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语言测试的反拨效应是指语言测试对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所产生的影响。本文以国内西部高校大学英语考试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目前传统期末测试存在的问题,反思大学英语考试改革,并探讨通过完善大学英语测评体系和试题库建设,推动大学英语考试改革。
关键词:语言测试;反拨效应;英语教学;题库建设
本文引用格式:高向琴等.语言测试的反拨效应对西部高校大学英语考试问题及改革的启示[J].教育现代化,2019,6(66):178-179+185.
语言测试目前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特定的研究领域和方法。语言教学离不开语言测试的辅助(Chomsky 1957:192)[1]语言测试从属于,服务于语言教学(Lado 1961:77)[2]。语言测试是衡量外语教学效果和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语言测试对于学习者的生活和老师及教育者的工作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测试,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老师则可以更充分的了解学生语言习得程度以提高语言教学。
一 语言测试研究综述
20世纪70年代以前主要的语言测试方法是分析法(analytic approach),称为心理测量。这一阶段,语言测试使用离散的题目来考察学生是否掌握语言的各个要素。当时使用比较多的题型就是多项选择。但通过这种方法只能对学生的语言水平作间接的评估,不能进行科学地评估学生语言能力。因此,这种测试方式有待修正。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总体综合法(global integrative approach)的研究比较受到大家的关注,综合法是以离散题为主进行测试的方法。这里测试的题型种类多样,如完型填空、句子改错、听写、口试和作文等。而80年代交际学的发展使得语言测试侧重在真实语境中对学生进行测试,考察的是学生是否能在全真语境中灵活使用语言,根据学生是否能够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和情感沟通来评判学生的语言水准。
二 反拨效应研究现状
根据语言测试研究理论,人们认为语言测试全面地影响着语言教学。测试的反拨效应指的是测试对教和学的影响(Alderson and Wall 1993)[3]。在语言测试中测试本身(包括命题的原则、范围、难易程度、测试的环境、答题要求和对测试的统计分析等)对考生,老师,家长,社会都有诸多方面的影响。语言测试的反拨效应已经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同时也是他们在语言教学中的关注点(Chapman&Snyder 2000)。为了更好地解释反拨效应,学者们提出了反拨效应模型。根据Hughes的反拨效应模型,语言测试会受到三个因素的影响:第一参与者(包括老师,学生,管理者,测试人员和出版商);第二是过程(参与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做的事情);第三是结果(参与者所学)(Hughes 1993 p2)[4]这一模型揭示出测试在整个过程中会对参与者产生影响,并对于不同的参与者影响不同。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测试的反拨效应,如测试的强度,方向,意图,长度,特定性等方面。在诸多研究中,研究人员最关注的还是反拨效应的方向,即积极效应还是消极效应。“任何一种考试都会对教学产生两种不同的反拨效应,一种是对教学起积极地,有益补充的作用;另一种是对教学产生消极的甚至是有害的反拨作用”(Huges A 1989)。积极效应指的是考试能够帮助学生完成所有学习任务,达到教学大纲要求并且提高学生学习效果。而消极效应会使老师过度重视考试,忽略了实际教学中恰当教学法的使用,认为一定要帮助学生通过考试才是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Hamp Lyons,1997)[5]。近年来,国内部分学者也展开了“反拨效应”的研究。根据辜向东的研究,四级考试的积极反拨效应要大于消极反拨效应(2007c)[6]而齐鲁霞的研究结果[7]却证明四级考试的消极反拨作用更大。无论是积极作用大还是消极作用大,研究人员们都努力要减少消极作用。总体来看,国内反拨效应研究内容有限,缺乏创新。
三国内西部高校公共英语考试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进行公共英语学习的大学生在两年的大学英语学习阶段(第一到第四学期)都会参加两种测试。一种是校内大学英语期末考试,另一种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本文中的成绩测试指的是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的期中或期末考试。大学期间的成绩测试直接影响着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英语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越来越多外语老师对语言测试及其作用重视,但从整体来看我国的语言测试还有很多问题。
(一)在国内一些西部高校的英语测试中,出题方法缺乏科学性。很多学校都是在考试前才组织老师出题,试题测试水平难易度难以控制。测试题型比较单一,主观题占的比重较少,客观题比重大。主观题主要就是翻译和写作。同时,很多高校测试时都会从所学课本中选择课后练习原题,这就造成学生们为了通过考试而死记硬背答案,这样的测试无法考察学生真正的语言使用能力和语言水平。
(二)大学英语四六级对西部大部分高校影响力度大,甚至会影响学生今后的毕业和择业。因而成绩测试往往参照四级模式,这使得学生们往往忽视课本教材的学习,花大量时间强化四级训练,结果造成“只会考试,不会应用”。
(三)西部很多高校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班容量过大,教学时数少,教学内容多,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工作量大等困难,再加上教师教学理念落后使得教学模式单一,测试方法单一。教师缺乏对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和阶段性学习情况的考查。很多老师不愿将口语测试并入成绩测试,因其评价过程耗时费力,教师需要花大量的世间提前准备,还需要与其他老师进行协调从而给每一位学生及时准确的评价。
理想的外语水平测试应该兼顾信度和效度。“效度涉及测试的准确性及一套题所考的是否就是设计人想要考的内容,或者说在多大程度上考了想考的内容。信度则涉及考试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即测试是否检验出学生的真实英语水平。”因而想要兼顾信度和效度,出题者要科学合理安排题型种类,测试内容。另外,很多的大学生只关心分数,并不关注测试内容,更不会对所测试的内容进行反思以促进之后的学习。
四 针对西部高校大学英语考试问题进行改革的启示
目前我国西部高校的学生参加的英语测试主要是在校学习成绩测试和四六级水平测试。前者的重点是考查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很多学生为了通过语言测试而死记硬背单词,知识点,导致学生为考而考。很多学生虽然通过了测试但是在英语语言的使用上仍然遇到很多问题。这样的测试会制约和影响教学,起到负面的反拨作用。合理的测试有利于老师的教学工作以及学生的英语学习,不合理的测试则不利于老师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甚至会影响对学生实际水平的评判。为了更科学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我们需要建立完善外语测评体系,使得测试能够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一)动态评估的设计
目前很多高校对学生的考核主要是期末+平时成绩=最终成绩。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测试要包括阶段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应该实施更全面的动态静态相结合的考核体系。这个评估体系中,静态评估包括分级考试-测试一-期中测试-测试二-期末考试等,最后按照各部分比例,得出最终成绩。而动态评估由前测,阶段测试和后测等部分组成。测试后教师根据测试成绩及时调整教学。
(二)建立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估测试
为了更准确地评估学生外语掌握程度,推进大学英语教学,大学英语语言评估测试[8]还包括(1)课堂评估:包括学生课堂融入度,学习中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对搭档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2)课外学习情况综合评价:即学生参加各类英语大赛的情况(演讲赛、写作比赛等)。目前,有部分高校的部分英语老师已经采用了这种评测方法,这样的评测是更科学,更全面考查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和语言能力的测试。
(三)建设与完善大学英语试题库
大学英语试题库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大学英语试题库主要是针对学校每学期英语课程期末考试,因而要坚持科学命题的原则。根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由骨干老师们集体研究,在此基础上修改完善。试题需要不断地积累,覆盖面广,题库试题应该涉及课程的全部内容,从不同角度测试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语言能力。题库题型要多样化,每种题型都要题量充足,题型的选择要经过反复论证。试题难易程度要保持适当比例。试题库要由专人负责监督,以保证试题库能够不断完善。不断完善的试题库能够有效地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更好的帮助学生考查学习情况。
六结语
测试是外语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必不可少环节。她对教师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都会有很大影响。它是衡量外语教学成效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考查学生语言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测试对教学具有“指挥棒”的作用,而任何测试都有其积极地和消极的反拨效应。要想加强测试的正面反拨效应,减少负面影响,需要不断完善大学英语测评体系,同时也需要广大英语教师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为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Chomsky,N.Syntactic Structure[M].Princeton:Monton andCo,1957.
[2]Lado,R.Language Testing:The Constructed Use of Foreign Language Tests[M].London:Longman,1961.
[3]Alderson,J.C and D.Wall,Does Washback Exist?[J]Applied Linguistics,1993(14):115-129.
[4]Hughes.A.T esting For Language T eacher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5]Hamp-Lyons,L.Washback,impact and validity:ethical concerns[J].Language Testing,1997,14(3):295-303.
[6]辜向东.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对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反拨效应实证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119-125.
[7]亓鲁霞.NMET的反拨作用[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05):357-363+401.
[8]韩宝成,戴曼纯,杨莉芳.从一项调查看大学英语考试存在的问题[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02):17-23.
[9]高丽群.高职升本科英语考试词形转换题型的应对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6,3(11):137-13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7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