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高校二级学院教师对课程思政教育实施情况分析 ——以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0-12-21 16:23:2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课程思政”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并对其育人成效产生深远影响。本文以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为例,通过对二级学院40名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实施情况问卷调查,针对基本情况、教学活动与实施效果等方面调研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提出夯实思政顶层设计,做好课程过程管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进课程教学模式;深化课程思政改革,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等建议,以思政理念实现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明显提升。

关键词:二级学院;课程思政;实施效果;情况分析

本文引用格式:蓝蔚青,等.高校二级学院教师对课程思政教育实施情况分析——以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71):272-275.

Analysis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y Teachers at the Secondary Colleges

--Take College of Food Science&Technology SHOU as an Example

LAN Wei-qing,XIE Jing,SUN Xiao-hong,JIN Yin-zhe,CAO Jian-min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tional Experimental Teaching Demonstration Center for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Shanghai)

Abstract:“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is an important metho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eachers are the first person responsible for classroom teaching,which affects the classroom teaching effect and teaching quality directly,and has an impact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education.Taking the Food College of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a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mong 40 teachers at the secondary college was developed in this paper.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of survey in the aspects of basic situation,teaching activities and implementation effect,several suggestions were puts forward,such as consolidating the top-level desig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doing a good job in curriculum process management;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and improving the teaching mode;deepen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reform of the curriculum and improving the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so as to achieve the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the overall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Secondary level colleges;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Implementation effect;Situation analysis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新时代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足以建设者和接班人[1];高校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提出坚持办学争取政治方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与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等三项基础性工作,进一步阐明课程思政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高校相继建设了“中国系列”课程近30门,综合素养课程175门,还有近400门专业课申报开展课程思政试点改革。上海也有“课程思政”整体试点校12所、重点培育校12所与一般培育校34所[2]。在此背景下,我校于2016年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设立了校院思政工作室,建设了60余门思政类课程。我校食品学院根据自身特点,也建立了院级课程思政工作室,还先后建设了13门思政类建设课程,出台了院思政工作室工作职责与运行管理办法。为充分了解教师对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效果的建议,课题组在2018年11月围绕食品学院课程思政实施情况开展调研工作,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汇总,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后期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

 
一调查目的与问卷设计

本次活动采用无记名的网上调查问卷结合教师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对象为我校食品学院在职教师。采用自编的“食品学院课程思政实施情况问卷调查表”,问卷由选择题与填空题组成,分为基本情况、教学活动与实施效果等3个专题,主要调查任课教师对课程思政实施情况的结果反馈。共发放问卷40份,其中有效问卷39份。

二 结果与分析

(一)基本情况


在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的分析中,男教师16名,占比41.03%,女教师23名,占比58.97%,其中具有博士学位29名,占比74.36%,具有硕士学位10名,占比25.64%;中共党员26名,占比66.67%,5名为民主党派,占比12.82%;同时,有12名教师具有至少1年的海外留学经历,占比30.77%;其所在岗位与从教年限如图1与图2所示。



\
 

由图1可知,调查教师中以教学科研并重型为主,其样本数17名,占比43.59%,其次为教学为主型岗位,样本数9名,占比23.08%;调研群体的从业年限分布情况(图2)以10年以内教师分布为多,样本数21名,占比53.85%,也有18名教师从业年限在10年以上,占比46.15%。可见,有四成多教师需要同时兼顾教学与科研工作,不同年龄层次的教师分布相对均衡。

(二)教学活动

在教学活动专题调研中,课题组主要围绕课程类型、教研活动、思政内容、素材选取与教学方法等。具体如图3-图5所示。

由图3可知,调查教师当中主要以教授专业基础课与专业选修课的教师为多,为36名,占比92.31%;通过教师参加FD培训情况分析(图4)来看,六成多教师能经常参加校院组织的FD教改培训,提升教学水平,但仍有少数受访对象参与积极性不够。

在思政内容专题调研中,受访教师的授课内容依其重要程度由高至低排序为爱国、敬业、求真、诚信、严谨、礼仪与职业伦理等。可见,教师始终能将爱国敬业、求真诚信的正能量信息第一时间传递给学生,提升其综合素养。

在课程思政素材选取与教学方法的调查中,教师的反馈结果如图5所示。

由图5可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数会将爱国主义思想、认真严谨作风、追求真理理念与尊师重教意识等内容贯穿于课程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的同时,思想境界也能有所提高。


\


由表1可知,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原因主要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通过教育为学生传递正能量,引领社会的良好风气,以此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此外,教师更倾向于讨论式教学与教师为主导的讲授式教学,同时其还会将情景模拟式教学与专题式教学融入,以提升师生间的课堂互动效果。


(三)实施效果

在实施效果部分的结果分析中,有33名(84.61%)调查对象认为有必要在课程教学中引入思政元素,能实现教书育人的最终结果;31名(79.48%)受访教师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学生反馈认为课程思政对其有明显帮助,且从长远上看也有较好成效。

三 对策与建议

(一)夯实思政顶层设计,做好课程过程管理


高校思政理论课是开展思政教育的“第一课堂”,是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核心课程,其作用不可替代,因此对课程的顶层设计至关重要[3]。对此,授课教师应用现代化教育理念去影响学生,在课程教学内容中适当结合实例融入爱国敬业之德、敬业平等之行、与时俱进之品和平等诚信之情等思政素材,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政治素养的提高,成为先进系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弘扬者与传播者。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进课程教学模式

“课程思政”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教师则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并对育人成效产生影响[4]。校院教务管理部门应通过多种途径,设立相应的课程思政类建设课题,鼓励教师参与思政课程教学改革,同时给教师提供参加内部学习与外部进修的机会,使其有机会提升教学能力,并让“立德树人”真正成为每位教师的神圣使命与岗位责任,时刻牢记“育人”本质。还有,应注意把握学生需求,充分发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使思政课与其他各类课程在育人方面行程协同机制,将价值引领、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始终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5]。

(三)深化课程思政改革,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高校教师实施课程思政实际教学效果的重要体现,对其教学效果评价不可或缺。一方面,校院教务管理部门可针对学生开展问卷调查或访谈交流等形式,及时了解学生课程学习后的实际作用效果;另一方面,作为授课主体的教师也可通过教学评价体系来体现学生的听课效果。如可通过课堂教学考勤、课上讨论参与、作业完成情况与综合测试成绩等方面按一定比例核算,则可充分体现师生间教与学的实际表现状况[6]。

总之,高校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的知识引导与价值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课堂教育教学的各方面,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将思政内容真正转化为大学生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明显提高[7]。

参考文献

[1]石中英.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8,06:9-15.
[2]李国娟.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牢牢把握五个关键环节[J].中国高等教育,2017,08:25-26.
[3]包姝妹,刘建伟.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育机制改革实证调查分析[J].智库时代,2018,4(1):165-166.
[4]刘清生.新时代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理性审视[J].江苏高教,2018,12:91-93.
[5]刘欣.“课程思政”的内在价值与实践路径研究[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9(6):46-51.
[6]王晶.对示范平台课《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思政建设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8,12:100-101.
[7]王虹.高职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创新——基于课程思政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8,27(12):133-13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825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