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论大学生情商能力培养的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论文

发布时间:2020-12-30 10:20:0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情商教学是高校教学中容易被忽视且又相当重要的教学内容。尤其在现在校园惨案频繁的状况下,高校教育不能只是重视大学生的专业理论学习,还应该对学生情商能力进行一定的锻炼和关注,从大学生心智健全、情绪控制、抗压能力、沟通技巧等多方面进行课程开发、教学方法推广、教学理念创新,从基础教学中推进情商教育的建设和大学生情商能力的培养。因此本论文将从社会需求层面论述情商教育的重要性,分析目前高校情商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究未来高校情商教育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高校教育;情商教学;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本文引用格式:吴琪.论大学生情商能力培养的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J].教育现代化,2019,6(72):79-80.

一 情商教育的重要性

现在大学生面临着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等现实问题,从小的家庭影响使大学数学生形成了自我思维模式,彰显到日常生活中就是比较自私、关注自己的既得利益,而不太注重别人的感受,不会换位思考、同理心缺失、不懂如何与人相处,不能很好调控自我情绪,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心情抑郁、情绪低迷、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出现;而且在新媒体时代网络化的交流导致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出现了失语症,不愿与人交流,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边缘化自闭的心理扭曲状态,严重者会有自虐倾向和他虐倾向。而这一切的一切看似是心理问题,但实际是源于情商不高、情商潜力没有开发,不知道怎么处理情绪、怎么进行自我调节、怎么释放压力而导致的,这不仅仅造成个人的心理问题,群体之间也会受到感染和影响,应该引起高校和全社会的重视。

2017年3月22日南方医科大学宿舍杀人案就是最直接的反映,是继马加爵事件、上海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事件后又一起极其恶劣的校园安全事件。案件直接结果是夺去别人生命,而案件背后的诱因就是沟通不当、情绪失控、无法调解所带来的情绪淤积引起的悲惨案件。如果这些学生稍微引导下情绪控制、同理心培养及沟通上的正确处理技巧,肯定不至于将事件演变到现在这样恶劣的程度。这也不是个案,充分说明现在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是薄弱的,过多的关注于专业理论学习,而忽略了和人正常的交流,忽略了情感的释放、压力的缓解、情绪的调节管理等方面,而这些都是情商能力培养中的主要训练内容,因此情商能力培养的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是刻不容缓的。

再者,西方大学早已经注重了情商能力培养的课程,哈佛大学最受欢迎课程之一便是情商课,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学生情商的开发,注重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我们国内目前高等教育中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但是没有得到普及,鉴于现在大学生存在的问题以及社会之所需要,我们有必要进行课程教育的课程建设。学生们是迫切需要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情商能力的培养便以实践训练为主要授课模式,力求给学生创设一个交流平台,提高学生的情商能力。

二 目前高校情商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氛围重专业知识,轻情感教育


在高校教育中大多数情况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会普遍认为讲授专业知识的专业课比培养素质教育的课程要有意义,大家也会经常建议课程多些理论授课,可是现实层面,无论是大学生就业,还是进入社会与人的实际交往,再或是将来成家后家庭关系的处理,都是需要依据实践去解决,所以高校氛围重视理论课,对情商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尤其没有从直接的课程建设中体现,导致素质教育、情商培养方面的课程很少,而教育的需要和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都迫使大学生情商能力培养的课程建设刻不容缓。

(二)教学方法重理论讲授,轻能力锻炼

现在学校已开设的课程较多偏重于专业性、理论性讲授,学生则是被动的“受教育者”,而很少涉及以学生为主要训练对象的实践性训练课程,对于学生能力培养、心智健全的训练课程很少,较多情况忽略了学生能力的锻炼,尤其是情商能力的锻炼。目前大学生情商方面的课程建设还是比较少,即使有涉猎,也都是比较理论化、不实用,空而大的道理太多,学生吸收和掌握效果不明显。建立以实用实训为目的的情商课程,真正挖掘出学生的情商能力是现实所需。

\

 
(三)师资培训忽略对情商教育的培训

教师没有接受专业的教研学习,在情商教育的教学思路和教学实操上存在盲点,也没有得到有效的培训,所以很难承担情商教育的课程,也很难在课程中引入情商教育的教学方法。授课。情商类课程的授课对老师的现场应变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统筹安排能力、课堂驾驭能力要求很高。

三 改革方法

(一)教学理念的改革


在高校教育中不仅重视专业知识理论的学习,对于大学生情感教育、情商能力的培养也应该加强,要改革教学理念,树立德、智、体及情育、美育并重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融入人文情怀、人文文化等元素,发挥人文文化在大学生情商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心智。

(二)教学模式的改革

为了凸显对学生能力的锻炼,要推进以实践训练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而不一味地停留于传统教学的讲授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主导的授课方式。让学生可以承担教学的主要角色,教师备课、授课也是以如何让学生更好学习、更有针对性锻炼为教学目标,改革教学模式。转变教学思路,对情商教学有新认识、新模式,以如何锻炼学生为主导,你如何通过锻炼提高学生的情商为思路组织教学。

(三)教学队伍的改革

教书虽以学生为主导,但是在教学安排上都是教师在设计和组织,因此教师自身的情商能力的展现对学生也会有一定影响,因此教师自身的情商素质的提高也应该列入教学队伍建设中,可以举办教师队伍情商培训班、教师情商教育经验分享会等,强化教师的情商建设,引导教师将情商教育理念灌入到教学中。

(四)教学内容的改革

情商课程的教学内容一定要符合大学生的现实需求与兴趣,注重内容本真的可接受性,要体现实用性,授课要以应用为目的,可以结合各个学校创新创业课程及实训实践课程同步进行,将情商训练融入实践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注重学生情感培养。

四 情商课程推广的资源保障

(一)构建教师队伍


重视专业化情商教师队伍的培养,制定相关的教师培训方案,建立健全培训途径和培养方法。

(二)课程体系的建立和推广

全校范围内进行大学生情商能力的重要性宣传,建立大学生情商能力培养的相关课程,对授课内容、授课方法、授课大纲进行审核,鼓励教师参与授课,建立大学生情商培养课程体系,在原有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下做好切实的创新与拓展。大学生情商能力培养课程的设置与建设拟采用局部试点与宏观调研相结合的实施方法,争取打通理论与实践层面的高效互动,建构完成扎实有效的课程体系,向全校范围内推广。

(三)课程效果的反馈与改善

情商课程的课程效果不同于传统的理论课程用试卷成绩就可以做一些评估,情商课程的考试也不可能单单是给予一个试卷去答,而是要通过一些固定的任务或者活动来检验学生是否真的有提供情商,或者说在言行之中表现出情商的能力。如果可以通过团建活动、拓展活动还有一些小组挑战任务,让大家现场去完成,教师在旁边观察和记录情况,根据现场表现打分并结合课程实际听课参与情况给出这门课程的分数,这样检验学生学习情况和课程效果是相对客观真实的。课程结束后要组织学生代表进行课程交流,多方听取学生的意见,对课

五 小结

树立教育实践者德、能、体、情育并重的思想观念,推进高校教育教学重心的转移,发挥人文文化在大学生情商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构建富有情感活力的发展型教育模式,切实强化教师的情商建设,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校园环境是现在高校情商课程建设的基本目标。

在现在较为浮躁的氛围里,应该在高校普及情商教育,注重对学生情商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更好的自我认知、自我情绪控制、同理心培养、有效沟通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在课程开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等课程建设方面还需要不断变革,以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培养出高素质、高情商、高能力的新型复合型人才。

\
 
参考文献

[1]赵景会.新时代高校如何有效地开展大学生情商教育[J].学理论,2018,No.780(06):245-246.
[2]鹿秀娟.对高校开展大学生情商教育的几点思考[J].亚太教育,2016(09):237.
[3]马洁.大学生情商教育现状及培养对策分析[J].时代教育,2018(5):64-65.
[4]徐美玲.大学生情商教育现状及培养对策分析[J].农家参谋,2017(17):63.
[5]宋魁.高校德育课堂中的情商教育渗透研究[J].科技资讯,2016(27).
[6]侯文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策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11):158-16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838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