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班级文化能够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是良好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伴随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的发展给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着重从新媒体的功能视角出发,探讨新媒体与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三大互动机制:协同机制、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实现在虚拟互动中构建良好的高校班级文化。
关键词:高校班级;微文化;生成机制
本文引用格式:彭怡峰等.协同、监督、激励:高校班级微文化建设的生成机制[J].教育现代化,2019,6(80):169-171.
班级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了制度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活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等内容[1]。良好的班级文化能够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是良好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但是现有的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存在班级制度建设不完善、班级角色定位不明确、班级凝聚力不强等问题[2-3]。有学者试图通过完善班级制度、重视班级活动等措施和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1],但是却没有找到合适的途径和平台。为此,张卫家将新媒体技术运用到班级建设中,探索了班级微信公众号的建设机制和实践[4]。但是其探索的机制并不完善,实践的案例比较单一。为此,本文将新媒体技术和班级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在18个班级中建立班级微信公众号,通过三年多的实践运营,探索出班级微文化建设的生成机制。
一班级微文化建设内涵
班级微文化的建设内涵必须讲究“班级化、原创化、多样化”,以优质的内涵服务学生、影响学生、凝聚学生,通过细小的、温暖的、有趣的故事打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
(一)微推内容班级化
班级微信公众号作为班级文化的展示平台,其内容是班级记忆的生动体现。在建设班级微信公众号的过程中,其所推送的内容必须是和班级有关的,可以是班级活动的生动记录,也可以是班级同学的风采展示,更可以是班级中的暖人小故事等。通过将内容班级化,才能吸引班级同学的关注,进而加强班级同学之间的了解和交流,达到促进班级文化建设的目的。
(二)微推作品原创化
班级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必须要讲究原创性,原创是班级微信公众号生存的最强大的武器。好的原创文章不仅能够吸引班级同学的关注,更能够吸引班级同学的朋友、家人、同学等的关注,从而扩大班级微信公众号的宣传力和影响力,加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推文形式多样化
班级微信公众号要焕发出持久的活力,避免观众出现审美疲劳,就需要不断地创新,推进内容形式的多样化。班级微信公众号作为新媒体之一,其内容不应该仅仅只有文字,还应该有不同的照片、表情包、视频、音频等素材。通过将推文形式多样化,保证推文的趣味性和可阅读性,才能吸引影响学生。
二 班级微文化建设生成机制
(一)班级微文化协同机制
好的内涵建设离不开优秀的小编团队,优秀的小编团队建设离不开高效的协同机制。通过将小编队伍“专业化、小组化、全员化”,加强了小编之间的相互协同,进而打造出班级微文化协同机制。
1.微推培训专业化
很多小编在刚开始做微推的时候,业务能力不强,思路不清晰,不知道如何做好一篇微推,这就需要专业化的指导。通过邀请校内、校外的专家对小编进行培训,可以实现校内校外协同指导。在本文的案例中,为了培养专业化的小编团队,每学期定期开展微推培训班,邀请微推专家“秋叶大叔”、小百文化创始人、学校各官微负责人等为班级微信公众号小编授课。同时,安排学院官微“电光火时”负责人,定期对班级微信公众号小编进行指导和培训。通过常态化的专业培训打造一支业务精、能力强、素质高的专业化小编团队。
2.微推小编小组化
每个班级微信公众号的运营需要一个团队,而不是一个人。但是以往很多小编团队只有一两个人。由于学业压力等各方面原因,很多小编无法做到大部分时间投入,且难以做到长期保持激情和热情。因此,很多班级微信公众号运行到后期,质量和数量都明显下降。为解决这个问题,扩大班级微信公众号小编团队的规模,将其小组化,实现小编和小编之间相互协同。通过小编小组轮流上阵,保证了班级微信公众号的运行活力和长期运营。
3.微推小编全员化
将微推小编小组化,需要一个人数众多的小编团队。为此,提倡班级所有同学参与到班级微推制作中,在提升自己能力的同时,也为班级贡献一份力量。在案例中,18个班级微信公众号运行三年多以来,大部分班级中所有同学均有参与微推制作的经历。他们各自发挥自己擅长的部分,或提供素材,或撰写文案,或编辑排版,形成了班级全员相互协同的现象。
(二)班级微文化监督机制
有了好的内容和团队,还需要一个好的监督机制,这样才形成良好的运营习惯和正确的舆论导向。
1.建立微信推文审核平台
建立了班级微信公众号推文审核微信群。各班级微信公众号在推送推文之前,必须先将推文链接发送到群里,经年级辅导员和年级分会宣传部同学审核通过以后才能发送。在审核的过程中,审核人和其他班级微信公众号小编均可发表修改意见。每天这样的审核和修改,有利于推文质量的提升,同时也保证了推文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
2.建立每周数据评比制度
将各班级微信公众号每周的数据进行评比通报,并将每周的评比结果纳入班级考核中。班级微信公众号小编通过评比数据,可以了解到其他班级微信公众号的建设情况,学习其他班级微信公众号的长处和优点,进而督促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班级微信公众号的质量。
3.建立优秀推文分享平台
每月开展班级微信公众号建设交流会,邀请优秀班级微信公众号小编分享经验,通过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可以提高优秀班级微信公众号小编的积极性,同时也让其他班级微信公众号小编学习,进而开拓他们的思路,激发他们的创造性。
(三)班级微文化激励机制
为激发学生做班级微信公众号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激励机制,对优秀的小编和团队进行多渠道的奖励。
1.每学期开展微媒体表彰大会
在每学期开学,开展微媒体表彰大会,对班级微信公众号上一学期对情况进行表彰和总结。针对优秀的班级微信公众号,评选出“十佳微支部”“最佳人气奖”“最佳创意奖”等荣誉;针对小编个人,评选出“十佳小编”“最勤奋小编”“特别奉献奖”等荣誉。在微媒体表彰大会上,为获奖的团队和个人颁发荣誉证书,并且精心准备小礼物,让被表彰的团队和个人感受到被认可和重视,进而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2.优秀团队可参评专项奖学金
每年11月份,班级微信公众号优秀团队可以参评学院设立的“湘能楚天奖学金”中的“服务奉献奖”。2017年,电卓1601班班级微信公众号团队获评该项奖学金;2018年,电气1607班班级微信公众号团队也获评了该项奖学金。通过奖学金的设立,让各班班级微信公众号的小编们感觉到自己所做工作被认可和重视,进而起到激励他们的作用。
3.小编工作可进行德育分认定
通过修改学院综合测评管理办法,将小编纳入学生干部队伍管理,将小编的工作进行实践德育分认定,并且将认定的标准进行明确规定。学生可以通过担任小编和投稿等多种方式获取实践德育分。这种获取实践德育分都方式比较简单可行,可以吸引不少学生加入班级微信公众号运营队伍。
三 班级微文化建设机制成效
三年多的实践表明,班级微文化建设机制能够促进班级活动文化建设,加强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推动了班级文化的总体建设。
(一)促进了班级活动文化建设
1.提供了线上活动平台
班级微信公众号的建设需要栏目的支撑,而好的栏目来源于好的活动。由于班级微信公众号本身上一个线上展现平台,是班级展现自身精神面貌的窗口。为了建设好班级微信公众号,各班创新班级活动,将很多传统的班级活动搬到了班级微信公众号上。如以往班级召开消防安全主题班会的时候,需要在教室内开展。通过班级微信公众号平台,可以将消防安全知识做成有趣的图文,也可以将其做成知识小测试,并把每个同学的学习心得进行分享。这样创新了传统活动的开展形式,取得了更好的活动效果。
2.促进了线下活动开展
好的线上素材来源于好的线下活动。为了让班级微信公众号的素材更鲜活和吸引力,学生“被迫”创造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下活动。如很多班级积极开展“文化早餐”“文化下午茶”“书香有约”等活动,并且在班级微信公众号上进行全程记录,既提升了班级微信公众号的内容质量,也有效促进了线下班级活动的开展,进而促进了整个班级活动文化建设。
(二)加强了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1.确定了班级奋斗目标
一个班级,如果没有奋斗目标,就没有前进的方向。传统的班级通过先进班集体、活力团支部等的创建来确定班级奋斗目标,但是由于缺乏较好的平台和建设过程,效果十分有限。通过班级微信公众号的建设,可以将班级奋斗目标进行明确,通过日常的微推进行推进。如电卓1601班把班级目标进行确定,通过做成微推让班上每个同学进行学习和了解,再通过有关具体活动的“微推”进行推进,在2017年被评为校优秀班集体、活力团支部等荣誉。
2.增强了班集体认同感
一个班级的同学对这个班级是否认同,表现在班上同学是否有较强的班级荣誉感和归属感。班级微信公众号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班徽、班服等意见的收集和制作,需要进行班级篮球赛、班聚等活动的记录和宣传。通过在班级微信公众号上开展这一系列的有关班级形象和荣誉的活动,可以不断增强班级同学的集体荣誉感和班级归属感,进而增强班集体认同感。
3.促进了班级学风建设
班级微信公众号上经常记录班级同学建设活动开展,如“一帮一”学业帮扶、学习小组等。另外,班级微信公众号上还经常推送班级学期总结、学习型个人风采展等。营造了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推动了线下班级学风建设活动的开展,进而促进了班级学风建设。
(三)提高了班级同学综合素质
1.提高了学生新媒体工作技能
学生为了提升班级微信公众号的内容质量,需要不断提高图片拍摄、视频剪辑、素材收集、文字排版等各种新媒体工作技能。在笔者指导的18个班级微信公众号运营的过程中,培养了一大批新媒体工作技能特别强的学生。这些学生卸任班级微信公众号小编以后,很多被学校和各职能部门的官微聘任,其能力受到了全校师生的认可。
2.锻炼了学生文字表达能力
班级微信公众号在运营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原创文章。而这些原创的文章大部分来源于班级同学。通过长期坚持写原创文章,锻炼了班级中大部分同学的文字表达能力。而笔者指导的班级微信公众号都是工科学生运营的。通过这种模式,工科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得到了加强,成为了能写的工科生。
3.提升了学生总结思考能力
班级微信公众号要想运营好,必须还得有创新。要想有好的创新,就得有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学生为了运营好班级微信公众号,不断地开拓思路,寻找新鲜素材,进行总结思考。学生在长期这样坚持的过程中,训练了自己的思维,提升了自己的思考能力。
四结语
通过打造班级微文化的协同机制、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构建了班级微文化建设生成机制,促进了班级的活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助推作用和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海国华.积极建设班级文化,构建学生精神家园[J].中国教育学刊,2008(8):25-27.
[2]张艳萍.当前高校班级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5):113-115.
[3]聂邦军.高校班级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J].学校党建和思想教育,2014(20):64-65.
[4]张卫家.高校班级微信公众号建设机制探索与实践[J].学理论,2017(10):215-21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8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