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微课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论文

发布时间:2021-02-05 13:42:5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信息时代的到来,为现代教育提供了新的教学渠道,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拓展了课堂教学内容,打破了课堂教学时间与地点的局限性,实现了课堂教学翻转,并形成了新的教学模式——微课。将微课教学应用于中职数学教学之中,有助于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形成,契合了中职教学培养实践技能型人才的目标。论文将概述微课教学定义,阐述中职学生教学中的不足,论述中职数学教学使用微课教学的必要性,提出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期推进中职数学教学改革与创新,增强中职学生数学应用能力,促进专业知识学习,使其更好地面对社会挑战,提高中职学生社会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中职数学;微课教学;活性课堂;课堂翻转;实践能力

本文引用格式:梁红.微课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6(80):142-144.

中职数学是中职学生的主修课程,更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数学基础能力薄弱,专业知识也会进展缓慢。长久以来,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枯燥、教学效率有限、学生互动性差、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在信息时代下,互联网与教育领域相结合,产生了微课教学模式,为中职数学教学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横向拓展课堂教学时间,延伸课堂定义范围;纵向深化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实践能力。对于中职学生而言,数学实践能力对于学生专业知识学习至关重要,更是中职学生日后就业与升学的关键。由此可见,探讨微课在中职学生教学中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

一微课概述

(一)定义


微课是“互联网+教育”的产物,利用信息化技术,依托互联网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并将课堂教学知识重点提炼而出进行碎片化教学 。微课教学模式契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将复杂的知识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实现了师生角色转化,课上与课下翻转,也是翻转课堂教学的关键。微课教学的核心是微视频,辅以多种教学模式,构建立体化微课教学模式。

(二)特点

1.短小精悍


微视频是微课教学的核心,内容具有时间短、内容精的特点,是课堂教学知识重点与难点。微课视频在制作的过程中,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会将微课视频时长控制在5分钟至8分钟,与传统的多媒体教学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不仅能够营造一定的教学情境,更能够开门见山讲解知识内容[2]。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相比,教学内容更加精炼,把握课堂教学重点,学生对于关键知识点吸收效果更好。另外,微课视频内存相对较小,仅为几十兆,能够让学生在高度集中的密集时期流畅观看视频,并将自己需要的视频进行收藏与转发。

2.碎片教学

微课教学模式能够提炼课堂知识重点,并将其碎片化讲解与贮存,学生可以结合专业需求与个人学习能力,自行选择微课教学视频。这对于中职学生而言,更加契合学生的专业学习需求。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自由休息时间,整理数学知识内容,促进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提升。中职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仍有所欠缺,课下自我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偏差,但微课教学模式可以完全再现课堂教学内容,能够精准辅导学生开展课下学习。

\

 
3.反馈及时

微课教学模式借助微课教学视频,可以实现课堂教学与教师分离,学生在课下复习、预习的过程中借助视频实现自主复习[3]。此外微课教学模式开展过程中,可以借助信息通信工具及时收集学生预习与复习中的反馈信息,实现课下师生互动,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了解学生自主学习遇到的困难,调整课堂教学内容。教学信息反馈及时,减少了教师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压力,实现精准定制课堂的目标,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中职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实践能力不足


中职数学与其他数学教学模式不同,不仅要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更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数学实践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看到,中职数学教师普遍存在数学实践能力不足的现状,仍然采用理论为主的教学模式开展数学教学,不利于中职学生数学能力养成。绝大多数的中职数学教师在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中职进行数学教学,缺乏实际专业工作经验,掌握的数学模式与中职教学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教师实践能力不足,限制了中职数学教学改革,微课教学模式只能成为理论知识教学工具,从而流于表面形式,单一地成为知识点展示器,无法真正地发挥出其教学价值[4]。

(二)教学理念滞后

中职数学是多个专业学习的基础,教学模式也各不相同。但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看到,部分中职教师教学理念滞后,缺乏足够的创新性与实践性,仍然采用“传授式”教学模式,认为教师是课堂教学主体,忽视学生的课堂学习主观能动性。“不变不通”,中职数学教师仍然在教学中抱着滞后的教学理念,微课教学模式也就无法走入中职数学教学课堂。新的时代下,教学改革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职数学教师必须改变滞后的教学理念,才能够进一步提升中职数学教学的有效性[5]。

(三)没有契合就业

大多数中职学生学习的目的,是希望掌握专业知识后能够直接进入社会就业。这也就需要中职教学活动,始终围绕着学生就业为开展核心。但目前来看,大多数中职数学教师并没有结合学生的就业需求,教学思维仍然局限于课本知识,数学课堂缺乏实践性。长此以往,中职数学教学内容将会脱离中职教学目标,学生也会对于学习数学的必要性产生怀疑,认为数学对于自己日后的就业作用不大,只要掌握基础知识即可。契合学生就业已然成为中职数学改革的首要目的。

(四)教学方法单一

在实践微课教学模式之前,可以看到许多中职学校已经配备了多媒体相关设备,但实际使用效率并不高。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然喜欢一支粉笔、一个黑板、一本书就开始了课堂教学,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少之又少[6]。单一而又静态化的教学模式,逐渐弱化了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效率直线下降,部分学生甚至产生厌学心理。

(五)课堂互动较弱

学生与教师分别是课堂上学习与教学的两大主体,但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学生在教师面前有着天然的弱势。如果教师不注意引导课堂,学生的学习状态就会偏离课堂学习轨迹,只是被动的听讲课堂学习内容,并没有真正的运转数学思维,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也就无从谈起。缺乏互动的课堂有如一潭死水,课堂知识转化率低,从而造成“高耗低能”的教学现状。

三中职教学采用微课的必要性

(一)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微课教学模式包含了课前、课中、课下三个教学环节,各个环节的完成都需要自主配合,才能够起到较好的学习效果[7]。学生在微课教学模式下也有了更多自主探究的空间,学生通过自主预习、学习与自主课堂探究,不断克服学习困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自主学习习惯,这对于中职学生的专业学习而言大有裨益。

(二)契合专业发展需求

专业需求是中职学生最为迫切的需求,但分析数学教材可以发现,数学中可挖掘的专业教学元素少之又少。微课教学模式有效的弥补了这一点不足,互联网是微课教学模式的资源背景,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中收集相关专业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数学教学知识点。数学教学内容紧跟学生就业发展需求,学生对于数学课堂关注度也就更高,提升微课数学教学课堂价值。

(三)促进中职数学改革

传统的中职数学教学模式中有着诸多的问题,不利于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而中职学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中职数学改革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微课教学模式,凭借着其课堂教学翻转优势、丰富的教学资源、立体化的视觉呈现效果、短小精悍的教学内容,构建了高效中职数学活性课堂,学生在此教学模式下“思接千载,神通万里”,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得到了真正的提升[8]。微课教学为新一轮的中职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了创新方向,推进了教学改革进程。

(四)中职教学宗旨实践

中职是输送实践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并以此为教学宗旨。因此中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这一点,注重开展实践数学课堂,给予学生更大、更广的课堂实践学习平台,尊重学生课堂学习主体资格。实践是检验学生的学习知识成果,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迁移学生数学知识,促进专业提升的重要方式。微课教学模式中包含了大量的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促进实践能力的提升。

四 中职数学教学运用微课的策略

(一)提升实践教学能力


教师运用微课开展教学模式,应该具备实践教学能力,否则只能是“换汤不换药”,无法真正的推广微课教学[9]。例如:在课程教研的过程中,中职数学教师可设置“微课数学教学实践”,作为教研的主题。在讨论中教师们提出可以通过设置小组探究活动、社会实践、教师在线辅导等多种模式,辅助微课教学活动的开展,督促学生利用微课教学视频完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避免微课教学流于表面形式。通过数学教研活动丰富了教师的实践教学经验。

(二)转变教师教学理念

微课教学的翻转课堂教学优势,是因为微课能够给予学生课上更多的发挥空间。因此中职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主动转变教学理念,敢于尝试新事物,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例如:教师在讲解“指数函数”时,将指数概念、图像、性质核心知识点融于微课教学当中,并设置问题“细胞分裂过程中,由1变2,由2变4,每一个被分裂的细胞都具备自我分裂的能力,如果知道分裂的次数为x,那么x次后,细胞分裂的个数是多少?”,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后,对于指数函数有了大概的理解,自己设分裂个数为y,将每一次y对应的值用n表现出来,通过观察规律得出y=2x(x∈N)。教师只有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够最大化的激发学生的数学潜能。

\

 
(三)结合专业发展需求

不同专业学生对于中职数学学习需求是不同的,教师使用微课教学模式时,应该结合学生的专业。例如:教师在为旅游专业学生讲解“集合之间的关系”一课时,将交集、并集知识点融入微课视频当中,并以“30人旅游团,按年龄分老人10人、中青年15人、儿童5人;按性别分男性12人、女性18人;按成员来自省份分东北5人、华北8人、西南10人、东南7人”为讲解交集与并集的数据基础,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日后就业,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

(四)灵活运用微课教学

微课教学模式可以分为课前、课中、课下三个部分,需要教师灵活运用培养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三角函数知识点时,课前可以将教学要点放入到微课视频教学当中。课前,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线上自主开展预习,并将正弦、余弦等知识难点通过微信告知教师,教师将其一一记录。课中,教师开展三角函数复习课时,为学生串联知识点,并重点讲解学生课前预习时遇到的难点,压缩其他知识点复习时间。教师数学课堂“有的放矢”,课堂效率更高。教师再次为学生播放微课教学视频,帮助学生强化知识。课后,教师将本课整理的三角函数知识点思维导图直接发放给学生,学生课后自主复习过程中利用微课视频反复观看教师讲解的知识重点,并结合思维导图整理数学思绪,形成知识结构体,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五)运用视频课堂互动

微课视频是一种动态化视频,兼具图像、声音、文字多种信息传播模式,并能够随时暂停与重播。教师在播放微课视频时,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学生的观察当中,根据学生面对微表情与学生表现出的学习状态,判断学生对于知识点掌握,从而控制微课教学视频播放,并通过有效性的教学提问,增强课堂师生有效性互动[10]。例如:在“立体几何”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为微课教学视频,为学生展示水立方建筑图案,并从立体几何角度为学生进行介绍,让学生简单思索其中包含了哪些立体图像,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并设置问题“立体几何中,直线与平面都有哪些性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探索。最后,教师为学生再次播放微课视频,观察学生的表现状态,将学生不懂的地方反复进行播放,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让课堂互动更加频繁有效。

五结语

“教学创新,皆不相师”,中职数学教师利用微课开展教学不必拘泥于教学模板,应该结合班级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学习内容、学习状态,制定更加细致化的微课教学执行方案。此外,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亦有精华,不可全然抛弃,应该将其巧妙的深入到微课教学当中,充分的挖掘微课教学价值,真正的构建中职活性数学课堂,培养学生数学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学习。

参考文献

[1]邢海霞.微课在中职数控车床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速读(下旬),2018(12):165.
[2]关新棠.微课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8(7):81-82.
[3]李洁.微课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活力,2018(24):119.
[4]姬学峰.基于微课的中职数学教学实践分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18):750.
[5]戴志强.利用微信公众号建立中职数学网络教学平台[J].考试周刊,2018(72):52-53.
[6]闻洁.基于微课的中职数学教学情境设计及应用[J].成才之路,2018(22):47.
[7]翁涛.微课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8(18):236.
[8]杨利荣.微课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8(18):233.
[9]黄慧芳.微课让中职数学课堂更精彩[J].教师,2018(15):105-106.
[10]韦荣德.微课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中等教育),2018(2):10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899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