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前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BIM技术的推广应用,目前社会需要大量熟练应用BIM技术的建筑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将BIM技术引入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处于迫切状态,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高职建筑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和应用操作能力都有待进一步提升。我国政府现阶段推行的BIM技术课程体系,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提升应用操作能力,养成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性习惯,增强在社会竞争中的优势,从而促进学生能够实现全方面发展。而在这种背景下,对高职建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深入改革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主要对BIM技术在高职建筑工程专业中的课程体系中的运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BIM技术;高职;建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运用探索
本文引用格式:杨春燕.BIM技术在高职建筑工程专业中的课程体系中的运用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9,6(83):287-289.
BIM技术是现如今建筑行业构建信息模型比较常用的技术,对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国政府在建筑行业发展和教育发展规划方面都比较提倡发展BIM技术。我国住建部在最新的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在第十三个五年计划期间,要整体提升我国建筑行业的信息化水平,不断加强云计算、BIM技术、智能化技术等高科技技术手段的综合运用能力,使我国建筑行业在信息化、智能化和数字化等方面都取得阶段性的进展,基本建成系统化的服务和监管平台,使我国建筑行业都能够基本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
在我国教育部最新的信息化发展纲要中也曾明确指出,要对职业高校加强信息化建设,以保障对高素质技术类人才的培养,以促进职业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彻底转变已往的教育教学模式,使信息技术的作用能够在职业技术院校教学中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使职业技术院校教学质量更高,更具自己的发展特色,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许多建筑企业为了响应政府部门的号召,纷纷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前期设计阶段、中期施工管理阶段、后期运营维护阶段都选择了BIM技术作为建筑工程项目最核心的技术。然而,现阶段我国BIM技术发展尚不完善,专业人才和技术都相对比较缺乏,所以现阶段我国对于BIM技术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基于此,高职建筑类专业必须肩负起自身的责任,紧随时代的发展潮流,适时调整BIM技术人才培养方案,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于BIM技术人才的需求。
一BIM技术在高职建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运用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学生专业素养和操作能力的提升
将BIM技术合理的应用到高职建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操作能力。在高职建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未加入BIM技术课程时,专业教学大都停留在书本知识的讲解层面,而缺乏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而将BIM技术运用到高职建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当中,能够实现建筑理论知识的实践化教学,使学生能够对于建筑工程的动态化过程更加深入了解。通过将BIM技术运用到高职院校建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能够为学生展现整个工程的建筑和运维过程,通过这种亲身体验的方式,使学生对于建筑知识的理解不再通过单纯的自我想象,从而能够加深学生对于建筑知识的认知,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有助于学生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在高职建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合理运用BIM技术,可以加深学生对于建筑知识和建筑技术的了解和认知,提高学生对于新型建筑技术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在未来就业市场中更具竞争力。高职建筑工程专业BIM技术课程,是在BIM技术的背景下设置的,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BIM技术的具体操作过程。高职建筑工程专业开设的目的在于培养建筑行业的专业人才,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进行工程管理、工程预算、工程设置等,从而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建筑专业人才。
(三)有助于社会经济的稳步提升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行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建筑工程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现阶段BIM技术在高职建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应用尚不成熟,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还有待提升。因此,接下来高职院校建筑工程专业应根据自身的需求,合理的应用BIM技术课程体系,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进而为今后走入建筑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将BIM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生产管理体系当中,能够对传统的建筑生产管理模式进行彻底的优化,从而能够使工程建筑的质量和效率都得到成倍的提升,而这对于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二目前BIM技术在高职建筑类课程中的运用
(一)在建筑构造类课程中的运用
高职建筑构造类课程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建筑的整体结构,了解二维建筑图纸的正确看法,并学会基本的二维图纸绘制方法。在已往的建筑构造类教学当中,教师大致都会采用PPT加板书的方式进行讲解,但这种通过简单图片和文字展示的方式,比较难以使学生得到直观、感性的认识。工程识图必须经过从二维到三维、从平面到立体的思维转换,而这对于缺乏实践经验的学生而言,依照二维建筑图纸想象出三维立体建筑是特别困难的。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运用BIM技术,对建筑结构进行虚拟建模,从而使学生仿佛置身其中,能够全方面的了解建筑的细部构造和整体结构,提高对建筑结构的认识。
(二)在建筑设计类课程中的运用
将BIM技术应用到建筑设计类课程当中,能够为学生展现建筑的三维设计成果,并通过将其和二维建筑图纸进行对比的方式,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通过将BIM技术完成的建模与手工完成的建模进行对比分析,能够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设计能力。另外,通过这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也能够使学生对于建筑设计的知识理论能够认识更加深刻。总之,建筑设计类课程要尤为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将BIM技术应用其中,不仅有助于学会说呢过对于知识理论的掌握,而且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的专业与BIM技术相融合,从而养成BIM技术复合能力,提高自身BIM技术应用水平。
(三)在建筑施工类课程中的运用
BIM技术在建筑施工类课程中应用,可以实现对施工过程的动态化模拟,从而有助于对施工过程的优化。BIM技术还可以实现可视化的碰撞检查、智能化管理、协同设计和虚拟施工。此外,在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等课程中,可以利用BIM技术对特定建筑项目进行施工冲突预判,施工方案编制,施工场地布置,施工流程分析。另外,通过运用BIM技术,学生可以对拟定的施工作业的情况及问题进行可视化检查,及时了解自身学习的不足,使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够有充足的角色参与感和主观能动性,提升自身学习效果。总之,在建筑施工类课程中运用BIM技术,能够使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到实际施工的情况,使教室教学能够与施工现场实现及时交流,而且通过长期的施工模拟训练,能够使学生对于施工的材料、施工的机械、施工的工艺有一个充分的认识,而这对于学生未来真正走入建筑行业是大有裨益的。
三基于BIM技术的高职建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一)构建基于BIM技术的总体目标和思路
BIM技术现在尚处于发展和推广的初始阶段,技术和人才资源都有很大的欠缺,在工程建筑行业也未得到全方面的推广,技术研发所需的资金投入也相对较大,而且将其过于生硬的应用到高职建筑工程专业体系当中,将会对已往的教育体系和教学模式造成较大的冲击,所以在高职院校建筑工程专业生硬的加入BIM技术课程是比较难实现的。因此,现阶段各大高职院可以考虑将BIM课程植入原有课程当中或加开部分新课的方式,有机的与已有的建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相融合,然后随着BIM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推广,各大高职院校可以再根据自身教学需要,依照BIM技术,对建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深入改革和建设。对建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和改革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充分了解BIM技术的发展过程和BIM技术的定义,并循序渐进的养成建筑信息资源表达、传递和共享的思维方式,基本学会BIM技术建模的方法,对比较常用的BIM技术软件要熟料掌握,逐步提升学生与其他专业的协同和沟通能力。
(二)与其他专业课程相配合
BIM技术在工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必须与其他工程建筑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相配合,才能使其在工程建筑施工中发挥出最大的效果。例如,在建筑施工阶段,BIM技术必须要与施工组织、材料和设备管理、工程量计算等高职建筑工程基础性课程相配合。
(三)与课程体系设置相结合
现阶段,BIM技术在高职建筑工程专业中的应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已有的建筑专业课程中融入BIM技术的相关内容,另一种是单独开设专门的BIM技术课程。高职院校在进行对BIM技术课程设置时,除了要考虑专业的特殊性和教学的目的之外,还要对学生在专业课程中的学习程度和掌握程度进行充分了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对BIM技术的相关知识进行有序学习,并在此基础上有效的应用和实践BIM技术,从而不断提升自身建筑专业水平。
1.单独开设专门的BIM技术课程
高职院校在开设专门的BIM技术课程时,可以大致包含以下内容,如BIM技术的定义、BIM技术的发展历史、BIM技术在工程建筑施工中的实际应用、BIM技术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今后改进的发现、BIM技术建模的方法等。
2.在已有课程中融入BIM技术相关内容
依照上文笔者对于BIM技术在工程建筑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和与其他专业课程的联系可知,“建筑施工组织与项目管理”“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质量检验与安全管理”等建筑工程基础课程都可以与BIM技术相配合,进行模拟建筑施工的过程。依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演示与之相对应施工内容,以此来加强学生对于施工计划的统筹安排,科学的把握工程施工的进度,对于施工场地和施工资源进行合理的布置,对于怎样控制危险源和提升工程质量能够准确把握。此外,“建筑制图与房屋构造”“建筑力学与结构”“地基与基础”等高职建筑专业课程可以运用三维可视化的BIM模型,来提升学生对于建筑结构的空间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从而对于建筑结构的搭建方式及钢筋的摆放位置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3.在综合课程中加入BIM技术实训内容
在高职院校建筑工程专业提交实践训练项目成果时,可以适量增加能够体现出实训成果的BIM技术模型,具体是指在学生进行完施工图实训活动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提交结构构件钢筋模型或建筑结构构造来代替钢筋翻样图纸作为本次实训课的成果。而在进行施工管理与组织、工程量预算、施工进度预算等实训活动时,教师也可以明确规定让学生在提交实训成果时,必须添加BIM技术的相关内容。
4.共享BIM课程体系资源
要想使BIM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的各个专业,就必须充分运用建筑模型,建立相应的BIM资源共享库,将建筑工程的不同专业资源都纳入其中,通过这种方式不但能够使建筑工程不同专业加强交流与配合,而且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于BIM技术在各个建筑时期具体应用的认识,从而使学生能够将工程建筑不同专业的内容进行融会贯通,而这对于学生BIM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也大有裨益。例如“建筑施工组织与项目管理”“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质量检验与安全管理”和“建筑工程计价与计量”等工程建筑基础课程都可以纳入同一个BIM模型体系中进行对学生讲授,从而使学生对于BIM技术从施工到竣工管理的整个环节有一个系统的认识。通过这种建立BIM课程共享资源的方式,能够使工程建筑各专业达到最佳的BIM教学效果。
四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建筑工程行业信息化程度的日益加深,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行业也越来越得到重视和推广,加之国家的宣传普及力度的加深,使得建筑工程行业对于BIM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基于此,高职院校作为国家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渠道,就必须BIM技术课程合理的纳入建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当中,使建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更加健全,使学生都能养成良好的BIM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思维模式。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行业的推广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为了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更加符合建筑企业的需求,高职建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必须进行重新建构和深入改革,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使建筑工程行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潘佳怡,赵源煌.中国建筑业BIM发展的阻碍因素分析[J].工程管理学报,2102(26):6-11.
[2]黄海生,吴丹丹.基于BIM的土木工程课程体系教学改革[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6(04):74077.
[3]蔡小玲,李继明.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探索——以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6(02):13-16.
[4]任宁,徐龙辉.BIM技术融入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J].科技展望,2017(07):348.
[5]饶晓文.基于BIM的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大众科技,2017(09):80-82.
[6]苏静波,李昂.BIM技术在水利工程制图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50):230-23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