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提出新模式的学生党建工作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力求探索如何在学生党建中彰显专业特色并且将其与党建工作结合,分析探讨艺术类专业学生党建工作的方向。
关键词:党建;课程思政;艺术类
本文引用格式:陈鑫宇,彭嵘.以新时代艺术类课程思政建设为视角探索学生党建工作[J].教育现代化,2019,6(81):251-252.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明确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出要想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创新,必须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思想理论能力、亲和力及针对性,着重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而作为一个特殊的大学党员群体,艺术类党员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基层党建的差异性。因此,要高度重视和加强高校艺术类学生的党建工作,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努力培养时代所需的艺术型人才,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一提高政治站位,坚定政治方向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习总书记明确强调“四个正确认识”等一系列讲话为各高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与着力点。同时习总书记曾经在文艺座谈会上也提出,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根本保证,文艺的根本宗旨也是为人民创作。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才能拥有不竭的创作源泉,并且提出要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高举精神之旗、立起精神支柱、建设精神家园[1]。因此可以看出,要充分重视艺术类专业与思政教育结合,使其工作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从而可以成为推进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成功开展的一种新型的有益尝试。
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是极具活力和创造力的青年群体,而艺术类学生党建工作需要踏踏实实,结合学生实际特征,将党建与校园文化相互结合,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有了专业支持,一定能发挥“点睛”作用,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同时又能引领校园文化的开展。因此艺术类党建工作需要抓准载体,创新载体,不断思考形式与方向,有序推进,充分发挥艺术类学生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二 艺术类学生的思想特点
(一)感性思维强
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多表现出观察能力强、情感多样化、自由洒脱、想象力丰富等鲜明特点,具有明显的艺术个性特色,善于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去观察身边的事物与生活,充满了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
(二)自主自立意识强
艺术类专业的学生获得了相较于其他专业学生较多的“自主”与“开放”的环境,喜欢走出校园,重视参与社会活动,使得自主自立意识迅速建立;而通过多样化的艺术学习教育方式,学生接触到了多元化的文化表现形式。因此艺术类专业的学生能够在面对未来各项挑战时主动出击,并且能勇敢的为理想事而业奋斗拼搏。
(三)热衷于专业学习
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有着专业情怀,有许多从小学、中学便开始学习专业,其花费的时间与精力大。同学们热爱专业,在专业学习上积极主动,但同时这也会是艺术类学生思想特点的消极方面,即文化课学习时间较少,基础薄弱。
三 艺术类党建工作实践探索——以设计艺术类专业为例
在日常的物质文化与行为文化等各种各样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之中,艺术专业学生的党建工作更是有着其他专业无法替代的地方与作用[2]。因此,根据上述艺术专业学生的自身特点,突破往常的思维定式,在实际的党建工作中,既不可以一概而论,也不能千篇一律,基层党组织应充分将其与工作结合,把握其成长与成才的发展规律,将优点放大、不足优化,使党建工作能够发挥其优秀且丰富独特的专业资源,创新工作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和机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从而切实有效的推进高校艺术类学生的党建工作,构建出充满着专业特色并且具有激情活力的党建新模式。可以通过把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工作、专业特点和学生思想问题、规范程序流程和“润物细无声”的灵活思想教育方式,上述三项结合起来,作为做好艺术类专业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路径思考方向。
(一)党建思政教育工作与专业课程融合,达到“1+1>2”的效果
设计艺术类专业具有视觉性、形象性与网络传播性的特点,且学生大多会在毕业后从事文化创意类的工作,所以不同系别的学生都会进行创意课程内容,因此在课程教授过程中,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正能量且给人“严肃”感觉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进专业课程或者党建实践中,使其图像生动化,更易于设计艺术类学生主动接受,在专业实践中接受党的理论知识教育学习的熏陶与感染[3]。久而久之,学生会自觉关心社会发展状况,时事热点情况等,从而使设计艺术类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亦可将思想、艺术学习、审美等方面有机统一、结合起来,共同发展。其中各高校设计艺术学院大多会涉及的“海报设计与制作”类的文化创意课,以此课为例,可以进行以下几点主题创作内容:
1.宣扬爱国精神,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以党的发展历程为主题的海报设计与制作;
2.宣传社会主义正能量,制作公益主题海报,例如垃圾分类,保护自然环境、“地球关灯一小时”、勤俭节约的美德故事等主题;
3.积极引导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从而进一步培育设计艺术专业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心,更好的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二)创新学习方式,努力提升艺术类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
我们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强化思想理论教育与学生的价值引领,根据形势与时代任务的变化,精准施策,并且不断完善艺术类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核心素养,在党建工作上要坚持创新学习要领,即突出特色、重点等。将艺术类学习风格特点的“独立中心型”逐渐的转变为“共同参与型”,这样可以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同时,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党建通过帮助学生找寻自我价值,培养创新思想,树立奉献意识,把握关键,提升社会责任,并构建他们的文化自信,从而培养优秀的艺术人才[4]。
(三)搭建党员帮扶示范平台,丰富党建工作结构方式
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和优秀群体代表,是党组织充满生命力的新鲜血液,承担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任。列宁曾经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仅仅影响党建工作,还可以潜移默化党组织在众多学生中的凝聚力[5]。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模范作用与先进性,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成长成才实际等,有效的与团支部学生同学习、共成长。使学生党员有才必用,有长必展,从而来增强党组织对学生的教育与服务的功能,发挥党组织在日常生活中“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更好的挖掘“隐形资源”,探索“战斗堡垒”。可以通过搭建以“党日活动”,党员朋辈帮扶、党员小组等为管理、教育、帮扶服务平台,丰富学生党建工作载体。在具体实施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1.思想建设,不断加强团的理论教育学习。通过党团共建的方式,关心学生思想、学习与生活等方面。可以让学生党员带领学习各类文件、上党课、带领团日活动、做形势报告等思想教育活动。在一系列的实践学习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作用,并且同为设计艺术类专业学生,其方式更能为广大学生接受与吸收。
2.组织建设,要切实加强党团的结合,在进行各个党支部组织建设的过程中同时带动团支部的组织建设,学会联合共建、多样化结合等方式,做到共同发展,协同进步。
3.学风建设,举办“榜样的力量”事迹学习宣传大会,将学生党员作为典范(勤工助学类、科研创新类、志愿服务类等),通过学生党员的关于自己先进经历的分享,为广大学生提供发展学习思路,提高学习激情动,拓展思维[6]。
四 结语
艺术类专业具有着独特的学科属性与其知识体系,这使党建工作在推进和落实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学校、学院、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其成长规律,这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以此来结合专业特色,这样才能将艺术的创作与党建工作有效、和谐的结合。要不断建立与完善艺术类学生的党建工作机制,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丰富学生思想内涵,使艺术类学生的党建工作与艺术类教学和谐互动,源源不断的为党组织输送着更为新鲜的新时代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加优秀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周彬.谈高校艺术类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J].才智,2018(02):25.
[2]吴菲.浅析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8,5(29):32-34.
[3]彭彦洁.新时代高校艺术类研究生党建工作的新路径[J].文教资料,2019(03):146-147.
[4]刘林枫.课程思政绽放艺术之光,探索“党建+课程思政”新模式——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为例[J].高教学刊,2018(23):194-196.
[5]吴军.设计艺术类学生专业教育与党建工作一体化体系构建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7(43):63-66.
[6]孙莹.加强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展望,2014,29(1):6-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8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