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本文从深度学习的理论视角分析ERP沙盘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本质,并提出通过基于问题学习的学习策略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展高阶思维,构建学生企业经营管理的知识经验。
关键词:深度学习;ERP沙盘教学;PBL
本文引用格式:梁俏.深度学习视角下ERP沙盘教学问题分析与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9,6(70):226-228.
一 前言
ERP是企业资源计划英文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的缩写。ERP沙盘模拟是一种融合角色扮演,小组内协作、组间竞争的体验式教学,利用实物沙盘和ERP管理理念相结合,构建仿真企业环境,让学生以企业管理者角色进入场景,模拟企业的生成经营活动。教学过程让学生以企业管理者的身份来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分析解决企业面临的问题,组织生产、整体营销和财务结算等一系列问题,亲身体验企业经营过程,使学生领悟企业高层管理者所应该掌握的意会性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精神。
从现有的教学实践研究文献分析与教学实践思考,ERP沙盘教学过程存在各种问题,笔者认为归根到底是未能较好找到问题的根本所在,从而无法较好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本文从深度学习的角度分析教学问题,并以深度学习为理论指导,运用基于问题的深度学习策略来化解教学中一系列问题。
二 深度学习内涵对ERP沙盘教学的影响
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最早起源于1976年,瑞典教育心理学家学者Marton和哥德堡大学Säljö两位教授对教育心理学专业学生研读学科文献材料的学习过程展开研究,首次使用了深层学习法和表层(浅层)学习法的概念来描述学生的学习过程[1]。Biggs(1978)对学习过程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对深度学习方法与表层学习方法导致的不同学习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阐述,其在1987年提出了利用深层学习方法导致深度学习,表层学习方法将导致表层(浅层)学习。[2]深度学习方法表现为学习过程积极使用各种策略,如综合利用各种资源,与他人讨论、自我反思,把知识应用和社会实际有机结合等;而表层学习偏向信息的实质、注重记忆。较多学者研究认为(如Entwistle1997;Prosser and Millar 1989)使用深度学习方法的学生往往比使用表面学习方法的学生表现得更好,更容易记住、整合和传递信息,深度学习方法会带来更有意义的学习,有效的教学是提倡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2005年国内学者黎加厚首次对深度学习进行相关阐述,通过对深度学习和浅层学习的比较分析,认为深度学习意味着理解和批评、联系与构建、迁移和应用。[3]张浩、吴秀娟等在2012年对深度学习的内涵及认知理论基础进行较详细的分析。深度学习的过程是批判理解、整合建构、迁移应用、解决问题的过程;浅层学习只是获得零散的、孤立的具体事实、信息、细节、概念等浅层知识。“深度学习是一种主动的、探究式的、理解性的学习方式,要求学习者掌握非结构化的深层知识并进行批判性的高阶思维、主动的知识建构、有效的迁移应用及真实问题的解决”。[4]深度学习是学习者以高阶思维的发展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为目标,以整合的知识为内容,积极主动地、批判性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思想,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5]只有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才能真正融入企业经营管理情境,思考解决模拟企业经营的各种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深度学习才是解决当前ERP沙盘教学各种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途径。
三ERP沙盘教学问题分析与对策
(一)ERP沙盘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ERP沙盘教学浅层学习过多,忽视经营过程的深度学习。ERP沙盘的竞争性、游戏性的特点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但是随着学生模拟经营的开展,教师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多关注结果,导致浅层学习泛滥。学生浅层学习导致结果是生硬地运用规则,没有深入发掘规则间关联及对企业形成的影响;没有把企业市场环境与规则有效结合分析,导致制定企业经营发展策略缺乏周全考虑,存在较大片面性,使企业面临巨大的风险。他们的模拟经营常常很快就导致企业破产或在生存线上挣扎,最终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学生所获得的收获甚微。
教师注重结果原因分析,而忽视学生探究和创新思维形成过程。如果教师实践过程中没能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没有启发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迁移解决问题、形成模拟企业经营对策、分析对策、评价调整对策,而是做“事后诸葛亮”的点评,这些点评分析虽然对学生学习有一定作用,但其归根到底还是传统灌输教学思想在主导的教学。“深度学习强调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强调活学活用的有意义学习,而不是死记硬背的机械学习,是强调探索创新的探究性学习,而不是一味认同的接受性学习。”[6]学生经过深度学习之后就可以直接避免一些大概率失败的策略,根本不需要教师的点评,直接获得较高级的经验。如果教师点评分析要建立在学生深度学习基础上,相比点评教师更要注重引导深度学习。
(二)基于问题的深度学习策略
深度学习一个重要特征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对学习具有浓厚的兴趣和高度主动性,教师不再是知识灌输提供者,而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以互动交流方式引导、促进学生进行学习。学习困惑是深度学习发生的关键[7]。情景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需要置身于特定学习情境中,通过积极参与具体的实践活动解决问题来完成知识意义的构建。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就是让学生在实际问题情境中学习,让他们把所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以此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提供解决问题的必要资源、指导和探索的机会下,使学习者能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主动构建知识和发展问题解决的技能。[8]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要从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开始,而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又会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9]学生自己感到困惑会提出问题;当学生无法提出问题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围绕问题展开探究学习。在学生模拟的企业经营的情境中,教师通过设定相关的情景问题,引导学生经营活动过程中结合问题思考,学生间通过小组探究、讨论分析达到解决问题,使学生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
四 基于问题的深度学习设计
(一)ERP沙盘教学深度学习目标分析
深度学习是属于学生主动有意义的构建学习。根据2006年布卢姆对教育目标分类修订,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六个层次。规则的学习是基础,是浅层学习的目标纬度,学生记忆、理解运用规则属于浅层学习过程;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属于高阶思维,属于深度学习。因此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的高阶思维非常重要,ERP沙盘教学目标在浅层学习基础上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让学生进行高阶思维训练,使学生在模拟经营的情境中主动构建自身的知识经验体系。
(二)基于问题学习的设计
(1)学习问题要有针对性,明确学习任务。问题设计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核心。ERP沙盘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小组为单位的协作学习形式。由于角色不同导致学习过程任务存在一定差异,其次个人学习能力和主动性又会加大角色任务差别。因此问题设计是引导小组成员个人深入了解自己角色任务所涉及到知识,保证每个小组成员都明确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避免个别学生搭顺风车偷懒。小组的总任务又要求小组成员必须相互沟通协作,既要求自主探究又要求相互交流分享学习,整合学习成果。结合ERP沙盘教学的知识和小组经营每个角色划分为6大模块,设计8-10个的问题,保证每个角色对应一个问题,每个角色必须弄懂自己所对应的知识模块,保证了学生学习的分工与合作,需要学生个人与小组整体有机结合。
(2)学习问题要具体可操作性“基于问题的学习起点和中心是一个真实情景中的结构不良性的问题。”[10]这些“问题”不是常规的简答问题,是与沙盘模拟特定的情境结合,问题问答解决包含了结构性和开放性的内容,体现知识和个人思考判断,问题的解决涉及规则解读、规则联系、综合模拟企业的实际现状数据分析判断。学生需要通过分析、整合、批判及与学伴讨论等思考和探索的过程,实现知识的迁移应用。
(3)明确问题探究学习的结果与评价标准,便于学生形成学习成果。教师进行问题设计是要求学生按照规则分析发掘规则、理论知识和实践经营数据分析论证、实践反思总结这几个基本部分来阐述问题的探究思考结果。明确学习结果标准形式防止学习将问题简单化表层化,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学习,发掘规则间关联及对企业决策的影响。
(三)基于问题策略的实施过程
(1)在实际情景中引发问题。教师在完成课程基础教学即经过规则基本学习和试运营之后,把需要学生探究学习解决的问题布置给学生,并明确每个学生自己角色所对应的探究问题学习问题。每个小组要选择其中一个问题进行学习成果汇报,每次课有一个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并明确每个小组学习汇报的时间。教师引导在经营过程一方面自主学习规则和相关理论知识,并结合本小组的经营情况进行思考,形成问题探究成果。
(2)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问题。ERP沙盘模拟是以学生自主实践探究过程为主,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更多是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讨论分析完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或者通过网络聊天工具就课程涉及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通过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问题探究学习的情况,对学习发生偏离的及时进行纠正,引导学生在正确的方向上思考解决问题。
(3)学习成果汇报与互动。在每次教学过程中,安排一组学生进行学习汇报,在汇报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汇报小组的学习成果提出问题和质疑,并由汇报小组做出解析,通过学习成果汇报分享和交流,有利于促进全体学生反思,通过与他人的学习成果做分析比较,找出优劣点,使自己的知识体系进一步内化完善。
(4)最后教师对小组学习成果做点评分析评价。教师点评分析要做到两个方面,一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做出评价,对他们的解决问题方案与思考的质量进行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起到鼓励或者鞭策的作用;另一方面是教师就学生解决问题方案本身做出点评分析,引导自我学习,发展学生高阶思维,使学生在自我构建知识体系内化再进一步。
五 小结
ERP沙盘教学过程中教师既不能放任学生盲目自由掌控盲目碰壁,更不能实施灌输教学。应用基于问题的学习策略有效促进了学生的深度学习,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程学习不再仅仅停留在对经营结果的关注和小组间竞争,使学生在沙盘运营过程中进行更深入的探究与思考沙盘经营背后蕴含的企业运营问题,促使学生综合沙盘规则制定合理的经验策略,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激发学生高阶思维,充分发挥学生创新思维。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获得的不仅仅是沙盘模拟结果成功的喜悦或者失败痛苦,而是企业运营过程相关知识与经验积累,使得学生对企业运营有了更直观的深刻认识,实现实践经验和知识转化为自身智慧的过程。
参考文献
[1]Marton F,Saljo R.On qualitative differences in learning I:Outcome and process[J].British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76,(46):4–11.
[2]Biggs,J.B.Student approaches to learning and studying[M].Melbourne:Australian Council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1987.
[3]何玲,黎加厚.促进学生深度学习[J].现代教学,2005,(05):29.
[4]张浩,吴秀娟,王静.深度学习的目标与评价体系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14,(07):51-55.
[5]曾明星.MOOC时期“深度学习”教育场域建构研究[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16:56.
[6]张治勇,李国庆.学习性评价:深度学习的有效路[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3,(01):31-37.
[7]钱旭升.论深度学习的发生机制[J].课程.教材.教法,2018,(09):68-74.
[8](美)Linda Torp,Sara Sage.基于问题的学习—让学习变得轻松而有趣[M],刘孝群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21.
[9]张立国,谢佳睿,王国华.基于问题解决的深度学习模型[J].中国远程教育,2017,(08):37-33.
[10]郝志军等.当代国外教学理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11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8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