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MOOC汉语音译为“慕课”,它是可广泛共享、精品化、低成本、精品化的在线课程,具有大规模、开放性、互动性、自主性的特点。MOOC对思政课的传统主体权威的形成了挑战,为高校思政课提供了新的教学方式。本文从高校和教师方面以及学生方面,探讨了MOOC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优化选择。
关键词:慕课;思政课;教学研究
本文引用格式:肖寒.MOOC视域下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67):208-209.
MOOC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简称,汉语音译为“慕课”。它的本质是可广泛共享、精品化、低成本、精品化的在线课程。
一MOOC及其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影响
MOOC具有以下特点:①自主性。MOOC课程学习的自主性首先表现在学生自主选择是否选学该门课程,前提是考虑自已的实际情况包括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职业规划,然后参考MOOC平台上介绍的相关课程材料。其次表现在,学生在MOOC课程学习过程中可以完全自我掌控学习进度,自我安排具体课程内容的学时。另外,学生在MOOC课程学习过程中还可以自主制定重点难点易点,进行跳跃式学习、重复式学习和研究式学习。②开放性。开放性是MOOC课程外在的主要表现形式。开放是指MOOC课程学习资源的共享,不再像传统课堂受地点、时间、方式等要素的限制。这就意味着,仅需学习者拥有互联网,即可学习MOOC课程。MOOC课程对于所有学习者来说都平等开放,无特别要求与条件。所有想学习MOOC课程的学习者,不受年龄、性别、地域、空间等的影响,皆能无差别无歧视地拥有这个学习机会。③大规模。MOOC的大规模是指相对于受班级面积大小等因素限制的传统课堂教学而言,MOOC课程的学习人数之多在人类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理论上是没有人数的上限限制。在同一时间段参与MOOC同一门课的学习人数可以是几百、几千或者几万甚至更多。④互动性。学生学习MOOC课程时,教师可以全程参与和监督学生的MOOC学习过程。教师可以和学生在MOOC课程的讨论区进行互动性探讨。同学们也可以解答其他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会根据同学讨论的情况,在线上或线下进行解答。这样能实现基于互联网的互动性的教与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程度[1]。
高校思政课的传统教学一般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中心的授课。在传统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教师是传授知识的主动实施者,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是思政课程的讲授者,是思政课课堂的组织者,也是思政课的传统主体;学生则以课堂、教材、教师为中心。在MOOC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启发学生和辅导学生的作用,不再起主导作用。学生可以不再受传统课堂教学的束缚,可以自主选择MOOC上的任何一位思政课教师,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学习地点和学习时间。
思政教学环境一般包含教室、校内思政实践教学场所、校外思政实践教学基地、多媒体教学设施等。MOOC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环境会有诸多影响。第一、思政课MOOC的交流互动有别于传统思政课,传统思政课的交流互动一般在线下进行,思政课MOOC的交流互动则是在该平台的讨论区完成,属于线上交流。第二,思政课MOOC的制作与传统思政课的备课不同,与制作电影有异曲同工之处,其作品比图文并茂的ppt课件更为生动。第三,教学场所不一定是教室、校内思政实践教学场所和校外思政实践教学基地。学生可以在地铁、寝室、公园以及家里等场所随意利用MOOC学习思政课。思政课教师录制思政课视频也不一定局限于传统的教室,可以在校内思政实践教学场所,也可以在校外思政实践教学基地,还可以随意地选择录制场所。第四、思政课MOOC中的师生之间的关系有别于传统思政课。思政课MOOC中的主讲者是学生的辅助者与引导者,不完全是传统意义上的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思政课MOOC更易打破传统师生的角色定位,更能促进坦诚交流、相互学习。师生之间互为“师”或“生”,在交流中共同学习[2]。
高校思政课教师不能照本宣科,要提高信息化教学技能。高校思政课MOOC的制作与在线精品课程之类的网络课程不同,所需要花费的精力更多,面临的压力更大。必须了解学生对高校思政课的需求,创新教学手段和内容,更有效获取大量教学建议,正确评估教学技能,深刻进行教学反思,提高教学水平,以防止自己所制作的高校MOOC思政课程无学生参与学习[3]。
高校思政课MOOC是思政教育国际化的良好平台。高校思政课MOOC担负着意识形态的宣传和文化的传播功能。全世界所有人,只要拥有一台能连接互联网的电脑或智能手机,都可以免费参与MOOC,人多口杂,西方社会的价值理念也会无形之中渗透到我们的内心。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资本主义国家利用MOOC模式,将资本主义的价值观由隐性模式转变为了显性模式。这对我国高校思政课带来了挑战与冲击。
高校思政课有别于一般的课程。它有特别强的政治性与理论性。要达到高校思政课的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真正发挥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了解新时代的特点,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对高校思政课的学习兴趣。MOOC是新生事物,它继承和发展了传统高校思政课的优势,可以图文并茂地向学生展示生动形象的音频播放、图片资料和视频播放。而且,它还具备传统课堂所不拥有的交互性与灵活性。生生之间与师生之间可以随地随时地进行互动与讨论。另外,MOOC还能利用其大数据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教学。在高校思政课MOOC的学习过程中,平台能对每位参与的学生过程痕迹进行记录。思政课教师通过这些大数据,就可以更好地掌握学生对高校思政课的学习情况。从而做到知己知彼,适时调整自己的思政课教学,开展高校思政课的个性化教学[4]。
学生对任何一门课程的理论知识的学习都会感到枯燥乏味。而对于高校思政课这门政治性理论性更强的课程来说,要激发起所有学生的兴趣实属不易。MOOC可以促进高校思政课的趣味性与理论性的统一。MOOC的视频教学被分成了很多“微视频”,每一个“微视频”都是一个完整的知识点。在观看每一个视频的过程中,学生必须完成一些小题目或者回答一些小问题,否则就不能得到相应的积分,进行下一个视频的观看。这种学习过程就像电子游戏里的闯关一样,把长远的大目标分成很多短期的小目标,发挥学生的竞争欲望和挑战意识,利用学生的短期成就感,促使学生在高校MOOC思政课的学习中注意力更加集中,从而达到良性循环,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高校思政治课的MOOC题目可以按由易到难设计,让学生在闯关中逐步学习知识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
二 MOOC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优化选择
MOOC在国内的发展己有多年时间,依旧有人对MOOC很陌生,而主动运用MOOC学习高校思政课的学生为数不多。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在学习高校思政课时可以分享MOOC资源,高校可以组织相应的MOOC培训与讲座,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信息技能,以便促进学生更多地认识MOOC并有能力参与高校思政课MOOC学习,多一份可供选择的高校思政课学习方式。同时,高校可以有意识地进行高校思政课MOOC的宣传。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高校还可以把高校MOOC思政课纳入高校学分的计算,给予每一门高校思政课MOOC2学分或者3学分。另外,高校MOOC思政课可以作为其它课程的重修置换课,得到相应的重修学分。
各高校在条件成熟时可组成团队开发MOOC课程,在MOOC中出品自己的优秀教师的思政课程,在教学技巧和教学能力上有所突破和创新。课程内容要考虑学生的需要,贴近时政,让学生更全面、真实、客观地了解中国,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同时要有相应的高校思政课教师来专门负责线上的批阅作业、答疑解惑和学习辅导[5]。条件不成熟时可选择已有的国内知名MOOC,例如武汉大学思政课MOOC。
三 结语
MOOC是“信息爆炸”时代的可广泛共享、精品化、低成本、精品化的在线课程,具有大规模、开放性、互动性、自主性的特点。MOOC对高校思政课的传统主体权威的形成了挑战,为高校思政课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方式。创新性、全面性、专业性、自主性、独立性是高校学习的特点。所以增强主动意识就成为学生学习高校思政课MOOC的关键。而高校应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信息技能,可以组织相应的思政课MOOC培训与讲座,并加以宣传。还可以将思政课MOOC课程纳入学分,开发本校思政课MOOC课程,加大对高校思政课MOOC的投入,建立本校的MOOC运营机制。另外,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思维、认知、情感等方面的状态,研究学生的学习动机,了解学生对思政课的关注焦点,培养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以高校思政课MOOC为契机,打造高校思政课的高效教学新语境。
参考文献
[1]杨宁宁,李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情景化教学模式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02):25-27.
[2]刘华锦.大学课堂文化:困境中的反思与重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38(11):225-229.
[3]唐淼,陈咱民.“微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J].教育现代化,2018,5(25):61-62.
[4]许泽恒.高校学生思政课旷课之原因与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8,5(35):305-307+323.
[5]鲁蔚.网络时代的高校思政课教学困境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6,3(35):263-26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7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