课程考核方式,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方式进行以赛代考的实施,可以促进金融学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实现,促进全面的金融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赵惠.全面质量管理思想下市场营销课程考核探究[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8(04):11-13.
[2]董春丽.应用型本科高校金融工程专业“金融学”课程改革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7(08):28-30.
[3]李文辉,孙红果.论地方普通本科院校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7(S1):229-23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