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研究前沿的互动教学模式探讨论文

发布时间:2020-12-23 09:18:5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前的课堂教学均是以教材为主线,对重要知识点进行逐个讲解,此种模式不可避免地造成老师满怀激情而学生无所事事的尴尬课堂。本研究通过对最新研究进展的选取到课堂互动模式的设计进行详细论述,并通过实例充分体现出其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研究前沿;互动教学;课堂效率

本文引用格式:安金钰.基于研究前沿的互动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6(71):257-258.

本文提出的互动教学旨在教学方法的优化,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实行情景模拟结合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模式。基于优化的教学大纲,通过最新的或是热门的燃气专业行业技术或研究热点引出教材中所需掌握的重要知识点,以此避免枯燥无味且缺乏生机的低效率课堂,营造出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的启发和讨论式互动课堂。

一研究前沿的选取

根据所需讲授的课堂知识点,确定一个大学科领域,如本文所列出的《暖通空调自动化》则属于“暖通空调自动化”的大学科领域。按照总被引频次对选定学科领域中的相关论文进行排序,提出排在前10%的最具影响力的核心论文作为研究前沿切入点。基于此,再依据核心论文出版年的平均值重新排序,找出“最年轻”的研究前沿。通过上述两个步骤可选出此领域的10个热点研究前沿。

(一)研究前沿的意义

研究前沿可极大促使学生了解本专业领域的关键技术,掌握最新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通过利用课余时间尽可能让自己学会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进而培养自己灵活高效的学习方法。通过课下自主查阅相关研究前沿的相关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案路线,不仅可以广泛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充实教材没有涉足的更新技术,更重要的是让培养学生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提升自学能力,并培养好的学习思维习惯。

\

 
(二)研究前沿的获取

中文数据库是我们平常查找中文文献的资料来源,也是我们最常使用的文献检索数据库。常用的中文数据库有中国知网(CNKI)、维普网(VIP)、万方数据库等。它们使用起来都非常方便,但是它们覆盖的范围有所不同。CNKI的工具书非常全面,收录的英文期刊较多,万方收录的学位论文较全,而VIP收录的中文期刊比较全面。

为了获得国际上相关领域的最前沿知识,有时候我们必须得要查找英文文献。在学习此课程之前我基本不了解英文数据库,而现在我知道常用的英文检索数据库有Sciencedirect,Wiley Inter Science,Springlink,NCBI等。引文数据库是同时收录来源文献和引文,并提供引文检索功能的数据库。常用的引文数据库包括Web of Science,CSCD,CMCI,JCR,ESI等。

二 互动课堂模式的设计

(一)互动课堂实施前提


互动课堂的实施前提为:教学大纲优化、教学方法优化和考核方式优化。教学大纲除了明确教材重点内容外,还应根据学科的发展前沿予以更新。解决此问题可通过剔除一些过时内容或增加与我省相关领域发展急需的最新技术,比如三联供和加气站等新技术,并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理论深入。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互动课堂结合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模式。基于优化的教学大纲,通过最新的专业行业技术或研究热点引出教材中所需掌握的重要知识点,以此避免枯燥无味且缺乏生机的低效率课堂,营造出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的启发和讨论式课堂。将仅依靠卷面成绩转变为综合考察成绩,具体包括卷面成绩45%,平时点名成绩占15%,课上回答问题成绩20%,阶段性测试成绩20%。通过此种全程考核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考核学生学习的能力和素质。

互动课堂设置方式各具特色,其多样化主要体现为:基于案例的情景模拟式互动、基于关键技术问题的主题探讨互动、基于核心技术的多维思辨式互动、基于总结归纳能力培养的总结式汇报互动。本文提出的基于研究前沿的互动教学模式是集上诉

四种互动模式为一体的新型互动教学课堂。

(二)设计步骤


具体设计步骤如下图1所示,具体设计过程如下:

(1)教学知识点选定:根据上课章节所需讲解的知识点确定是否进行最新研究进展分析。
(2)纯理论判别:若教材中有实例,则直接进行案例讲解,无需扩展,因为案例讲解本身就是针对问题进行讨论分析的过程。当然,有的过于简单案例,在课堂学时允许前提下,也可适当扩展,激发学生的创新性。
(3)案例讲解与前沿问题:若教材中未包含实例,则需针对所涉及的关键内容进行研究前沿查询并筛选,其原则是:涉及理论不能太深,必须在学生现有理论基础前提下,且与教材知识点有结合。
(4)问题互动:通过上述步骤的前期工作准备,使得此环节中的有限课堂时间尽可能大地调动学生积极性,以最大限度提升课堂效率。

(三)实例演示

通过《暖通空调自动控制》这门课中传感器这一章节(一次课)的设计与讲授过程演示,以充分体现其教学模式积极效应。具体实现过程如下图2所示,详细设计步骤如下:

(1)教学大纲:此次课主要的教授内容包括传感器原理、选择及适用条件。

(2)传感器知识点:传感器原理及其适用条件为主要需掌握的知识点。

(3)生物、微生物传感器等:通过上节中介绍的研究前沿问题的获取途径,结合章节的重要知识点,选取用于课堂互动的前沿问题包括生物、微生物传感器的设备图片、使用场所及作用,设置问题为各种传感器的命名及其本质区别。

PPT设计:针对上述选定的最新技术,借助网络,将可获取的设备图片以及实力厂房或大型系统流程图利于PPT中,以便更直观形象地展现其动态效果。

(5)新型传感器互动讨论:基于上述步骤,在传感器这一次的教授中,通过前沿问题引出此次课所需掌握的重要知识点。同学们表现出强烈的积极性,提出很多问题,通过运行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对其进行分析,以此途径有趣地掌握了此章节的关键知识点。同时,同学们还提出几个书中没有的知识点,利用网络,进行了扩展,这使得整堂更具创新价值。

三 结论

传统的课堂教学通过面对面讲授重要知识点,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激发学生的潜在意思,提出具有创新性的问题。但目前的授课并未利用好此优势。笔者提出的基于最新研究进展的互动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发挥传统教学模式的激发效应,利用与“头脑风暴”式的思维模式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兴趣,不但能掌握知识点的基本要求和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还能进一步促进创新问题的提出,实现教学科研相融合的最优效应。

\

 
参考文献

[1]吴宏岐,秦少军,刘霞,等.普通本科院校工科专业阶梯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J].实验是研究与探索,2017(6):232-234.
[2]陆启威.学科融合不是简答的跨学科教育[J].教学与管理,2016(11):22.
[3]孙时进.心理学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何振海,杨佳梅.MIT本科教育特色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3(7):19-22.
[5]赵晖,彭其安.地方高校工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6):232-234.
[6]赵庆志,谭培红.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及其对师生职业生涯影响的研究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8(10):52-55.
[7]胡俊梅.推动内涵发展,促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J].高教探索,2017(7):35-3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829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