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有机化学科目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这一科目主要是对有机化合物的构成、性质、结构、应用等加以研究,是化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而有机化学结构十分复杂,所以在教学中面临较大难度。为了更好的贴合当前教育领域中“淘汰水课,打造金课”的基本要求,应积极推进有机化学课程改革与实践,通过微课的辅助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进而实现有机化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微课辅助;有机化学;课程改革实践;淘汰水课;打造金课
本文引用格式:徐浩,徐元清,袁金芳,等.基于微课辅助下的《有机化学》课程改革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6(73):36-37.
在化工类专业教学当中,有机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其中涉及到很多的化学反应,拥有十分庞杂的内容。很多学生在具体学习中,会觉得有机化学反应太多,杂乱无章且没有规律,因而难以充分掌握。实际上,只要对结构及性能关系加以掌握,对反应机理及过程加以理解,就能够更容易的进行记忆。由于传统教学模式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因而在有机化学课程改革时间中,引入和应用微课的形式,通过5-15分总的微课视频,以视频的形式更加直观的演示各种实验,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一 淘汰水课打造金课的基本要求
有机化学是化学类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性课程,因此对于教学质量有着较高的要求。但是目前一些高校中,存在着“水课”的显像,虽然课时、教师、学生、教室等都安排妥当,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认真教,学生不认真学,根本没有达到应用的教学效果。所以,教育部门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要求提高管理质量,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加强管理,对教学秩序不断提升[1]。有机化学课程中,要做到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应当强化管理,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让高校教师认清教育的意义,注重课堂教育效果的提升,进而打造金课。对于学生也要加强学习过程考核管理,将过程考核所占比重适当提升,使学生都能认真学习,进而打造金课。
二 微课辅助有机化学的主要方式
(一)微课主题设计
微课主题设计中,需要对相应的知识点加以选择,通常将教学重难点作为设计主题,进而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接受。例如在卤代烷烃化学性质的学习中,重点难点在于亲核取代反应机理。根据不同的亲核取代反应特点,结合立体化学现象,运用微课的形式,通过三维动画演示和集合分子模型,对反应机理加以体现,进而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2]。又如,在学习立体化学构型表达式转换中,对学生理解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立体异构体表达式,主要有立体透视式、投影式等方式。不同形式之间的转变所设计到的立体化学知识,通常会对学生造成较大的困扰。所以,采用微课的方式,与球棒模型相结合,使用专业软件制作教学视频,利用三维动画的形式,帮助学生提高想象力。再结合教师的相关讲解,让学生对这些重难点更好的掌握。
(二)微课内容导入
微课内容的导入方面,可以尽量选择一些比较新颖的科普知识。例如,在HCN与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的微课教学中,可以选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合成来导入主题内容[3]。手性化合物拆分方法和必要性的过程中,可以选择巴斯德酒石酸盐研究第一次提出手性现象,以及药物反应停致畸事件等来导入主题内容。讲解饱和碳sp3杂化方式、加完分子正四面体结构等内容的过程中,可以选择《四面体通讯》、《四面体》等著名的有机化学杂志来导入主题内容等。通过选择适当的导入内容,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兴趣点和注意力。同时所选的导入内容与后续课程内容之间,也有着比较紧密的联系,学生也能够了解到一些新的有趣的化学知识,开阔视野。
(三)微课类型扩展
对微课类型加以扩展,除了常规的新课导入、知识点理解、课后复习、例题练习巩固等类型之外,还可进一步扩展课堂讨论类、知识点拓展类等相关的微课类型,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动力更高。例如,卤代烷烃消除反应中,主要原则包括霍夫曼消除原则、扎伊采夫消除原则等。在反应底物不同的情况下,学生在区分描述和分析消除原则的时候比较困难。所以,可以利用课堂讨论类微课,确定主题讨论题目,引导学生思考卤代烷烃消除过程中,是否都形成了具有较多取代基的烯烃。同时与一些相关的思考题相结合,让学生在微课中更加详细的了解不同反应条件下两种原则的影响因素,从而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采取知识点拓展类微课,能在教学中快速引入有机化学这一学科的最新研究成功,让学生随时了解和掌握学科最前沿的知识动态。
三 微课辅助有计划学的具体内容
(一)提高学生兴趣
可以将微课应用于课前预习当中,促使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众所周知,学生只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为知识研究和学习提供动力。所以,在有机化学课程改革时间中,应当对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采取有效的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让学生在课堂中更好的参与,以提高学习效果。而在课前通过应用微课,能够打造出更为良好的教学氛围环境,让学生课堂参与度得到提高[4]。例如,在学习己烷构象的时候,可以利用Chemskeetch教学软件,对3D结构加以展示,进而让学生对分子结构等更加直观形象的观察了解。也可以在静态展示知识当中,对动态模拟逐渐调整。例如不饱和烃与溴水发生褪色反应、银镜反应、碘仿反应等过程,可用Flash动画模拟演示,进而让学生对相关化合物的性质更好的记忆。在微课学习的同时,教师在适当配合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之下,掌握和理解更多有机化学知识。
(二)了解化学实验
通过微课的形式,帮助学生了解化学实验。通过化学实验的方法及途径,能够让学生直观的观察化学物质反应现象,掌握相关的有机化学基本原理等。同时,化学实验也有助于帮助学生培养和提升解决问题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观察能力等,对于学生有机化学综合素养的提升十分重要[5]。不过,有机化学中涉及到的很多实验内容,在实际教学中难以开展,因此教师往往只是通过理论描述配合图片的方式向学生讲解,无法达到真实直观的效果,很多学生可能不能充分理解。而通过利用微课的形式,可以将各种实验过程通过视频或Flash动画的形式加以展现,进而让学生更为主管的观察化学实验,并从中更好的体会和理解相关的有机化学知识原理。
(三)突破重点难点
有机化学教学中,时常会面临一些重点难点,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进而也会影响后续的学习。在课程改革实践中,通过利用微课的形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突破重点难点,对相关知识完全理解和掌握。在微课教学当中,对于抽象化的有机化学知识,可以进行趣味化的转变,进而形成更好的学习氛围,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6]。例如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对于轨道理论、酸碱理论、价键理论等基础知识,以及相关的反应类型等,通过微课进行简要的介绍。然后在后面的教学中,分别重点分析烃,其中包含了很多的知识点,例如芳香烃、不饱和烃、脂环烃、烷烃等,其中的教学重点难点,主要在化学反应、物理性质等方面。所以将这些内容通过微课的形式展开,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与掌握。
四 结语
基于有机化学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对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以达到教育部门“淘汰水课,打造金课”的基本要求。有机化学知识内容比较复杂,很多实验原理等都比较繁琐抽象,并且由于条件的限制,学生无法通过实验直观的了解,进而影响了教学质量。采用微课的形式推进有机化学课程改革实践,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合理安排设计微课,并在课前、课上、课后合理应用,让学生通过微课的形式提高学习兴趣,了解化学实验,突破重点难点,进而提高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亮,张玉敏,彭望明,等.微课在大学“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探索[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6,15(2):7-9.
[2]时有明,李会,孙艳琳,等.基于微课促进《光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7,36(3):56-59.
[3]付义乐,郭育涛,孟晓荣,等.基于Edmodo平台的《有机化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30):106-107.
[4]彭莎,谢龙勇,何卫民.基于微信平台的生物工程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改革模式的探索[J].山东化工,2018,21(3):92-93.
[5]郭圣荣,袁艳琴.基于微课的微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探索[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8,16(3):300-301.
[6]冯燕,周虹屏,朱满洲.“新工科”建设理念下微课辅助有机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安徽大学为例[J].池州学院学报,2018,32(6):128-13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8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