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本文在阐述主动学习的内涵基础上,探讨了主动学习的主要目标,明确了培养当代大学生主动学习的三大基本原则,同时提出了激发大学生课堂主动学习的六大策略,为普通高校一般课堂教育如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提出了有益思考和良好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主动学习;激发;积极性;策略
本文引用格式:胡颂平等.如何激发大学生课堂主动学习的积极性[J].教育现代化,2019,6(83):203-204.
一主动学习的含义
主动一词在《汉语大辞典》的释义是“不用外力而进行的自发行动”,是出自内心的行为和内在动力的外部表现。故此,主动学习的本质含义是学生在自我主体意识的推动下,发自自我内心的自愿学习行为。
但是在当代大学教育实践中,建立和培育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必须是有大学教师和专业指导老师的耐心细致指导来进行的,否则是难以实现的。大学生的主动学习,是现代大学教育活动的核心内容,是实现大学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主要方法和基本途径,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一般来讲,大学生的主动学习是来自于科学的引导,耐心的培养,而非一蹴而就的喊学就能学来的,因此我们普通高等教育应该很好地提供给广大大学生一个主动学习的大环境、大气候。
二 主动学习的发展目标
培养主动学习的目标是什么呢?据有关研究,应该包括几个方面:
(1)适应性。其内涵主要包括大学生应该学会主动适应学习生活而非被动适应;就如自然界各类生物一样应该主动适应环境,否则在大学生活中有可能被淘汰。
(2)可选择性。意指当代大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素质和兴趣来确定学习的主要目标,逐步形成自己的特长爱好。根据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要求,给予当代大学生有很大的在学习内容、学习形式方法等方面的自主权,克服偏科贪玩等不良习性,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特长。
(3)竞争性。主要是引导和建立大学生的进取心和成功欲,开展合理科学的同学间的竞争,以提高学习、体育、技能和生活的能力。
(4)参与与合作性。这包括激励大学生主动参与学校的大小活动或其他事务,从而更好地提高其主动性;还包括增强合作意识,强化主动合作、助人为乐的品质,增强个人素质。
三 培育大学生主动学习的基本原则
(一)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方能培养大学生的主动性
顾明远同志指出“大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也是教育的主体”。在当今大学快速发展过程中,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的学习范畴不断扩展,学生始终是实现教育的主体,大学老师的引导和指路作用则相对是有限的。实际上,人们往往认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是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实现的,没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不存在。而我们在理解大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时候要明确,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由学习者从事主动学习这种实践活动本身决定的。认识到这一点,有利于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创立全新的师生关系
教学是一种传授知识的同时传递细腻情感的复杂过程,因此大学教师应该诚恳待人,改变以往的师道尊严的高高在上的姿态,充分尊重和宽待学生,努力造就一种自由自在、畅所欲言的学习环境。一般而言,任何大学生都有主动学习的能力和愿景。大学生出于自己的思想,热情和感觉,每个大学生创造地阅读和思考,吸收有益的东西。传统教学缺乏真诚、亲密的人际关系,往往强迫和要求学生听话和守纪,凸显大学教师的权威,由此使大学生在心理上对教师产生畏惧。
(三)给大学生增加更多的自我指导和发展机会
个体主动性的产生与发展主要决定于自觉自愿的思想和行动,故此不能局限于规则和统一,而应该允许一定的犯错,给大学生增加更多的自我指导和发展机会。由于突破了简单规范性和盲目服从性的束缚,注重了差异性和多样性,学习中的个性和主动性就充分发挥出来了。学生也在学习中充分获得了新体验,主动探索的激情也得以迸发,会更好的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四 激发大学生课堂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的策略
(一)营造轻松、自然的外部环境,是大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条件。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应追求教学艺术。在现代化的教育理论指引下,用幽默的语言,亲切的态度,以及精心的课前准备,与大学生共同营建和谐的课堂气氛。创设问题情境,让大学生敢想、敢说。
(二)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动机清楚一般而言,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有三:一是大学生的学习目的;二是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大学生的成就愿望。
大学生确立自己的学习目的时,一般会把自己的个人目的与社会要求进行仔细的考究和鉴别,然后再对实现学习目的具体内容进行适当的修正,以符合社会的需要。学习的目的性是学习动机的重要成分。大学生一旦确定了自己的学习目的,就会极力去主动学习从而实现自己的目的。
一个大学生如果缺乏成就愿望和抱负水平,就可能在大学生活学习中混日子,这是十分有害的。经过中学时期紧张的备考,进入大学后因为没了高考压力,能及格就是好的成了口头禅,开始在大学生活中变成了混日子。所以大学教师除了授业以外,更要有意识地引导培育大学生的主动学习目的和动机。要多多宣传社会的需求和就业的竞争性的残酷,倒逼学生形成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有了就业竞争的压迫感,就会有学好专业本领的动力,从灵魂深处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课堂上“小的奖赏”可促使大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大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进行因材施教,挖掘大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大学生学习的兴趣?怎样才能使大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除了教师掌握本领域渊博的知识首先得到大学生的认可使大学生信服外,还需要教师改变循规蹈矩的教学方法,改变课堂沉闷的学习气氛。教学过程是刺激和反应的过程,教师和大学生的关系是刺激和反应的关系。
在课堂上小小的“奖赏”——一块糖果或巧克力,肯定回答正确的学生。这种小奖励的办法能使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热情尽情表现出来,因此,大学老师应该多想方设法培育和激发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并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
(四)着重培养大学生学习习惯,提高大学生学习能力,是大学生主动学习的根本保证。如养成做听课笔记的习惯,并把它列为检查的内容之一;课前预习和课后思考题并做到每节课前要求大学生回答上一节课布置的思考题!等等。
不培养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提高学习能力,大学生主动学习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大学生的主体能力发展水平与其主动学习自信心一般成正比,发展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其主动学习,越低就越不能主动学习。
(五)培养大学生的主动性,要从小事做起,如书写的习惯,要仔细认真,整洁;讲效率的习惯,做事不拖拉,科学安排;培养阅读能力、预习的能力等等。
(六)在现代还要求大学生具备利用专业或学习网站主动获取知识与技术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刁金美.浅谈素质教育与生物教学改革[J].素质教育研究,2005(2):11-13.
[2]黄瓅,张琳,胡颂平.基于WebQuest模式的研究性学习对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行动研究[J].教育信息技术,2007(2):5-7.
[3]胡颂平,杨堉楠,祝锦敏等,深化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改革以主动适应社会对生物科技人才的需求[J].教育教学论坛,2019(24):264-265.
[4]张琳,胡颂平.网络环境下开展化学探究性实验的研究[J].教育信息技术,2009(3):38-39.
[5]梁静,杜志闯.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课堂学习投入现状调查研究[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8,26(06):126-129.
[6]汪玉侠,齐钦.大学生课堂学习投入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以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为例[J].教学研究,2012,35(02):16-19+22+123.
[7]孙晓荣,何德肆.高职学生课堂学习投入现状调查与分析——以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7(02):46-49.
[8]王淑梅.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几点优势及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7,4(11):122-12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