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文章以深入贯彻中央西藏第六次工作座谈会和教育部等四部委落实组团式教育援藏的文件精神为背景,以“6+1”“1+1”“2+1”“3+3”“3+X”五道数学题为抓手,从实践出发总结概括了江苏组团式教育援藏专业建设新模式及取得的实效,对其他省市的职业教育援藏和创新协同育人模式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组团式;教育援藏;创新模式
本文引用格式:叶琳等.江苏组团式教育援藏专业建设模式研究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6(66):279-280.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的重要指示,深化教育对口支援工作,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四部委联合印发关于《“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实施方案》(教民函[2015]8号文)的通知精神,江苏省教育厅积极拓展江苏组团式教育援藏思路,创新工作方式,统筹中西部教育合作资源,对口援助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第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以下简称:拉萨二职),建标准、创品牌、补短板、谋发展,在协同育人、专业建设、师资培训、教师支教、基地建设、校企合作、科研课题等方面,取得宝贵经验和可喜成绩。
一“6+1”精准帮扶创品牌
众所周知,专业建设是中职学校发展的核心。2016年7月,二职校根据江苏省教育厅和江苏援藏指挥部的整体部署,主动对接江苏内地六所高水平示范学校,提出了“一校一品”的“6+1”模式,组织苏州旅游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六所学校,一对一精准帮扶二职校的旅游服务等六大主干专业群的建设。
专业设置。江苏6+1学校对口援助拉萨二职按照“方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适应性原则、统筹性原则和效益性原则”等五个基本原则的要求,科学设置专业。其中“适应性原则指的是二职的专业设置必须适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受教育者的需求,使所设置的专业建立在西藏社会需求的基础上。专业设置的“适应性原则”应用到具体实践中内化为“三立足”思想,即:指导拉萨二职根据国家对西藏自治区战略定位,科学设置专业,逐步建立独具特色的专业结构体系:一是立足“西藏是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定位,开设民族绘画(唐卡)、民族服饰、藏医藏药等特色专业;二是立足“西藏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定位,开设环境监测保护、水质检测等专业;三是立足“西藏是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定位,建设旅游服务、公共服务、物流等相关专业。
二“1+1”双轮驱动谋发展
“1+1”双轮驱动,即充分发挥江苏组团式教育援藏优势,坚持“依托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为产业”就业导向和“依托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为专业”创业导向的“双导向”办学思路,在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三领域同步推进我校的“教育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双轮驱动”办学特色。
教育创新。教育创新主要体现在以“四化建设驱动四双教改”。“四化建设”指专业设置市场化、教学内容职业化、教学团队双师化、教学手段信息化;“四双教改”指计划双纲、管理双轨、教育双师、效益双赢。
技术创新。拉萨二职技术创新坚持以“三金工程驱动三创教育”,积极引进江苏内地职业院校技术创新课程体系,将技术创新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学校师生还把这种技术创新的模式带到实验实训和顶岗实践的过程中去,自觉与专业结合、与现代科技结合、与产业结合、与民族工艺结合,解决了很多生活、实训和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一批少年工匠和创业先锋脱颖而出,成为“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皆能出彩”的典范。其中结合了西藏传统民族服装元素《藏民族服装创新设计》获2016年度全国创新创效大赛一等奖。
三“2+1”他山之石可攻玉
“2+1”也称“1+1+1”,即新生在本校读一年课程,然后送培到对口学校学习一年专业技能,再回西藏顶岗实践的办学模式。学校先后与南京金陵中专、广西北海艺术学院、广东理工学院、安徽国际商务学院等单位积极开展“2+1”合作办学。在与南京金陵中专的合作过程中,学生能很好的跟大师们学习中餐烹饪、中式面点中餐摆台、中式礼仪等关键技艺,并与藏餐技艺等很好的结合起来,回到西藏都能在各大酒店为更好地接待内地来的旅游考察团体发挥了积极的核心作用,拓展了酒店的服务能力,提升了服务品牌形象。在西藏香格里拉大酒店和西藏天堂圣地洲际大酒店,很多内地和外来游客为能在雪域高原品尝到正宗的中华美食而赞不绝口!2+1合作办学不仅弥补了我校个别专业资源紧缺的短板,提升了师生的专业技能,确保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且开阔了视野,锻炼了能力,促进了民族文化的融合,谱写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动人篇章!
四“3+3”中高衔接探新路
中高职衔接是指按照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推动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系统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特别是高端技能型人才。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发挥基础性作用;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发挥引领作用[2]。目前我校已与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南通科技学院、安徽国际商贸学院等签订“3+3”人才培养协议,协议围绕适应区域产业需求,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创新课程体系;强化学生素质培养;改造传统教学,推进信息技术;改革招生制度,拓宽成长途径。可以说二职与江苏内地开展的“3+3”二合一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打通了西藏中高职人才培养与输送的重要也是首条通道。
五“3+X”中职双创天地宽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全国各地都陆续出台了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激励机制和优惠政策,但横亘在职业院校尤其是中职学生创业的三大难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这三大难题是:年龄不够法定18周岁很多资质无法办理;经历不够对项目没底气对市场把握不准;资金不够,创业开店缺少第一桶金。拉萨二职双创工作在江苏援藏干部朱照红副校长指导下,以“互联网+一专一铺一市场”为企业文化,按照“四统四众”的指导原则基本解决了上述问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3+X中职双创模式。这里的“3”指“前店后坊中间孵化”三段式创业通道;“X”指B2B、B2C、C2C、O2O等多种商业运营模式变量的选择。经过精心策划和指导,学校先后注资1000万元建成以藏餐面点、民族服装、美容美发、数字媒体等15个工作店铺为平台的拉萨市腾远科技公司,并相继注册成个体工商户,相对独立运行和核算。拉萨二职开展三创教育实践两年来,先后有近百名手工艺传承人,毕业后在自治区各旅游景点和中心城市开店创业。西藏人民政府网、西藏卫视、拉萨电视台、中国搜狐网、中国创业网等各大媒体先后20余次报道二职的双创事迹。
总之,江苏教育援藏秉承“高山景行,天工开物”的思想和在黄炎培先生的“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的职教理念借外力、聚内力、补短板、破瓶颈,全面深入推进校际合作6+1、分段办学2+1、线上线下1+1等多种形式的组团式教育援藏。我们相信,江苏组团式教育援藏,在中央和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在西藏各级政府及两地教育厅的科学指导下,一定能为西藏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和文化繁荣、经济腾飞、人民安居乐业作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秋宁.开发校本课程教学资源库——校本教研的新模式[J].课程教育研究,2016(10):4.
[2]教育部发布《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4(05):72.
[3]殷炳元,魏玉海.新时期中职教师专业成长策略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7,4(16):32-3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7703.html