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学校培养的人才有了新的要求,创新人才的培养依赖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在分析目前环境科学专业教学的特点下,以宁夏大学环境科学专业为研究对象,在导师制、导师科研项目的支持下,结合研究型教学模式,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实验及实习等方式综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适应时代对创新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环境科学;创新人才;改革与实践
本文引用格式:白一茹,等.环境科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6(68):1-3.
Reform and Practice of the Mode of Training Innovative Talent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BAI Yi-ru1,2,BAO Wei-bin1,2,WANG You-qi1,2
(1.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Ningxia University,Yinchuan,China;2.Arid area characteristic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Joint Laboratory Yinchuan,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the society has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talents cultivated by the school.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depends on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teaching objectives,teaching methods,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mode,and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urrent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ofessional teaching.Taking the environmental science major of Ningxia Univers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with the support of the tutor system and the tutor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combined with the research-based teaching mode,comprehensively cultivate and improve the students’innovative ability through the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experiment and internship to adapt to the need for innovative talent.
Key words:Environmental science;Innovative talent;Reform and practice
环境科学专业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学科,其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均由综合性、复杂性及多学科融合的特点,核心任务是以解决“人类—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各种环境问题[1,2]。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带来人民生活改善的同时,产生了全球气候变暖、大气和水体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依赖于环境专业人才,从20世纪70年代我国创建环境科学专业以来,源源不断的向社会环保事业输送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但是输出的人才在原有培养模式的限制下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3]。因此,需根据时代的需求对环境科学专业的传统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创新。
宁夏大学是国家“211大学”及“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多年来学校以建设“区域特色鲜明、服务地方能力突出、西部一流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为目标,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因此本文以环境科学专业为研究对象,探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为逐步形成了服务地方的创新人才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一 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在现有的课程基础上,设立专业导引和思政导引内容。由于缺乏专业背景和对专业的总体认识,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各门课程知识,却不知为何学、如何用。因此在现有课程基础上,在《环境化学》课程中主要讲述当前环境质量、环境问题、解决方案的“专业背景”,以学生主动建立专业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同时通过现实的环保人物、事件,积极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如:宁夏治沙英雄王有德40年如一日带领职工苦战沙魔,造林种草、兴建果园、大办苗圃。林场生态改善,林业资源增加,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二 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积极践行本科生学术导师制
本科阶段是高中阶段的过渡期,刚进入该阶段时大多数学生不能很好的适应这种新环境,学习方法还是沿用高中时的方法,大多数是被动的学习、缺乏明确的目的性和主动性,因此学习效率不高。为了改变这种不良的情况,引进专业人才时不仅需要看专业是否对口,更重要的是引进人才的综合素质。在引进人才的基础上借鉴研究生导师制的管理方式来指导本科生的人才培养。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相对于普通高校的培养方式而言具有以下优点,可以很好的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协助本科生完成自己的学业规划及自己发展规划;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形成新型的师生关系;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及创新实践能力等。例如王幼奇在2016—2017年间指导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参加各类比赛及科研项目,包括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2项,校级大学生创新1项。其中1项获自治区优秀奖。上述培养模式说明导师制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实践创新动手能力。
(二)积极推进和践行研究型教学
研究型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而言,其将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自己的实际社会生活中总结、提出、解决科学问题。其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适应社会的能力[4,5]。环境科学是以环境问题为驱导而形成的学科,因此在《环境化学》、《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授课中应多围绕环境问题展开教学,使其授课内容、方法等与研究型教学相契合。如进行“银川市西夏区橡胶厂周边扬尘重金属含量及环境风险分析”这一授课时,就让学生自己家住在橡胶厂附近,使该学生置身与橡胶厂周边扬尘重金属含量及环境风险,运用自己的所学专业知识积极主动思考该环境产生的原因,导致的危害及应对措施等。此外有条件的教师,要将自己的科研项目与学生创新项目和课程相结合,让学生在本人的创新项目和教师科研项目下积极参与科研和创新。
(三)积极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辅助教学
科技的发展带来了生活的改变,科技也方便了教育工作者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大部分学生已有手机、电脑等科技产品的基础上,进行环境科学教学时使用“蓝墨云班课”等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科学性教学,使生生之间、师生之间随时处于一种互动状态。互动性的提高可以减小知识死角,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等能力提高。同时,教师可以随时根据实际情况,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增加新异性知识和趣味性知识,以激发学生关注时事的兴趣,以时事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终身学习理念的养成。此外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及学生学习全过程考核[6]。传统的教学模型下,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授课内容数量繁多、因此在授课过程中答疑时间比较少,不能照顾到每一位学生,更为遗憾的是很多的学生因为某些原因不敢或不愿意与教师当面交流,不能实现全体学生全面的发展,长此以往则秀发学生厌学、反感上学的不良心里。相反,利用“蓝墨云班课”等网络教学平台,可以给学生自由发问的空间,方便师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及疑问的解决,除此之外也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进而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四)积极从事实验教学改革
实验教学改革是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提高的过程,其主要包括:学生的思考能力、再创能力、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7]。环境科学专业主要以实验课来培养学生的上述能力,因此在开始实验课时,对学生进行实验安全和基本操作的培训,以导师制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例如,在上《仪器分析实验》中的ICP操作应用时,首先让学生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问题,以问题为思想碰撞的火花点,点燃学生的学习、讨论的热情,讨论结束要以书面的形式把讨论的结果表示出来。老师根据讨论的结果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指导学生形成合理的ICP操作应用方案。学生严格按照ICP操作应用方案进行实际的操作,操作过程是现实学生操作应用方案的过程,该过程培养了学生的严谨性和动手能力,也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综上可以看出,教师在进行具体教学时,要整合学院所具备的教学条件,进行再创性和发展性教学,要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终止点。
(五)积极利用实习推进学生应用实践能力培养
环境科学涉及化学专业、土壤专业、大气专业、水利专业等多个学科,其综合性、交叉性较其他专业较高,因此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具有较多的要求。但是从目前存在的环境专业培养模型看,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限于学生人数、教学资金等问题,当前的专业实习大多数时走马观花形式的,因此需要开展短期生态环境野外见习、短期企业见习和较长期企业跟班运行实习、社团活动等为主的专业实习,从源头上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如宁夏大学仙人掌环保协会,是2006年9月正式注册成立的我区第一个宁夏环保联合会理事单位的环保协会,属全区性、公益性环保组织,在多年的志愿活动中,协会的服务力量均来自本专业学生。2014年以来,协会分别获得了宁夏大学首届环保知识竞赛中荣获团体第一名;高校漂流瓶全国联校环保公益项目社团管理成就奖;宁夏地区壹基金温暖包行动最佳合作伙伴等荣誉。在增加学生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爱国情怀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六)综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由于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周期短、不需要盲审等原因,导致论文的质量一般达不到教师的期望。而导师制改革可以提前使学生进入自己毕业论文的设计,在导师的细心指导下来提高论文的质量,并有效地促进学生将自己的成果以期刊论文形式、专利形式等呈现。目前以有环境科学专业两名本科生以第二和第三作者在科技创新导报上发表《基于模糊数学的金波湖水质评价》论文一篇。该成果就是结合了本科生学术导师制、实验教学改革和研究型教学等教学方法的综合体现。同时由于经费来源多元可以扩大本科毕业生毕业设计经费来源,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如《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规划学》和《环境化学》内容的基础上,设置了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的实现需设置数据处理软件实训课,如Excel 2010、SPSS17.0、Origin 9.0等,通过实训提高学生对数据处理转化能力,实验方案设计能力、论文撰写能力和自我展示能力。
三结语
在确定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下,以导师制为基础,以导师的科研项目为依托,结合研究型教学模式,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实验及实习等综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根据时代需求、地方发展需要及学生的意愿和兴趣,适当调整环境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计划,以突出本专业的办学特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任之光,梅红.双创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探索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7(1):86-90.
[2]张国娟.新媒体课堂环境下教师教学改革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7(24):38-40.
[3]张菊,邓焕广,董杰,等.环境科学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师理科学刊,2018(1):103-106.
[4]肖景霓,王栋,郑丽娜,等.大连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4).
[5]姜晓萍.一流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两个维度[J].中国高等教育,2018(1):41-42.
[6]刘雪莲,张占梅,潘瑾,等.基于“大学生创新计划”的环境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优化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7(18):100-101.
[7]刘坤,樊增广,李继怀,等.基于创新创业人才综合能力培养的知识整体化教育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8(3):42-4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7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