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消灭“水课”,打造“金课”成为教育界课程革命的重要任务,是新时代赋予每一名教师的使命。本文基于对高职空乘英语课程建设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确立高职空乘英语金课目标,对接空乘职业技能标准开发制定金课标准,利用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化平台和工具,采用翻转课堂教学策略,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教学模式,并制定金课质量评价指标和方法对标准、模式、数字化资源和整个教学实践过程进行诊断。
关键词:双一流;高职;空乘英语;金课
本文引用格式:王娜.双一流视角下高职空乘英语金课建设路径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67):154-156.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计划”开启了新一轮高职教育改革发展。“一流高等职业院校”和“一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建设思路。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了消灭“水课”、建设“金课”的概念。2018年11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表示:“要消灭‘水课’,打造有创新性、挑战度的‘金课’。”提出“金课”即一流的课程,可以归结为“两性一度”: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利用金课思维进行高职专业课程的建设和研究成为了一个崭新的课题,研究如何做到所培养的人才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体现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学形式的先进性和互动性、学习结果的探究性和个性化,确保课程的合适难度,实现课程建设的精准发力,形成具有高职学科特色的金课成为了所有高职教师新时代的新任务。
一国内外课程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
1.课程标准。英国课程和考试证书委员会(QCA)将价值观教育隐含于课程目标内容之中;美、英、法、澳等国家广泛应用的“6+1Traits”英语作文模式,重视核心知识、学习策略等内容指标的研发;澳大利亚英语课程标准除听说读写外,重视交流、思维、创造能力;美国英语课程标准叫《英语语言艺术和社会、历史、科技学科中的读写能力的通用核心标准》,体现了跨学科课程整合的意识。
2.课程体系。美国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具有课程的定向性、应用性,优势互补,实行课程资源共享的特性;日本的课程体系为:科目结构分为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两方面,课程类型结构含有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韩国的MinoShon(2003)提出引入“文化适应教育学”形成学生的实际课程[1]。
3.课程开发。美国的O*NET(Occupational Information Network)是最具代表性的课程开发中的工作任务分析模型;Tyler R.提出的泰勒原理主要论述课程开发的四个步骤,即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法国的FoucaltM.提出模糊学科界限,强调课程开发中要注重学科间的联系。
4.课程模式。加拿大实行CBE模式;美国采用职业群集课程模式;国际劳工组织开发了MES模式;德国采用双元制。
(二)国内研究
1.课程理念。吴岩(2018)把“金课”归结为“两性一度”;陆国栋(2018)提出“金课”的基本特征为师生互动、关注过程和严格要求;吴启迪(2004)将国家精品课程的内涵定义为“五个一流”(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徐国庆(2012)认为职业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包括培养复杂职业能力,突出实践知识,强化标准与规范[2]。
2.课程模式。吴岩(2018)提出建设五大类型“金课”:线下“金课”、线上“金课”、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虚拟仿真“金课”和社会实践“金课”;陆国栋(2018)提出“三一机制”和“三自模式”;王丹(2019)从平台特色定位、职业规划导向、注重课程质量、个性服务辅助、学位认证保障和校企合作助力六个方面对在线开放课程的发展模式展开探讨。
3.数字化教学资源。齐建萍(2018)基于个人终身学习的视角,提出以交互式学习为逻辑起点,完善数字化个性学习资源的规划与配置调控,并制定与学习者个性需求匹配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杨敏奇(2019)设计出了翻转课堂数字化教育资源融合模式框架;李红燕(2019)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数字化课程资源评价体系。
4.课程评价。西安交大创建了教学质量实时监测大数据平台,通过信息化技术对课程进行多维度量表评价;景云霞(2018)提出基于“诊改”的高职课程质量评价模式;秦晓琴(2017)开展线上与线下教与学的评价方式来进行高职在线开放课程质量评价。从以上的研究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外研究还未形成围绕高职院校特定专业特定课程的金课标准理论;缺乏成熟的金课教学模式;缺乏金课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和建设的有效路径;缺乏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金课质量评价方法与标准[3]。
二 高职空乘英语课程建设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湖南省高等职业学校空中乘务专业教学标准》中明确规定《空乘英语》为专业核心课程。空乘英语是湖南省空乘专业技能抽查内容,是乘务员资格考试内容。根据中国民航总局2019年5月发布的2018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国际航线完成旅客周转量2822.61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4.0%;国际航线完成旅客运输量6367.2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8%;截至2018年底,我国共有定期航班航线4945条,国内航线4096条,其中港澳台航线100条,国际航线849条,我国航空公司国际定期航班通航65个国家的165个城市,民航全行业运输飞机期末在册架数3639架,比上年底增加343架。由此可得出国际化空乘人才需求大。基于对海航、南航等8家航空公司对空乘人才素质需求的调研分析,客舱服务专业英语交际能力对学生就业、晋级考核、薪资待遇和职业发展起重要作用,而目前高职院校空中乘务专业所培养的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服务能力远远不能满足民航企业的国际化发展需求[4]。
三 双一流视角下高职空乘英语金课路径初探
(一)高职空乘英语金课标准
国家在新时代背景下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发展成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提升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建设专业课程自然是基础。对于具有行业特色的空乘英语而言,要想打造“金课”或“一流课程”,势必要发挥标准的基础性作用。
空乘英语金课必须为“一带一路”建设培养具备出色跨文化服务能力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空乘英语金课必须对接国家职业标准和行业标准,以民航服务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精准对接空乘职业岗位。
空乘英语金课必须注重所培养的空乘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培养学生解决职业交际中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
空乘英语金课必须凸显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和时代性,与时俱进,与行业企业零距离对接。
空乘英语金课必须淘汰传统的灌输式英语授课方式,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实现教学组织形式的先进性和互动性。
空乘英语金课必须贯彻课程思政理念,发挥课程的功能,提炼出专业课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引导。
(二)高职空乘英语金课教学模式
在吴司长的讲话中,线下“金课”、线上“金课”、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虚拟仿真“金课”和社会实践“金课”这五种类型的“金课”教学模式是国家下大力气建设的。英语教学一直是高职院校的痛点,学生本就基础薄弱,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中看到的是教师声嘶力竭地唱独角戏,而学生沉浸在自己的世界睡觉玩手机,一两年的英语课程结束后,开不了口的学生还是开不了口,更别提跨文化服务能力的提升了。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绝大部分学生经历了初、高中学习阶段多年的英语学习挫败感,丧失了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如果学习内容难度超出他们的接受能力,教学方式无法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抑或他们得不到足够的关注,学生就会完全放弃。然而,与基础英语比较而言,空乘英语入门更容易,学习起来的获得感更强,效用性来得更块。因而,基于高职学生和英语课程的特性,高职空乘英语金课的教学组织方式要能改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实现差异化教学和个性化学习,要能使学生开口训练语言的机会实现最大化。“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教学模式”能完美地契合这些要求。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教学设计原则,利用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化平台和工具构建丰富的认知工具与支撑环境,采用翻转课堂教学策略,将面对面课堂(线下)教学与网络(线上)教学完美融合,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开展交流合作、探究建构、自主学习与个性化发展[5]。
(三)高职空乘英语金课数字化资源建设
要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自然需要丰富的数字化资源。数字化资源建设是为了提高输入内容的有效性。第一,优化数字化资源内容。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湖南省空乘专业技能抽查标准,参照海航、南航等多家航空公司的乘务员英语口语材料、考核题库,针对核心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对课程进行分割重组。通过选取行业案例,引入项目,整合成对接职业标准、符合学生实际和职业发展需求的数字化资源内容。强调数字化资源内容的情境式、项目式,兼顾内容的可理解性、趣味性、相关性和挑战度。第二,丰富数字化资源的表现形式。建设以微视频(微课、微电影、学生情景模拟视频)、微课件、微信公众号推文、文本、动画等构成的数字化资源库。第三,提高数字化资源平台的个性化和交互化。做到能为学习者自主学习提供策略支持,促进学习者与资源思维层面的交互,支持学习共同体的协作学习、有效评价和反思,提升人机与人际交互体验。
(四)高职空乘英语金课质量评价
高职空乘英语金课以戴明的PDCA质量评价理论为指导,企业、学院专家和学生全员对课程设置、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和课程效果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评价。
其中课程设置主要评价是否符合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定位准确,对空乘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到重要支撑和明显促进作用,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课程开发评价主要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方法、课程结果评价方式这四个维度。对课程设置、课程开发的评价可以采用座谈法或者访谈法的方式进行评价。
课程实施是质量评价的重要方面,评价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模式的具体实施情况,是否体现了先进性和互动性;评价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达成情况,是否做到了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评价教师是否充分发挥了空乘英语课程的德育功能,寓道于教、寓德于教、寓教于乐。对课程实施的评价宜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随堂听课、公开课展示、师生访谈、调查问卷等形式获取有效信息。
课程教学效果直接反映课程质量。空乘英语金课以湖南省空乘专业技能抽查标准和航司乘务员晋级英语考核标准为依据制定空乘英语分层次评价标准。不同英语基础能力的学生在三个不同的学习阶段达到不同的空乘英语能力水平级别,其中空乘英语能力水平级别对应航空公司乘务员晋级英语考核标准中的CA1、CA2、CA3、CA4、CA5-1/CA6-1、CA5-2/CA6-2/国际航线头等舱乘务员。学习效果评价采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运用三段四维模式,三段即课前、课中和课后,四维即生生互评、师生评价、系统评价和自我评价。在教学平台上,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获取经验值,生成个人综合评价报告;期末考核中,学生通过开展客舱英语情景对话和播报广播词完成终结性评价。通过这种评价模式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升知识、能力、素质,实现教学目标。
四结语
双一流视角下高职空乘英语金课标准引导课程改革的方向,金课教学模式是金课标准付诸课堂实践的组织结构和方法,金课数字化资源是实现金课教学模式的重要依托,金课质量评价对标准、教学模式和数字化资源和整个教学实践过程进行动态循环诊断评价并促进其不断改进。
在探索和实践空乘英语金课的过程中所秉持的信念目标是消灭课堂上睡大觉、玩游戏的现象,实现人人开口说好英语,建设成真正一流的课程。在进行每节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时,总是在思考:每一个教学事件是否有明确的目的;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是否会让学生发生好的变化?建设空乘英语金课的过程中无法避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但在职业教育发展的美好春天里,相信只要深耕厚植,不懈努力,必然能实现美好愿望。
参考文献
[1]傅琬益.高职院校空乘英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J].教育现代化,2017,4(27):64-65.
[2]赵琰.基于职业能力的高职空乘专业英语情境教学模式研究[J].海外英语,2018(17):59+63.
[3]杨晓莉.高职院校空中乘务英语教学实践探索浅析[J].黑河学院学报,2018,9(04):141-143.
[4]乔玉,裴秀萍.高职高专空乘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探讨[J].才智,2016(12):40.
[5]朴婧.对高职空乘专业英语课程设置的思考[J].林区教学,2015(10):51-5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7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