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当前我国信息技术逐步发展,全球化与信息、经济化时代已经全面到来,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大学英语》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本科生必修的基础课程,也是本科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但是当前大学英语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英语知识的传播通常局限于机械复制,所以学生缺乏英语学习兴趣。对于此类情况,笔者建议教师必须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以学生问题为导向,进一步开拓创新。本文再次背景下分析探讨如何以问题为导向进行大学英语创新教学,并提出具体的创新教学策略。旨在进一步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学生问题;教学导向;大学英语;创新教学;教学模式
本文引用格式:付霆轶.以学生问题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69):140-141.
一 引言
问题导向教学法源自于美国医学院的教学方式,改革问题,导向教学法,能够将学生置身于栩栩如生的问题情境之中,引领学生自主分析问题,探究问题隐含的知识,逐步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发展自主学习能动性。自20世纪90年代,以学生为中心的问题导向教学法,在西方国家的英语教学中得以有效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教育学家束定芳认为,问题导向学习在我国英语教学中仍然处于初级起步阶段,大部分教师并未有效了解问题导向教学法的实施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所以必须需要有效的引导以及学校的支持。当前我国有关问题导向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相关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人们也逐步认识到教学效果,并不在于教师讲的什么知识,而是取决于学生学会要掌握什么知识。所以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也应当改变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观念,能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使学生由被动式学习转换为主动探究,才能够有效实施开展问题导向教学模式。
二 大学英语教学导向
教学导向指的是引领学生不断学习前进的方向,是学生的目标与思想的深刻反映,也联系着学生的实践与思维,指引学生如何前进。教学导向相对于学生而言是极为重要的,树立正确的导向才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的学习,走上坡路,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实现良好的效果。如果导向有误,会产生不好的后果,也无法实现最终目的,由此可以看出导向决定着学生的学业与人生的成功与失败。所以在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鼓励学生树立全新的导向,能够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有效引导。
三 问题的提出
在英语教学设计前,必须要关注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媒体在此基础上逐渐过渡到教学目标的确定以及策略制定。当前学习理论与传播论的广泛应用,人们也逐渐应用系统的方法与理论分析教学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并且有效应用于教学实践之中。当前教学设计存在这样一个完整的逻辑过程,例如教学设计应当确定从叫什么为切入点,怎样教确定怎样的教学目标,制定何种有效策略,如何选用恰当的媒体直观地表达教学过程,各要素间的重要关系对教学绩效进行评价,并且根据反馈信息有效调控,教学设计环节,有助于确保教学与学习的成功。在此过程中应当以学生为中心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这也是提出教学设计的重要解决问题。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应当以学生的问题为导向,确保英语教学能够凸显学生的个性化特征以及协作化学习特征,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才能够营造适合个性化与协作化的英语学习环境,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四 以学生问题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一)引导学生学会解决问题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中,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却忽略了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自主学习能力。英语学习的重要目的就是学会用英语语言解决问题,但是解决的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必须要教会学生英语学习技巧,正如著名教育学家卢梭说过的教育就是成长,所以教育并不是目的,而是以达到目的的教学手段。所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对话式教学,通过对话能够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由因势利导以及因材施教有效引导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使学生在对话交流过程中感悟到自身英语学习知识中的不足之处能够获得自我意识,从而形成自我超越,这也是英语教育的重要目的。最好的英语学习是个性化学习,分析学生的学习特征,便是开展个性化的重要前提,所以教师应当正确认识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渔”。
(二)教师正确认识自我并认识学生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应当正确认识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以及英语教学的重要目的,英语教学主要依赖于学生的自我认知与自我学习。所以教师首先要正确地认识自我,才能够完整地了解学生,认识自我与认识学生是同等重要的事情,教师必须要正确认识自身教学中存在的优势以及弊端,能够结合时代发展需求有效的改革创新。当前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历史性变革,所以根据当前的网考与机考等各项教学变革,笔者建议应当完整地认识学生,认识各项考试,能够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思维框架,使学生能够快速地作出明智反应,所以教师必须要正确认识自我,同时要分析学生的问题,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才能够取得良好的英语学习效果。
(三)师生共同转变教与学观念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讲解教材内容,虽然教师在讲台上费劲地讲,但是学生却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课堂教学十分静态,学生对于教师也十分依赖,而课外学习则是以学生进行独立学习为主,但是现代化学习理论则是倡导合作精神。所以根据大学英语教学实际现状,笔者建议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应当有效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强调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终身合作这一学习观念。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并不是简单的事。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由于缺乏创新精神以及合作意识,所以小组合作效果差强人意,但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将语言学习转化为实践技能。所以教师应当正确认识到学生的重要地位,能够从多角度分析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够根据自己的经验以及意愿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建构。
(四)分析学生英语学习特征
由于部分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缺乏学习主观能动性,大部分学生对于教师有较强的依赖感。甚至有的学生是迫于等级考试压力下,盲目地背单词做练习题,由于学生的基础打的尚未牢固,所以缺乏英语学习能动性。对于此类情况可以引导学生学唱英文歌曲或者是观看英文影视逐步培养学生的英语探究热情,使学生逐步克服恐惧感。由于部分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薄弱,所以教师可以创设加强教学环境的有效建设应用,高效的自主学习中心以及网络课程的听说资源,组织学生参与活动。由于时间和资源有限,学生的信息技术使用中存在一定的障碍。所以可以制作与学生发展相紧密的微课视频,鼓励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教师将教学重难点突出,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必须要根据特定教学任务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以此为总结,创设科学完善的教学结构。
(五)实现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调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考虑到学生的智力因素以及非智力因素,英语学习需要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有效协调才能够有效完成智力因素,主要指的是想象力。在日常生活过程中,由于缺乏英语语言应用环境,学生可以通过发挥想象力来弥补这一问题,例如在英语口语练习过程中。通过自言自语,将自己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与其他同学进行对话交流,同时也可以运用单词记忆法。而非智力因素则指的是一种会约束学生行为英语学习习惯,久而久之便会产生学习兴趣,形成了良好的学习心理机制。通过协调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才能够增强学生的语用能力,使学生由被动式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
五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看出以学生问题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教师应当重视分析学生的学习特征,才能够有效解决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能够进一步促使学生提高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当前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教学目标定位在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上,特别是听说能力。能够以计算机和网络英语教学模式有效融合,充分重视学生的学习特征,帮助学生构建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理念,有助于激活学生的大脑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便会自然而然的感觉到学习的动力是内在的学习的过程则是应用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获取新能力和新信息。所以不断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提高英语学习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韩英.浅谈以学生问题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17(3):60.
[2]权民.自主学习:一种体现建构主义思想的学习方式[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2018,12(1):85.
[3]杜伟宇.关于以学生问题为导向的英语教学模式探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7(4):46.
[4]王蕾.关于以学生问题为导向的英语教学模式浅谈[J].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1):7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8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