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医学综合设计性实验》对医学本科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论文

发布时间:2020-12-21 10:08:1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医学综合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开展选题、课题设计、研究准备、实验实施、数据分析、撰写实验报告、汇报研究成果等活动。课程采用分小组带教的方式以保证授课质量,着力从文献查阅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论文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该课程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培养模式不但有利于学生对医学知识的掌握、理解和运用,而且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关键词:医学综合设计性实验;自主能力;创新思维;综合素质

本文引用格式:侯俊林等.《医学综合设计性实验》对医学本科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教育现代化,2019,6(72):10-12.

The Cultivation of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Medical Undergraduates By Comprehensive Design Experiments of Medicine

HOU Jun-lin,YANG Li-ping,LI Xin-min,LI Xiao-bing,ZHAO Pei-yuan

(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Zheng zhou)

Abstract:Comprehensive Design Experiments of Medicine requires students to independently carry out activities such as topic selection,topic design,research preparation,experiment implementation,data analysis,writing experiment reports,and reporting research result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eachers.The course adopts the method of teaching in groups to ensure the teaching quality,and focuses on cultivating students'comprehensive quality from the aspects of literature review ability,innovative thinking ability,experimental operation ability,team cooperation ability,paper writing ability and language expression ability.The quality-oriented training mode of this course is not only conducive to students'mastery,understanding and application of medical knowledge,but also conducive to students'lifelong development.

Key words:comprehensive design experiment of medicine;Autonomy;Innovative thinking;Comprehensive quality

《医学综合设计性实验》是我校为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等专业学生专门开设的一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在传统实验课程中,一般由老师指定实验题目、设计实验内容、选定实验方法并指导学生操作,最后得到一个大致相同的结果。而《医学综合设计性实验》则要求学生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综合所学中、西医学理论知识和现代实验技术,独立自主地开展包括选题、课题设计、研究准备、实验实施、数据分析、撰写实验报告、汇报研究成果等的实践活动。《医学综合设计性实验》自开设以来,始终把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放在首要地位,通过近年来的不断探索和完善,尝试将综合素质培养融入课程的各个环节,从文献查阅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论文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文献查阅能力的培养

《医学综合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自主选题、撰写开题报告和结题报告,上述课程内容均需要查阅大量文献。该课程授课对象是中医学、中西医结合等专业的二、三年级学生,他们并没有进行过查阅文献方面的系统训练。因此,当带教老师与学生第一次见面时,需要为学生讲解查阅文献的具体方法。以“中国知网”为例,打开检索页面之后,首先需要教学生选择合适的关键词。比如有学生想研究熬夜对大鼠相关指标的影响,但输入“熬夜”之后,发现大多为科普性质的文章,这时应引导学生更换关键词,将“熬夜”更换为“失眠”或“睡眠剥夺”等。其次,要教会学生如何寻找高质量的论文。例如应优先选择有国家级基金支持、入选中文核心期刊或者影响因子比较高的期刊论文,论文最好是近3到5年的,如果是引用频次较高的经典文献则可适当放宽年限。如果想较快了解某一领域的进展情况,我们则会建议学生查阅综述或者硕博论文。再次,在学生掌握了一定检索方法的基础上,我们再教学生使用高级检索功能,用关键词、篇名、发表时间、支持基金等的组合来快速锁定目标文献。

\
 
二 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民族发展的灵魂,大学生是创新的主力,是民族发展的希望。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对学科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1]。因此,《医学综合设计性实验》在课题选题阶段,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假说等创新能力[2]。我们对学生的选题提出了如下几点要求:第一,充分进行文献查新,避免重复;第二,严禁选择往届学生已做过的实验;第三,选题开始阶段要求每一位学生均提交1个选题,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第四,尽量减少对学生的束缚,增加学生的创新空间。所选课题只要是在大健康背景下的医学问题即可,既可以是医学理论问题,如“肺合皮毛的免疫机制研究”;也可以是中医方剂学的研究,如“补阳还五汤对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既可以是与健康相关的日常生活问题,如“不同存放时间对食物亚硝胺含量的影响”;也可以是以申报专利为目的的课题,如“复方免洗消毒液对餐具常见细菌的抑制作用”。总之,在课题选题上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全面调动学生科研创新的积极性。

三 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

通过近几年的探索,我们发现通过如下几个步骤可以较好地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首先,任课老师录制常用实验的教学视频投放到学校的网络教学辅助平台上,学生登录平台即可观摩学习,从而对实验操作的步骤和要点有一个总体的了解。第二,该课程的教学团队将一些操作步骤复杂、实验成本较高的实验设计成虚拟仿真实验软件,使学生可以通过电脑反复进行虚拟操作练习,软件系统实时对操作过程中的错误进行提示,在实验全部结束后对整个操作过程进行评分,只有通过考核的学生才能进入预实验环节。第三,在学生观看实验教学视频并通过虚拟实验操作考核之后,我们还会给学生安排预实验,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提升实验技能。最后,学生通过上述3个环节之后,才进入正式实验。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的实验操作更加熟练,而且保证了正式实验的效果。

四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团队合作能力是21世纪大学生必须具备的优良素质之一[3-4],但目前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现状不容乐观[5]。因此,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成为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医学综合设计性实验》主要从团队建设和成绩评价两个方面着手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在团队建设方面,我们让学生按照兴趣爱好组建实验小组,这样他们更容易形成志同道合的团队;同时,每个小组还会选出正副组长各1名,组长根据实验具体任务和每个人的特长对组员进行合理分工,使大家能够协调有序地完成实验任务。在成绩评价方面,既有反映组间差别的组间评分,又有反映组员之间差别的组内评分。组间评分是针对每一个实验小组的结题报告、答辩汇报等情况给出的分值,由所有带教老师及全体学生作为评分人。因该分值只有组间差异而无组内差异,属于整个小组共同获取的成绩,所以有利于组员为获取更高的组间评分而团结一心完成课程任务。组内评分是针对小组内部每个同学的表现给出的分值,可以有效调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而该分值是由小组所有成员作为评分人给出的,这样既保证了打分的客观公正,也利于他们从主观意识层面与同学保持团结合作。

五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

学术论文写作能力培养是高校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大学生进一步深造和发展的基础[6]。但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不容乐观,主要原因是对这一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存在明显不足[7]。而《医学综合设计性试验》中的开题报告和结项报告撰写环节,对学生的写作能力的训练和提高非常有帮助[8]。在上述两个环节,带教老师首先会结合模板给学生讲解撰写体例和要点,如开题报告要重点解决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的问题,结题报告要重点展示研究结果并针对结果进行讨论,说明研究结果的意义。其次,老师还会告诉学生引用文献的注意事项,如引用文献必须引原文,不能引用二手文献;不能罗列堆砌文献,而应该对引用的文献进行再加工,使其与全文融为一体。更重要的是,在学生提交开题报告或结题报告初稿后,带教老师会组织小组成员召开讨论会,对报告进行讨论并提出修改意见,学生修改后再次召开讨论会,如是反复进行,让小组内所有同学都得到充分的锻炼。

六 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提高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大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9]。《医学综合设计性实验》也非常重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第一,在选题初始阶段,我们要求每人准备1个选题,在召开小组讨论会时,每位同学要当众给大家讲解自己的选题,并针对小组成员的提问进行答疑,最终大家投票选择一个最优的项目作为小组的共同课题。同学们为了使自己的选题脱颖而出,常常会展开讨论甚至激烈的辩论,在此过程中锻炼大家的语言表达能力。第二,定题完善阶段,常常需要反复讨论,带教老师要求每位同学均发言,并把发言质量作为评定平时成绩的依据之一。第三,因为《医学综合设计性实验》是探索性质的实验课,所以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小组成员要针对出现的问题展开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第四,结题报告撰写阶段,也需要反复讨论,同样要求每位同学均参与。第五,答辩环节,要求学生先在组内试讲,大家投票表决,胜出者正式答辩时登台汇报,但汇报完毕回答专家提问时要求小组成员全部上台,人人参与。经过上述五个环节的培养和锻炼,多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均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七 小结

《医学综合设计性实验》是我校基础医学院(仲景学院)开设的一门实验教改课程,该课程自开设之初就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主要任务。自2015年开设以来,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各位带教老师的辛勤付出,已初显成效。以该课程为基础,学生所主持的项目已获得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项、省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7项、校级项目20余项,获得省级及校级挑战杯项目6项,发表及已录用论文17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论文3篇,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6项。该课程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培养模式不但有利于学生对医学知识的掌握、理解和运用,而且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

 
参考文献

[1]师含,李进伟,陈汉泽,等.医学专业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J].中医教育,2019,38(02):51-54.
[2]李新民,侯俊林,李晓冰,等.《医学综合设计性实验》对医学本科生选题能力的培养[J].光明中医,2017,32(8):1199-1200.
[3]石茶,王胜迎,宋建卫,等.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与践行[J].高教学刊,2015(16):29-30.
[4]仲小瑾,蒯海章.大学生科研参与效能研究[J].文教资料,2017(19):172-173.
[5]沈秀东.浅论高校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J].新校园(上旬),2016(08):152-153.
[6]陈文祥,徐海生.简析制约当代大学生论文写作能力之因素[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29(06):8-12
[7]井长青.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6(09):14-15.
[8]李新民,侯俊林,李晓冰,等.《医学综合设计性实验》对医学本科生写作能力培养的探索[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13):58-59.
[9]李静,刘香环.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模式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5(16):20-2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823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