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现阶段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已经与新媒体息息相关。合理运用新媒体,要将新媒体信息搭载的快捷性、准确性、时效性发挥到极致,并且服务于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学生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展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通过创新社会核心主义教育内容的搭载平台,形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全新的教育模式,能够在新媒体环境下非常有效地提升新媒体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积极影响。笔者将会在本文的论述中简单讲解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并且以此为基础对在新媒体环境下展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的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电子信息化;新媒体;大学生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本文引用格式:苏静.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81):357-358.
在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网络平台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技术渐渐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新媒体逐渐代替电视、报纸、广播成为了适用范围最广的信息交互技术,新媒体的出现不仅仅创新了人们的交流方式,并且伴随着技术的进步与时代发展新媒体技术慢慢深入到了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并且逐渐形成了一个新媒体时代。
一 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
(一)加强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程度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绝大多数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途径都是通过课堂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课堂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如果选择使用新媒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不仅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搭载的方式、创新传播方式并且是传播内容多元化,并且在新媒体特点的影响下学生与教师的身份逐渐被淡化,学生能够很好地与教师进行交流、互动,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进行重点的讲解,更加直观的学习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1]。除此之外新媒体因为其自身信息传播的生动性、互动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字面上,也可以通过图片以及视频的方式表现出来,让学生们更为深入的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能够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成为主动学习,这样能够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效率与质量。
(二)提升学生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程度
在新媒体平台中蕴含着非常多的信息,这其中包含有文字、图片、视频等等,并且在实际传播的过程中速度非常快,成为了现阶段主流的信息传播、交互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信息以及内容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实现大范围、多元化的传播。在现阶段电子信息化大环境下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最为重要的就是应用新媒体进行相关信息的传播,能够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途径、范围、空间、时间等等,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帮助大学建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增加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在现阶段的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伴随着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以及网络媒体,在依托新媒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时有较好的的基础。除此之外新媒体也改变了以往大学生的社交模式,也为学生与教师以及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创造了新的交流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时间、地点等影像交流的因素将会被忽视,正是因为这种信息交互的渗透性对学生们的思维模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产生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2]。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改变了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针对此种情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息传播必须要依托新媒体技术进行全新的创新与改革,对学生们进行持久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并且激发学生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引导学生们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学习。
二 在新媒体环境下展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办法
在现阶段全民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背景下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核心更应当积极学习,但是该怎样在现阶段的新媒体大环境下对学生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培养已经成为了社会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引导自媒体发挥自身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的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人们的影响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新媒体已经成为了信息交互、信息传播的新途径,自媒体自然而然的就背上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任务,新媒体因为自身的应用规模正在不断的扩张、相对应使用新媒体的学生也在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当新媒体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之后国家方面必须要对其进行科学化的管理与规范,在这个过程中应当出台相关的规章制度甚至是法律条文对新媒体的信息传播进行规范,除此之外通过对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方进行公安备案等等实现出现事故追责的准确性并且对用户在进行信息传播时有一定的约束性,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服务[3]。在一定程度上应用行政手段将新媒体在信息传播时的优势发挥至极致,在这个过程中新媒体的信息传播规模、速度将会实现进一步的提升,帮助自媒体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成为进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主打方式。
除此之外,要根据现阶段大学生的特点进行传播内容的设计,使之更能够让大学生接受并学习。大学生因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所以在行为模式以及思维模式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在应用新媒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特性,针对不同群体进行不同的信息搭载模式。
(二)利用新媒体的交互性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学习
在传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过程中,信息出现的方式多是图片或者文字,这种传播方式存在着灵活性不足的缺陷,并且信息传播的方式不够多元性,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授中,通常都是以课堂教学的形式展开,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始终属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无法很好地激发学生们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但是新媒体的出现能够很好的弥补这一缺陷,通过新媒体自身的所独有的互动性、及时性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除此之外,通过对多项技术的融合与创新,能够创造出更多的信息搭载模式,整体呈现出灵活性、趣味性、多元化的趋势,这种优势是传统媒体所没有的。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互动性、趣味性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们理解和消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提升学生们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兴趣,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对学生们进行灌输式的观念培养[4]。新媒体的应用能够让学生们在最大程度上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中来,针对此种情况,新媒体的应用应当注重学生们的教育主体地位,对于学生们的需求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并且在实际的新媒体应用的过程中以法律规范作为开展的基础、展开规范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迎合学生们现阶段对于网络技术接受度较高的特点,帮助大学生在校园的社会主义核心较直观教育从教师传授模式的被动接受转变成为新媒体传播途径下自主学习,在新媒体技术的帮助下引导学生们进行自我学习能够最大程度上发挥学生们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主观能动性。
(三)有效利用教育资源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平台
现如今伴随着实际生产的快速发展,世界文化已经成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这种发展趋势已经给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产生了重要影响,最为重要的是文化传播的越来越广泛还对大学生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产生有一定的影响。就目前的时代发展方向来看,电子信息化技术已经得到大规模的应用,并且在这基础上出现的新媒体也成为了实时信息的主要载体。
现阶段高等院校内的新媒体平台因为自身技术落后以及价值观念落后的问题导致新媒体无法在大学教学生活中充分发挥作用,难以吸引当代大学生的注意力,并且现阶段高等院校并没有建设专业性的思想培养、文化传播、信息交互的平台,这就造成高等院校在进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缺乏相对应的教学平台[4]。这就要求各大高等院校有效的利用自身的教学资源,进行校园级别的新媒体平台搭建任务,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学生与教师的合作来完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内容的制作,这个其中主要是通过视频的制作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在拍摄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获得非常高的参与感,通过自身的感受来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除此之外要充分发挥校园级别新媒体平台的聚集能力,通过对自身新媒体的运营将平台打造成为学生们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乐园,与此同时还需要开发手机APP,让学生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主义的培养不仅仅局限于课堂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可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在实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交互性与互动性,进一步了解与分析现阶段大学生的信息接收特点,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内容的优化与改进,通过现阶段大学生们最能够接受的方式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通过这种传播模式的优点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新媒体的应用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方式。
参考文献
[1]程希.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途径探析[J].决策探索(下),2019(08):23-24.
[2]李友子,王君涛,张伟岗.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策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2):203-205.
[3]张晓辉,谢春玲.新媒体视角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潍坊学院学报,2019,19(03):87-90.
[4]李吉彬.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题教育创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
[5]陆添羽.利用新媒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39):330-33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8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