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综合实力不断的提升,我国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断的增加,各高校的招生规模也随之进一步扩大。但是学生多教师少的这一现实问题迫使各高校普遍采取大班教学的模式。大学英语教育由基础语言知识的学习向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培养的转变,使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弊端日益凸显。本文分析了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现状,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就构建大学英语大班生态教学模式,解决英语大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构想。
关键词: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生态教学模式
本文引用格式:杨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生态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67):95-96.
大学英语采用大班教学的模式虽然解决了教师资源的有限性和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具有节省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等优势。但也存在一比较突出的问题:比如在课堂上无法实现全员参与课堂互动;课堂活动和作业情况不能及时反馈;每个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效过无法量化评估。这些问题导致大学英语大班教学效率不高。因此要想有效提高大学英语大班教学效果,急需探索一种新的教学的模式。
一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现状
与普通班级教学模式相比,大学英语大班教学模式可以容纳更多的学生进行集体教学,能有效环节教师少学生多的矛盾。但是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于大学生英语水平的要求已经逐渐由外语知识转向了外语交际,在此情形之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劣势则突出显现出来。
(一)大学英语教材
首先,各大高校所选择的大学英语教材普遍存在过于单一,内容缺乏新意与弹性的问题。采用统一的教材一方面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忽视了不同学生之间英语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方法的差异;另一方面也限制了教师授课方式的个性化发挥。其次,对于大部分大学英语教材来说,都受到了西方实用主义与理性工具主义的影响,在内容上多倾向于语法和词汇,特别强调英语的工具性以及技能性,缺乏人文素材和人文价值,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会和内心表达,跨文化之间的交流以及学生人文素质与精神的提升。
(二)大班英语教学课堂环境
大班英语教学课堂生态系统类似于大自然生态系统,存在诸多的元素,各个元素之间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关系,以及矛盾。大班教学可容纳更多的学生是其最大的一个优点,也是其最大的一个缺点[1]。由于课堂上学生人数众多和教室硬件布置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人数过多会使课堂教学环境过于嘈杂,学生在各种噪音干扰下不能进行高质量的学习,影响了对授课内容的理解力和接受度。第二,大班教学的课堂布置大多是教师在讲台上进行讲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较远。这种模式以教师主体化,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比较困难,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第三,大班教学模式下,学生大多来自不同的专业和不同的层次,相应的对于英语学习的目标与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在课堂中就会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成绩较好的同学需要补充一些更难的扩展知识,而其他同学又出现基础知识听不懂或者跟不上的情况。加之来自不同专业和班级的同学之间的交流机会较少,这就使得大学英语大班教学课堂上缺乏一种和谐、互动的学习氛围。第四,由于学生过多,而一位英语教师的精力又实在有限,这种师生配比不合理的现象就会导致教师无法及时地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情况。教师无法及时收到来自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动态和反馈,不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因而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
二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生态模式的构建
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针对大学英语大班教学模式突出显现的各种问题,专家学者们提出了一种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策略性教育模式,即教学生态模式。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生态模式具体指的是采用可以帮助大班课堂主体健康发展的“生态化教材”;构建可以促进大班课堂主体之间人际关系和谐的“生态环境”;建立严格有效的班级管理制度和学习评价体系;树立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促进大班教学高质量提升。
(一)生态化的教材
1.教材内容体系化。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选定教材时,要着重从这两方面着手[2]。对于培养大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来说,侧重于使用引进教材和英语原版教材,多选择一些应用型或者学术型篇章,配合使用与教材同步的音频和视频素材,让学生尽可能融入到真实的语言场景中,学习更为地道的表达方式。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方面,选择的教材需具有完整性和系统性。教材的内容可按主题,场景,历史事件等顺序进行设计,帮助学生在学习后面内容时可以与前面部分的内容相联系,从而构建出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又比如,在单元教学内容上,可设计前沿背景、课堂教学、课后复习、线上互动等教学模块,通过完整的英语学习过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2.教材内容多元化。英语作为一门实用学科,工具性是其最显著的特点,但英语也是一门语言的艺术。因此在选定教材内容时,可以注入英文语言中的文学因素,比如引入戏剧、诗歌等体裁,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与此同时,也要注意将语言表达与西方文化同时综合地融入到大学英语课程之中。大学英语既是一门语言,又是一座实现中国文化与国外文化沟通和交流的桥梁。因此,在教材的选定方面,更要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3]。
其次,针对不同专业和英语水平的大学生,在教材选择上也可有一些弹性。比如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对于基本语法和词汇已经掌握,因此可以采用以学术讲座、人文价值培养为主导的英语教材,培养他们的学术能力和与文化意识;而英语水平较弱的学生则可以采用以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为主的教材,帮助这类学生夯实英语学习基础。总之,要实现教材的灵活多变,增强教材的多元性。
(二)生态化的课堂
1.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无论是时代发展的趋势还是相关教育部门要求,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理念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标准,那就是更加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因此,对于大学英语教师来说,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高效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以讲授Being Honest and Open这篇文章为例,教师在正式授课之前要求学生每个人制定各自的学习计划,并在上课时以PPT的形式向大家展示本课需要掌握的主要内容,包括单词、句型、语法、文化背景以及个人思考等,通过这种翻转学习的方式让每个学生能积极融入到课堂中来。
2.教学手段多样化。在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大环境下,课堂氛围比较混乱,课堂活动难以组织,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在讲解How to Prepare for Earthquakes这一章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模拟地震环境,让学生分别扮演地震发生后医生、警察、消防员、灾区人民等角色,自由组织对话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情境表演。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互助的方式教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加深记忆,另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缓解大班教学模式下课堂氛围涣散的局面[4]。
总之,多元化英语教学方式可以多角度、多方面地对满足英语教学需求,让英语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和有趣。
3.管理方式人性化。大学阶段的大多数学生已经是成年人,具有独立思考和行为能力,因此在心理上也更加渴望独立自主的学习与行为模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班级管理的方式方法。要保护学生的隐私,尊重学生。对于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采用私下谈话谈心的方式来鼓励和引导学生,消除学生在情感上对于英语学习的抵触和自卑情绪,营造一种师生,生生间平等、和谐、互助式的学习氛围。
4.评价体系细节化。早期大学课程的评价方式以终结性评估为主,现如今多数高校则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就需要充分考虑到形成性评价方式的影响因素,比如出勤、作业、测验、课堂表现、个人成果展示、小组作业等。除此之外,还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来设计不同因子所占结果的比重和比例[5]。总之,影响因子设置的越细致,评价的结果就越客观、公正。
三结语
在生态文明的背景下,大班模式的英语教学亟须改革。教师需要融合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探索一种更科学、更系统、更先进、更高效的大班大学英语教学生态模式,促进各个生态因子的协调发展,实现生态系统的整体提高。旨在提高大学英语大班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提升英语语言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树立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生态观。
参考文献
[1]崔卫成.大学英语大班教学问题再探讨:以青海师范大学为例[J].海外英语,2016(5):4-5.
[2]李亮,郭映.浅谈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特点及对策[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9(3):170-173.
[3]雷晓东.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移动学习现状与对策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3(11):127-131.
[4]郝鹏,胡静,谭娜,等“.机务工程英语”教学方式改革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9,6(01):55-57.
[5]王鹏,姜大雨.大学英语大班教学学习能力培养模式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13):159-16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7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