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探析高校教学管理新方向和发展模式论文

发布时间:2020-11-24 16:55:0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竞争越发激烈的今天,高校教学管理的变革也越发急迫。近年来由于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师资力量的改变等现实情况,高校原有的教学管理模式方式的不足之处也不断显现。本文就高校教学管理的现状进行简单概括与分析,进而对高校管理模式的调整与改变提出新的思考,旨在通过积极的探索构建出完善的高校教学管理发展模式。

关键词:教学管理;模式创新;方向探索

本文引用格式:王行知.探析高校教学管理新方向和发展模式[J].教育现代化,2019,6(66):180-181.

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旨在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而高等教育作为人才输出的重要渠道之一,对于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对于高校的教育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必须加快高效管理制度的改革,构建完善的教学管理模式。

一 高校教学管理的基本介绍

教学管理是高等教学的重要工作之一。高等学院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使教学活动达到学校既定人才培养的目的。我们所说的教学管理,不仅仅包含普遍意义上的行政管理,还包括学术管理。通过不断改进教学管理方式,努力实现“以教学为中心,以高水平的教学质量为目标,以科学管理为主线”这一目标。

高校教学管理区别于中小学的管理形式,不仅仅要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更要求教师人员要参与到课题研究、对策研究当中,同时对于行政人员等工作要求也变高,因此高校教育管理近年来不断正规化、科学化、现代化的同时,也遇到了其自身发展的困境。

二 高校教学管理存在的现状

近些年来高校招生不断扩大化,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高校招生的扩大化给社会提供了更多的教育机会,对于人才的培养有着极大的积极作用。但招生数量的扩大和生源质量的变化也给高校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学校无论是在行政管理,还是在教学模式上,都必须做出改变才能适应高校的现状。

目前许多高校都着手进行教学管理的改革,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其具体表现如下。

\

 
(一)一线教学人员缺失,教学进程受阻

高校扩招带来的最直接影响反映在高校教师的紧缺上。在实行扩招之前,高校的课堂教学往往是小班型,师生之间互动与交流都很直接。然而当学生数量不断增加,这种小班化教学的方式也就逐渐消失。现在高校校园中经常“上大课”,常常表现为一个系,一个专业的同学一起上,这拉大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不仅不利于课堂的互动和交流,也不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另外,学生数量的快速增长也给一线教学教师带来了更大的压力,我国高校教师不仅仅要授课,同时还要进行学术研究,因学生数量的增加而不断给一线教师增加课节数,对于教师来说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二)行政管理落后,不契合学生需求

行政管理工作是指以行政部门为主,负责的行政事务和办公事务。包括相关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日常的办公事务管理等。行政管理工作的最终目标是提高高校内部的运作效率,使高校的优势不断增强,在推进一流大学的建设过程中有一定的竞争力。高校的行政管理问题近年来频频出现,引起了许多争议。部分学校要求“大三大四的学生强迫搬寝,住几十人大通铺”“女同学上课不允许穿短裤短裙”“宿舍白天床上不可以有人,垃圾桶里不可以有垃圾”种种行政管理要求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学生们的不满,而行政管理人员在处理这些事件时又“冷处理”,不顾学生利益,另外,部分高校在行政管理上官僚作风严重,在学生提出各种诉求的时候,经常拖拉和忽略,在学校举办的与学生关联性不大的各种活动中,又经常以学分、学时的方式“威胁”同学们参加,这种强硬的态度以及落后的处理方式是高校管理的一大难题,而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考核方式落后,学生难以获得公平评价

当前高校在素质教育的推行下,考核制度已经摆脱了中学阶段的“唯分数论”,许多高校推行综合测评的方式,以学习成绩、创新能力、道德品质等多方面综合来进行评价。而在学习成绩方面,又进行了过程式考核,以日常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来综合进行分数评价。这种综合评价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考核方式的创新,给予了学生更多的机会来展现自身的优势。但综合测评的方式发展到如今,其不足之处也慢慢显现:在综合测评的情况下,教师、学生干部等人员可以极大程度的左右学生的评分,评分标准并不固定,而是浮动式的,这种浮动式的评分标准主观性过大,很难实现去主观的公平;与此同时,许多人为了综合评价参加了许多自身不感兴趣的活动,这样不但浪费了时间,也带来了一种不好的风气,没能发挥素质教育的实质。

(四)理落后于实践,存在模式僵化

各高校课堂教学开展过程中,缺乏结合实践。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在培养过程中也必须结合社会的现实情况。但目前大多数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大部分的知识与现实都是脱轨,实际作用有限,没有达到培养计划的要求。而对于学生本身来说,则无法提高学生们的自身能力。

三 对高校教学管理转变的进一步探索

(一)加快引进人才,缓解高校教学压力


高校优秀人才的引进是必不可少的。目前部分高校在人才引进上要求有海外经历,有一定的科研成果等,这些对于高校的发展有着一定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引进的人才符合高校的教学计划,满足一线教师教授的要求。加强人才引进力度,利用资金、科研优势吸引人才,来缓解一线教师的教学压力,同时通过引进人才的课堂教学,提高本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加强行政人员队伍建设

加强行政人员队伍建设,对于高校的教学管理尤为重要。行政工作的推进关乎到高校的对外形象、招生吸引度、以及内部的运转等问题,加强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是建设一流高校的必然要求。我国高校要加强对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转变其固有的工作观念,认识到高校是为了学子服务,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观念,关注学生们的切身利益,满足学生们的基本需求。同时通过加强培训,保证学校内部的廉洁高效,树立一个良好的大学形象。

加强行政人员队伍建设,不仅仅要通过培训转变其工作观念,同时还需要内部有一定的考核机制,必须形成良好的流动机制,打通行政人员晋升的渠道,对于工作欠缺的人员要做出进一步的培训和要求,实现行政人员队伍内部的高效高质。

(三)创新课堂教学,实现以学生为中心

大学教学管理的中心仍应围绕着教学进行,因此课堂教学的创新不可或缺。在面临大学不断扩桩的情况,各高校不仅要通过引进优秀人才来缓解教学压力,更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维护学生最根本的利益。创新课堂教学,实现课堂教学的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在部分先行改革的高校,已经在逐渐实现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逐渐恢复小班型教学,利用多媒体软件将学生的问题投射在大屏幕上,通过师生间的双向互动满足学生们对于学习内容的探索,同时基于双向的互动给学生更多的参与感,提高学生们对于课堂的积极性,实现教学的高效化和高质量。

(四)建立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内部监管

保持教学管理制度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必须加快建立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内部的监管。各高校应聘请经验丰富的督导,成立督导组,对教学管理各部分进行分别的监督,尤其是对于课堂教学的监督,对于课堂出勤率、课堂利用率等进行考察,并在课后做出相应的总结,给教师提供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对于高校的行政工作,也要成立监管小组,对于学校内部各个项目的招标活动、食堂内部的卫生问题、宿舍环境的安全问题都是要进行定期的检查,保证行政工作的有序开展和内部的公开透明与公正,从而减少内部腐败的滋生并且解决内部行政效率低下的问题。

\

 
结束语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建设是整个高校建设的核心问题,教学管理工作的建设对于高校内部教育体制方式的改革有着极大的影响,通过该改进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推进教学管理方式模式的创新,不断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与水平,更好地实现教学培养目标,实现人才的优化培养。

参考文献

[1]李友良,何勇.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3(35):43-44.
[2]王骏飞,李孝东,付明,曹景萍.高校教学改革项目规范化管理及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研究[J].价值工程,2016,35(04):195-197.
[3]赵德成.学校评估理论政策与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4]赵业丽.民办高校教学管理面临的困境及解决途径探索——以安徽省合肥市民办高校为例[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04:138-140.
[5]朱恒,刘璐瑶.浅谈高校院系本科教学管理队伍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18,16:12-14.
[6]王藕娟,沈惠.高校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工作有机结合的探索[J].高教学刊,2018,02:144-14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775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